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1912年芜湖纪行
时间:2024-06-26 09:16 来源:团结报 作者:叶立标
1912年10月30日,孙中山抵安徽芜湖时与各界欢迎者的合影。 芜湖有中山路、中山桥、中山纪念堂,还有孙中山铜像,铜像下方的“孙中山演讲纪念碑”,写着“一九一二年十月三十日,孙中山先生莅临芜湖”。孙中山因何而来?以及孙中山此前曾两度过芜湖而没有停留的史料,至今鲜有人披露,笔者就此略述一二。 规划铁路廿万里 1912年4月5日,“决意从事实业,脱离政界之关系”的孙中山,在接受英文《大陆报》记者访问时,阐述了“借集私款修筑铁路”的计划,其中提到“造筑铁路,使内地与各口岸航线联接,实为入手要图”。6月22日,孙中山接受《民立报》记者来访时,再次强调“现拟专办铁路事业,欲以十年期其大成”;25日,孙中山向《民立报》记者介绍了自己关于铁路的计划,即以三条干路沟通全国,其中“中路:起点于扬子江口,由江苏而安徽,而河南,而陕西、甘肃,趋新疆而迄于伊犁”。 7月17日,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铁道协会会长;29日,出席铁道协会会长就职大会,演讲铁道政策,表示将发行杂志作为讨论机关,出示特别绘制的铁路地图,详论建设方针及其利弊。在8月14日给宋教仁的信中,孙中山明确“刻欲舍政事,而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于十年之中,筑二十万里之线,纵横于五大部之间”。他“希望袁大总统练兵五百万,自己担任铁路建设二十万里”“只要铁路贯通中国,有常备兵五百万,不虞外人欺侮”。 8月29日,中华全国铁路协会在北京的欢迎会上,推举孙中山为名誉会长。9月10日,袁世凯颁布临时大总统令,特授孙中山“以筹划全国铁路全权”,组织铁路总公司。10月14日,筹备全国铁路总事务所在上海成立;同日,孙中山致函黎元洪论铁路计划,表示修筑铁路当以武汉为中心。 两度过芜不停留 10月18日,孙中山一行(携有照相设备并携带测绘生两人、工程人员三人),即乘“联鲸”舰溯江上驶,计划沿途视察吴淞、福山、江阴、镇江、南京、芜湖、大通、安庆、马当、湖口、九江等地,为“起点于扬子江口,由江苏而安徽”的中线铁路作实地调查。 孙中山一行原计划于“10月23日上午到芜湖,国民党当地组织本定于午后开欢迎大会,至下午5时,因孙中山未到而解散。据翌日芜湖国民党代表由省回芜报告,孙未能来芜湖之原因,系因起程时忽接萍乡煤矿急电,催促速往,故于22日夜过芜未停”。 说起来,这是孙中山第二次与芜湖失之交臂。在1912年4月14日《神州日报》第四版有一篇《孙中山过芜记》:“(芜湖)孙中山先生解职之先,曾由黎副总统派员,驾湖鹗鱼雷艇至宁,邀请会商事宜。迨辞职后,乃遨游沪上,致速驾之电纷驰。道左,遂于四月七日下午四句钟时,乘联鲸炮舰过芜,未停轮云。” 据史料记载,4月6日晚11时,孙中山携孙科等由上海乘专车赴南京;7日晨,抵达南京后移驻“联鲸”舰;8时半开船赴湖北。汪精卫、胡汉民、孙科兄妹、庞青城、景耀月、陈汉元、魏震组、章士钊夫妇、秘书宋霭龄及广东、湖北特派员廖仲恺、吴道南等28人随行。8日,乘舰过安庆,安徽都督孙毓筠迎接上岸暂驻,再上舰续行;9日上午10时,抵达武汉,停泊招商码头。由此可见,前述“四月七日下午四句钟时,乘联鲸炮舰过芜”不假。 勉以国事为分内 10月30日8时,孙中山乘联鲸炮舰到芜湖弋矶山,再至芜湖大舞台,出席国民党、自由党及各界欢迎会,并发表演说。他呼吁以主人翁意识建设国家,指出“我国自有历史以来,人民屈服于专制政府之下,我祖我宗,以至于我之一身,皆为专制之奴隶,受君主之压制,一切不能自由。所谓国家者,亦不过君主一人一姓之私产,非我国民所有也。故人民无国家思想,且无国民资格。现在君主专制既已推翻,凡我同胞,均从奴隶跃处主人翁之地位……然既处于主人翁地位,则当把从前之奴隶性质,尽数抛却,各具一种爱国心,将国家一切事件,群策群力,尽心办理,万不能再视国家事为分外事。能如是,中国前途,自有莫大之希望”。后乘马车至米捐局小息,至广东会馆宴饮。 在芜期间,芜湖六公会(圣公会、基督会、美以美会、内地会、宣道会、来福会)均派代表一人,随同各界欢迎孙中山,并特请李彤甫撰写颂词,颂扬孙中山:“破四千年之专制,造廿世纪之共和,使四万万同胞,一跃而登衽席之上者,伊谁之功欤?舍我中山先生,其谁与归!先生幼得基督真道,知造物无偏、人当平等,遂恨专制之苦恼,羡共和之完全,此其革命之由来也。先生奔走海外,狂声急呼,二十余载,厥功乃成。故武汉起义,未百日而南北共和成,灿然放自由之花。今复各处游说,迪民智、伸民权,民得堪命,伟哉开平等之阁。况复功成身退,尤为千载难能。牺牲铁血,为民国肇万世之基,谁曰不可敬爱?今者先生驾临鸠江,人民争窥道范,乐呼万岁,阁阎歌风,阛阓颂德,是以芜湖各公会亦联合成团,恭献粗俚之语,以表欢迎之忱,云云。” 孙中山当年演讲的大舞台,位于大马路(今中山路步行街57号),由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兴建,是当时全国第二、安徽第一的新式舞台,“规模较大,木头楼座上下共有三层,四角均有楼梯可供上下。”“门前用竹花扎成辕门,两旁围以色布,辕门之内,列菊成山,极为美丽。由会场至江苏米捐局延长半里皆用彩布为棚,巡士守望为卫。”“各界来宾赴会者约以万计,场为之满,途为之塞。”“欢迎大会至下午二时散会,孙中山先生稍事休息,后于三时仍乘马车至江口,上联鲸兵舰,开往东西梁山观阅炮台,即下驶回沪矣。” (作者叶立标系民革宁波市委会孙中山研究会主任) |
- 上一篇:1916年孙中山舟山行踪考
- 下一篇: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序幕在这里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