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侠:支持革命的爱国华侨(2)
时间:2011-01-05 00:00 来源:罗林虎工作室 作者:罗林虎
1910年春,孙中山访美,在旧金山成立“同盟会”。当时,“少年学社”成员正式参加同盟会。《少年周刊》改为《少年中国晨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李是男主持副刊和任新闻编辑。 中山先生为中国国民党在美州之机关报《少年中国晨报》创刊十周年纪念题字 1910年1月,孙中山到旧金山筹集革命经费,身任美洲同盟会会长的李是男,成为孙先生的得力助手。他在孙中山的直接领导下,组成“三藩市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华革命军筹饷局”,决定发行革命公债券。他就任三藩市同盟会会长,兼筹饷局局长,以《少年中国晨报》社为办公处,开展筹集革命经费的活动。 1910年12月28日,孙中山抵三藩市,李是男与黄伯耀前往迎接,安排下榻于广东银行楼上。其时,清政府领事馆亦设于三楼。搬行李时,车夫误搬至领事馆,取回后发觉行李箱中,新同志的签盟书不翼而飞。孙中山即着李是男,迫使许炳臻领事将原物交回。 1911年1月3日,新军起义失败,消息传到美国,孙中山命李是男、黄伯耀速筹数千元,以救济失败的志士,李、黄倾囊也只得2000美元,孙曰:“款项虽少,但救命力很大。”他带头捐款5000美元,接济广州新军起义失败逃难的革命党人。后来,通过发行“中华民国金币券”(华侨称为“孙文银纸”),筹得40万美元支持3月29日的广州起义。当年该券在美国发行时,华侨认购十分踊跃,他们为推翻积弱落后的清朝,振兴中华,不惜节衣缩食积极认购饷票,充满了爱国热情。另外,该票券是在孙中山先生一无政权、二无银行、三无物质抵押的情况下发行的,充分表现了孙中山本人的威望。 李是男能写能唱,善歌善舞。1911年间,他为了帮助孙中山发行金币券筹饷,不遗余力,组织粤剧团宣传革命道理和筹集军费。有一次,他亲自粉墨登场,在第一场演出的《黄萧养》中,饰黄萧养,他的表演,很感染人。他曾饰小生一角,高歌一曲,响遏行云,金门士女,大为感动,观众踊跃,门券收人多达3万元。后来,他们组成新舞台剧团,继续演出《文天祥》、《唤国魂》等有进步意义的戏,唤醒同胞,支持革命。由于李是男演得惟妙惟肖,逼真动人,因而,被侨胞称为“革命小生”。精于音律,高歌一曲,响遏行云,金门士女大为倾倒,每来往唐人街中,妇女界都称之为新小生,归寓则电话纷来,馈品杂志,几有掷果盈车之誉。 清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中山先生致函李是男,协商筹款使用及存储方法 1911年6月,李是男遵照孙中山的直接指示,让全体同盟会会员加入洪门致公堂,并组成统一的筹饷局,更广泛地在华侨中开展革命工作。 |
- 上一篇:辛亥革命中的回族名将——马玉贵
- 下一篇:黄钟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