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末日:黯然退场 魂归安阳(2)
时间:2024-08-19 11:02 来源:大河报 作者:朱金中
据《北洋史话》的记载,在“二次革命”还在进行的时候,袁世凯就有了要“废督裁军”的计划。袁世凯的设想是第一步将全国划为五大军区,把大军阀放到军区长官的位置上,压制小军阀;第二步利用小军阀的集体力量对付大军阀,再把五个较大军阀调到中央,夺去军权。 但计划还没最后决定,各地都督已经听到了风声,大小军阀集体反弹,或密电、或通电,甚至威胁要兵变制造麻烦。 袁世凯不得已改变办法,于1914年提出“军民分治”的办法,将都督改为将军,设立民政文官巡按使管理各省。但这个办法未能贯彻实行,由于军阀势力太大,各地巡按使要么成为军阀的私党,要么由军阀兼任。 袁世凯几次“削藩”努力,都归于流产。 撤销帝制,83天皇帝梦终到醒时 袁世凯最终帝制失败,究其原因,正如孙中山所言: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袁世凯的帝制不得民心,这点无疑是对的,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也不得官心、军心。 袁世凯称帝,文臣武将,很多人都想立拥戴之功,做从龙之臣。但老袁称帝之后论功行赏,没几个人满意的,封了侯的觉得自己该封公,封了伯的觉得自己该封侯,文官闹辞职,武将闹独立。 蔡锷西南振臂一呼,各地军阀都觉得时机到了。袁世凯调派部队,各路军阀开口就是要饷要枪,饷枪到手又找各种借口按兵不动。 1916年3月18日,冯国璋、汤芗铭、朱瑞等五省将军通电,要求取消帝制,惩办祸首。袁世凯连忙托人请段祺瑞出山主持大局。段祺瑞居然提出“取消帝制、宽容叛军”几项条件——这和当年袁世凯在安阳向清廷开出的条件大致无二。 历史真会开玩笑。 随后,前敌统帅曹锟、四川督军陈宦、湖北都督王占元纷纷通电,要求取消帝制。五国驻华公使也劝告袁世凯“缓办帝制”。 3月22日,袁世凯发布《撤销帝制的大总统申令》。 83天,一梦终醒。 身后治丧,礼仪近似皇帝规格 众叛亲离,在宣布退位之后,袁世凯的身体一下子垮了下来。 但“滇乱”没有终止,冯国璋等军阀依旧不买账,电报往来,要求袁世凯下野。
袁世凯墓冢 众叛亲离,袁世凯再也没有能力和体力去争斗了。 1916年6月5日,袁世凯在病中将徐世昌、段祺瑞找来,把大总统印交与徐世昌,让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之后昏迷不醒。第二天早晨6时许,袁世凯病逝,享年58岁。 由于袁世凯死时仍是民国大总统,中央政府仍按在职总统规格治丧。黎元洪下令拨款50万元为治丧费,通令全国下半旗27天,文武百官、驻京部队一律佩戴黑纱致哀。 6月28日,出殡,用的仍然是近似皇帝的规格:棺罩以黄缎绣龙,抬棺在新华门以内为32人抬小杠,出新华门则用80人大杠。送殡路途:怀仁堂出新华门,经天安门向南过中华门、正阳门,至前门车站,全路黄土垫地。黎元洪率文武在新华门行礼,由警察、陆海军仪仗队共2000人组成队伍护送,甚为壮观。
|
- 上一篇:辛亥杭州——最后的旗营
- 下一篇:郑孝胥:仕途梦断成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