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末日:黯然退场 魂归安阳
时间:2024-08-19 11:02 来源:大河报 作者:朱金中
引子 称帝,袁世凯自以为是为国家找到了一条稳定的道路,事实证明,他想得太简单了。 首先表态反对抵制的是梁启超、蔡锷师徒,一文一武。梁启超在上海刊出《异哉所谓国体问题》一文,洋洋洒洒,在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蔡锷则在云南通电全国,起兵讨袁。 1915年12月26日,蔡锷组织护国军向四川、广西进攻,护国战争爆发。
袁林 以前总说,护国运动人心所向,所向披靡,将袁大头气死在金銮殿上。人心是否所向我不知晓,但所向披靡有点夸大其词。 “二次革命”时,五省独立,南方革命军拥兵十几万,而此时护国军不过数千人,刚开始,蔡锷率军入川,还颇顺利,一个月就打到叙府(今宜宾)。 随后,袁世凯调兵遣将。曹锟坐镇重庆,与蔡锷交战,后北洋军增兵到3万,蔡锷败退。蔡锷的披靡就到此为止了。 随后,四川督军陈宦指挥部队夺回叙府,双方相持不下——北洋军的优势也到此为止了。 蔡锷饷械不济,无法进军,而北洋军不反攻,是因为曹锟和陈宦在与蔡锷私下谈判:如何共同对付袁世凯。 辛亥革命时的一幕又上演了,不同的是,当年老袁忽悠满清皇帝,现在是他被部下忽悠。 袁世凯一手带出的北洋军阀个个拥兵自重,都学会了当年老袁“挟寇自重”这一手。蔡锷的护国军已经显露颓势,而前线的北洋军却按兵不动,更让袁世凯悲催的是,拥兵数十万的北洋军,他居然抽调不出更多的部队投入四川前线。 前线的曹锟、陈宦阳奉阴违,后方的段祺瑞、冯国璋、张勋拒不奉诏,北洋军阀内部的分裂公开化了。 几度“削藩”,遭到地方军阀抵制 对于北洋军阀势力的快速膨胀,袁世凯并非没有察觉。 1914年5月,袁世凯在北京设立了一个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将云南的蔡锷调到自己身边,任命他为统率办事处办事员,制约陆军总长段祺瑞。这引起了段祺瑞的反感,后来段听说袁世凯准备以蔡锷取代自己,大怒,主动撂挑子不伺候了,在北洋内部引起轩然大波。袁世凯为了平息众怒,不敢再重用蔡锷,只能请北洋老将王士珍出山,继任陆军总长。袁世凯“掺沙子”改造北洋军的第一步失败了。
|
- 上一篇:辛亥杭州——最后的旗营
- 下一篇:郑孝胥:仕途梦断成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