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3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后裔 > 后裔专访 >

黄伟民:辛亥纪念不要昙花一现

 

  “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是章太炎为辛亥元勋黄兴题写的挽联。作为黄兴的长孙,74岁的黄伟民今年10月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之后又辗转武汉、南京、广州等地参加纪念活动。

  与祖父颇为神似的黄伟民说,各地纪念辛亥革命很有诚意,但纪念辛亥既要有形式,更要重内容,“辛亥革命的最大成果是推翻满清皇朝,建立共和制度,我们作为辛亥后人希望民主共和的精神能够发扬光大。”

  黄氏家族如今枝繁叶茂,在艺术、文化、技术领域都有杰出人才,却唯独没有从政之人。挂在黄兴故居正堂的“笃实”、“无我”两条家训,至今为海内外的黄氏子孙所恪守。黄兴当年为支持革命卖掉祖宅田地,在革命成功后的关键时刻却能毅然放弃名利,正是“无我”之典范。

  上世纪80年代,在黄伟民的奔走呼吁之下,黄兴故居得以恢复。黄伟民从亲戚家收集了28件老家具捐赠故居,使其历史风貌得以重现。黄伟民生活简朴,但这些家具价值不菲,光是黄兴卧室的紫檀衣柜就价值百万,朋友说他傻,他却认为值得。

  黄伟民十分关心时事,他担心物价,关注民族宗教问题,忧虑社会道德危机。他今年写了几篇关于祖父的文章,但也不敢多写,因为父亲黄一欧在病重时叮嘱他:“不要写黄家的事,我们的千秋功罪,留予后人评说。不要干扰人家对你祖宗的研究、对我们黄家这些人的判断。你的声音会影响人家,影响历史。”

  借着辛亥百年之机,黄伟民见到了很多辛亥烈士后裔,令他难过的是,许多辛亥后人生活十分困难。他帮助过一些人,也在一些场合呼吁过,但个人力量毕竟薄弱。他感慨说,辛亥先烈舍身革命,而他们的子孙在太平盛世中却处境艰难,实在令人遗憾。

  在省委统战部今年举行的辛亥烈士后裔座谈会上,两鬓斑白的烈士后人们回忆起先辈事迹十分动情,有些更泣不成声。也许是祖辈毁家革命的精神使他们对国家更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忧,黄伟民说他认识的很多海外辛亥后人都十分爱国,总想着要为国家做一些事情,但苦于没有统一组织,因而难以聚集力量。

  轰轰烈烈的纪念过后,辛亥革命题材归于平静。虽然帝制在中国已经消亡100年,但封建残余仍然存在。对于辛亥后人来说,相比形式,如何继承辛亥精神更为重要,但愿辛亥纪念不是昙花一现。

  对话:

  湘声报:2011年令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或一件事是什么?

  黄伟民: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台湾老太太把自己卖菜得到的所有积蓄捐给慈善机构,令我非常感动。

  湘声报:最希望在你身边改变的是什么?

  黄伟民:中华民族的道德危机。今年发生了许多让人痛心的事,比如小悦悦事件,虽然是个别现象,但还是体现了目前社会的道德危机。我们现在提文化强国,但不要一提振兴文化就马上想到发展文化产业、赚钱,首先应该重视的是社会的道德文化。

  湘声报:你觉得幸福吗?有没有不安?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黄伟民:我觉得很幸福,因为国家发达兴旺,世界各国都不敢轻视我们,国家的繁荣就是自己的幸福,至于个人生活如何则是另外的事情。

  物价波动令我不安,我这个老头子没事儿也去买买菜,老百姓对物价的意见很大。

  湘声报:2012年有什么计划?

  黄伟民:可能会出去旅游,春节后想去港澳,还想去更远的地方。此外,我参与主编的《湖湘辛亥名人书翰墨迹》明年也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