论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推动作用

辛亥革命网 2016-06-28 15:40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作者:刘宋斌 查看: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推动作用。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是辛亥革命后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特殊历史契机。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两个历史事件虽然仅相隔10年,但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前者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革命和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的民主共和时代;后者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使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结束了中国近代革命的旧民主主义时期,开启了新民主主义时期。

  关于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关于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诞生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毛泽东和董必武都曾经有过论述。1943年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指出:“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02页。】“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不说明以前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对于共产党的成立和以后的历史,也就不能说得清楚。”【《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04页。】董必武在1961年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长期历史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但它提供了十分可贵的经验,使得中国人民有可能进一步找到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中国先进分子鉴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得到了一个结论,就是中国革命要想得到胜利,就是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而不是由资产阶级来领导……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董必武:《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61年10月10日。】

  毛泽东和董必武都参加过辛亥革命,又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立者,他们作为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后来又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和重要领导人,对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关系,自然有其切身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不过,他们限于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只是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概括性的分析和原则性的看法,未作更多的具体的探讨。今天的史学工作者,已有条件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具体更全面的分析和探讨。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辛亥革命推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作用作点分析和研究。

  一、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近代意义的政党是近代民主制度下的产物。它的产生,需要有政治社会条件、思想条件、阶级基础等。政党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民主的政治制度,有人们自由参与政治活动的空间,有社会各阶层对参与政党的热情。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的大地上能够产生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共产党组织,这是与辛亥革命所开创的民主共和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的。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实行君主专制的严密统治,国家的各项权力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社团和党派的出现被视为是造反的行为,是洪水猛兽和大逆不道的事情。君主对大臣完全有生杀大权。至于一般民众,则更没有言论、集会、结社等权利。人民毫无自由可言,“集会有禁,文字成狱,偶语弃市”,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到了20世纪初,虽然清政府准备推行立宪,但中国仍没有公开组织政党的基本条件。因此,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组织--同盟会组织,不得不于1905年到日本东京去组建。当时,公开的政党组织“无从发生”【匪石:《两年来政党变迁之大势》,《民权报》1913年11月13日。】。辛亥革命后,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专制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这就从“破”和“立”两个方面为近代意义政党的出现创造了基本条件

  “破”的方面,1912年2月12日,清廷在革命形势的逼迫下,不得不颁发皇帝退位诏书。清帝宣布退位,这是辛亥革命取得的第一个直接成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扫除了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的一个最大障碍,也搬掉了阻碍普通民众参与政治活动的一个最大绊脚石。这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立”的方面,就是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辛亥革命取得的又一个直接成果。武昌起义爆发后发刊的《中华民国公报》,就以中华民国军政府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发出布告:号召“同心戮力,率众前驱,直捣黄龙府,建立共和国”。1911年12月3日,各省代表正式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2月25日,孙中山从国外回到上海,受到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12月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正式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举行大总统受任典礼,宣读了誓词。同时,还发布了《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和《告全国同胞书》。宣言发布之后,孙中山下令定国号为“中华民国”。然后,设立陆军、海军、外交、内务、财政、司法、教育、实业、交通等各部,并委任了各部总长和次长,组成了临时政府。1912年1月28日,临时参议院正式组成并召开大会。中华民国的建立,民主共和国体的确立,为实现民主共和制度和实现政党政治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辛

早期共产党人的辛亥革命研究是辛亥革命史学史中重要的一环,弄清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