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3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后裔 > 先辈往事 >

我的祖父刘铏(2)

  20世纪初期,古城长沙有一些老公馆。不同的主人会有不同的家厨,因为某种渊源聚合,孕育了同一个品牌——湘菜。祖父的公馆在长沙南门外麻园圹。他聘请了长沙四大名厨之一的宋善斋掌勺,他做的鸡茸海参,奶汤鱼趐,红煨土鲍等成为上流社会宴客的名菜,宋善斋因手艺好,为人厚道,深得祖父喜欢。祖父在自己麻元圹公馆拔出几间房子,让宋善斋开了个“商余俱乐部”,经营饭菜,一些军界、金融界、公商界人士经常在此聚会,几年下来,宋善斋赚了些钱。祖父又支持他在长沙育婴街租了一栋大房子,创办潇湘酒店。该酒店规模大,大堂带包厢一次可开出上百桌酒席,开业后生意兴隆,潇湘酒店成为同行中的翘楚。祖父与谭延闿、程潜、唐生智成为长沙公认的四大“美食家”。这些“美食家”对于推动湘菜发展起了决定作用,祖父赢得了“湘菜推手”的美誉。

  祖父有兄弟三人,伯祖父与叔祖父在新中国成立前均已去世,其后人先后被祖父接到了长沙,老家已无直系亲戚,2010年10月,我与堂弟刘开成回了一趟邵东老家。祖父在族谱系“校”子辈,他在“校”字辈兄弟中排行第八,老家的刘氏族人得知我俩是“八爷爷”的后人时,争先恐后地拉我们去家里坐,端出了老家特质的芝麻豆子茶热情招待。我们是下午2点到达三尚村,连着去了三家,最后族侄刘宝成才接我们过去,并请了三位本族兄弟作陪,吃了一顿丰盛的农家土菜,晚上就住宝成家,他们讲述了“八爷爷”几则故事。

  1921年4月,“八爷爷”带着马弁与账房先生回老家,第一件事便是去宗祠祭祖先。三尚村有龄公祠与珍公祠,刘应龄与刘应 珍是三尚村刘氏鼻祖刘源蕯的两个儿子,刘源蕯从江西迁入邵东已有600多年了。祖父属“十八代”,系珍公祠嫡传。两座宗祠因年久失修已是破败不堪。祖父当即决定重建两宗祠,他与族长和 村长商定了建房方案,要账房付壹万元大洋银票。1928年祖父再捐5000银元,其中龄公祠2000元珍公祠3000元,作为以后维修经费。祖父为了刘氏宗祠慷慨解囊,其父亲刘士树的墓却异常简陃,第二天上午我们去祖坟墓地时,曾祖父的墓碑已有一半被埋在土里,连名字都看不见了,令人唏嘘!

  1934年家乡遭灾,祖父在长沙闻讯后,即令在老家管事的侄儿开仓放粮,救助邻里乡亲。在大路搭建粥棚,解决逃难人们的困难。祖父系农家出身,知道灾害的严重后果,靠施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他派人从南县、华容、澧县、安乡四县高价购回荞麦种子万多斤,施与全族农户及附近亲邻,冬季荞麦丰收,老家亲人终于度过难关。

  三尚村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山村,周围群山环抱,一条小河环绕村庄流入邵水。早晨炊烟袅袅,牧童在林间嬉戏,构建成乡村和谐的自然景象。在民国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人们出行很不方便。特别是下雨天,小路泞泥,人们一不小心就会象滚咸鸭蛋一样落入水田。“八爷爷”托人从新化购回青石板,修了一条村上去镇里的一米多宽,三里多长的青石板路,乡亲们带我们走在祖父修的这条路上,倍感亲切。

  听完乡亲们讲的祖父在老家的故事,回长后对照族谱查阅,族谱都有详细记录,说明这些故事是真实的。祖父一生信佛,而佛性的境界是奉献,大爱、慈悲,他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

  从1920年开始,祖父看到晩青红顶商人盛宣怀的传奇业绩,悟岀创办实业亦是人生的成功之路。他即在新化锡矿山投资入股,当时锡矿山的锑矿石仅在国内销售,由于工业极端落后,需求量很小,祖父决心开拓国际市场。1921年,送大女去日本留学,她利用课余及放假休息,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城市调查,摸清日本各大公司对锑矿石的需求和价格,做到胸中有数。当1926年遇到劫难,祖父便带着帐房李益清先生和女儿第一次到日本,对有需要锑矿石的公司调查考察,摸清公司的资质,再对从上海运到日本卸货地,以及关税等因素做了详细的核算。1926年再送侄儿刘德渊去东京大学学习,回上海在霞飞路(现改淮海路)修建公馆。为扩大锡矿山的业务做好一切准备。1928年10月,祖父正式脱离军队,第二次再去日本,有侄儿担任助手和翻译,与日本各大公司签订合同。回国后,与新化素有“锑矿大王”之称的段楚贤合股成立开源公司。祖父率全家搬上海。

  祖父从军从政数十载,资格老,关系多,他的老朋友赵恒惕、贺耀组、叶开鑫等在上海当寓公,经他们引荐结识了上海滩大亨杜月笙。同时与上海金融界、工商界、运输界高层广泛接触,保证了锑矿石从长沙运上海,再运日本的一路畅通。在祖父未雨绸缪的精心策划下,锡矿山锑矿石产量较原来翻了几十倍,湖南锡矿山成为闻名全世界的“锑都”。

  祖父酷爱京剧,是业余界有名的票友,他与京剧界名流梅兰芳、程砚秋等人往来密切,刘公馆天天是高朋满座,夜夜笙歌,若逢生日喜庆,就请戏班来家里唱堂会,1931年8月祖父50大寿,杜月笙亲自主持了他的寿宴。寿宴庆典连续三天,老家的亲戚朋友,长沙的政要名流都去上海祝贺,祖父脱离军政界已有三年,但内心深感愉悦,坚定了创办实业的信心。就在1930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曾有个两次任命:一是陆军训练总监部副总监;二是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祖父均未就任。

  1920年,祖父在锡矿山上叫作飞水崖的地方修建一栋公馆,取名“谋埜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祖父带全家从上海搬回锡矿山。祖父先后娶了四房妻子,这里简单介绍一下:1900年回老家娶江南水师提督杨金龙之女杨佐仲,1902年生下长女刘淑灵,1923年嫁给岳森长子岳季纯,生有三个儿女。岳季纯于1938年英年早逝,大姑妈带着三个儿女回到了“谋埜斋”。1918年当团长时娶姨太太沈志仁,1919年生二女儿刘淑云,1938年嫁蔡锷长子蔡端, 生了五个女儿。朱德元帅是蔡锷的学生,他不忘自己的老长官,1950年把蔡端夫妇接到北京,姑父蔡端安排在全国政协机关,姑妈则安排在文化部。祖父1953年逝世后,二祖母被女儿接到北京去了。因为没有儿子,祖父在1921年再娶三姨太周征麟,1922年生我父亲刘直强。父亲1940年在“谋埜斋”结婚,我母亲叫罗惠南,是湖南著名教育家罗教铎之女,他是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念书时的老师,1950年毛泽东写信给新化县政府,对老师表示尊重和关爱。我的大姐、哥哥、二姐都在“谋埜斋”出生,而我与两个妹妹是抗战胜利后在长沙出生的。四姨太谈锡纯是祖父自己在上海挑选的,她是江苏扬州人,1903年出生,岀身于书香门弟,天生丽质,绝顶聪明,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她六岁读的《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等书,到老时都记得清清楚楚,倒背如流。可惜十岁丧父,家道中落,13岁被卖入上海青楼。1921年祖父在上海青楼与其一次邂逅,即认定了她。1922年祖父以一万大洋为其赎身,后带回长沙。当祖父1929年全家搬上海后,四祖母成为他最称职的帮手,不论是生意场上的应酬,还是出席达官贵人的宴请,都是落落大方,游刃有余,显示了她聪慧贤淑的人格魅力。最有特色的是陪客人打麻将,她有一手绝活是打“盲”牌,简介如下:当四个人依次摸好牌后,放在面前的13张牌,她只看一遍,即把牌扑倒,13张牌都是乱的,她脑子像电脑一样都记住了。然后摸一张牌,手一推,就知道是什么牌,有用的牌,就留下,把自己面前无用的牌打掉,摸到无用的则弃之。可“吃” 或有“碰”的牌,她都清清楚楚。她“听”牌后,该“和”则“和”,如果手气好,还会自摸。旁边观看的人都是惊讶佩服。那时的麻将比现在复杂得多,不但是有“东”“南”“西”“北”风,还有“中”“发”“白”多了28张牌,还要算“方”,规定没有10“方”不能“和”牌。她手指的触觉和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我打了几十年麻将,没有见过这样的“超人”。1965年祖父老朋友的遗孀三人结伴来看她,午饭后,我亲眼见到她还能打“盲”牌,那时已62岁了。四祖母无儿无女,她从小带我长大,待我就是亲生儿子一样。祖父去世后,正逢长沙儿童商店开业,她成为商店的营业员,光荣地参加了工作,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记得1960-1963年三年自然灾难的时候,我正值青春发育期,吃不饱饭,她省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每天晚上带我吃一碗一角五分的热甜酒,她也饿,但自己舍不得吃。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她对我的爱,直到1972年病逝,我因下乡当知青,对她的爱,我没有做出一分一毫的回报,这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记忆。

  在祖父的大宅门里,大祖母是总管,她虽是军阀的太太,从没有珠光宝气的打扮,也没有吆三喝四的使唤下人,她就是一个慈祥贤惠的长者形象。“谋埜斋”有门房、厨子、车夫、奶妈、仆妇几十人,还有账房先生、私塾先生等,大祖母对大家都是不偏不向,一视同仁,三房姨太太都尊重她,这么一个复杂的大家庭,一直保持着和谐和稳定,这与她精明能干的管理能力是分不开的。听说,“谋埜斋”至今还在,这座百年老宅已改为锡矿山矿务局医院,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去那里看看,了却夙愿。

  1943年,为纪念近代史上护国运动发起者蔡锷将军的光辉业绩,祖父与岳森,石陶钧等发起筹建邵阳松坡图书馆,组成77人的筹备委员会。祖父与蔡锷是儿女亲家,他将自己珍藏的图书《续唐书》、《集成一部》等共计1905册捐献出来,收集,整理并骗撰了《蔡松坡先生遗集》共12卷。

  1948年,国民党元老,爱国进步人士方鼎英先生在新化布置迎解放工作,方找祖父商谈如何以实际行动迎接解放,祖父立即表态捐献800吨锑矿石作为迎解经费。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些旧部亲友劝祖父移居香港,祖父说:“现在共产党来了,中国会有复兴的希望,我坚决留在长沙,等待共产党到来”。1949年,祖父积极地参与湖南和平起义。1950年,祖父将冷水江锡矿山的全部资产交湖南省人民政府接收,并出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室参事。1953年3月12日,祖父在长沙病逝。湖南省副省长唐生智主持了祭悼仪式后葬长沙南郊公墓。

  祖父去世已经67年了,我常常会想起他,怀念他。我当时尽管年幼,他的的音容笑貌,经常浮现在我脑海中,他留下的民国时期穿着将军礼服的大照片(文革时被抄)五官帅气,威风凛凛,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睡梦中经常见到他慈祥和善的面容。

  纵观祖父一生,他少年时立了志,青年时吃了苦,中年时享了福,老年时圆了梦。他给自己取名“铏”字,包含多种含义:“两耳、三足、有盖、盛羹的鼎,磨刀石。暗合祖父一生的传奇经历,比如刀抢,又如湘菜,还如锑矿。他的艰苦创业,乐善好施,不屈不饶,有勇有谋的精神,永远鞭策我们,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榜样。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长沙南郊公墓已由长沙金陵墓园接收,2017年4月,我与六妹去金陵墓园办理祖父旧墓迁移手续时,因三祖母、四祖母的墓于2010年迁葬金陵墓园樱花三区第一排,所以我们选择了该区第九排,亲人们在阴间又团聚了。2017年5月25日,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及配偶在祖父母(祖父与大祖母合葬)坟前举行一个简单的祭祀仪式,重新雕刻了墓碑上刻着六位孙辈及配偶的名字,这是一个永久墓地,祖父在天之灵该会含笑九泉了。

  每年清明节,我们都去祖父坟上扫墓。现在祖国强盛,国泰民安,孙辈们都已退休,大家都过着“白天快乐活着,晚上睡个好觉”的幸福生活。曾孙辈的年轻人都奋发工作,有车有房。整个家族成员互相关心,互相照应,经常聚会,品尝美食,打打麻将,实现了祖父“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良好愿望。

  谨以此文作为对祖父最深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