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革命生涯中的五个热点问题(3)

辛亥革命网 2016-02-19 09: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深圳特区报 查看:

孙中山的领袖地位,是靠他适乎潮流的三民主义纲领、爱国若命的救国情怀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奠立起来的。从成立兴中会,到武昌起义爆发,他的人望无人能比。

  对于“联共”,王杰指出,中国共产党那时朝气蓬勃,但没有足够的实力,需要借助国民党的旗帜发展壮大。而国民党这个“老党”,也需要与充满活力的共产党合作,才能焕发精神。双方因此有了共同语言,开始第一次国共合作。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与时俱进,看到了问题,就设法解决。他的包容心很强,博览世界上最先进、最精华的东西,并且吸纳于自己的思想体系中。联俄联共政策,是孙中山革命生涯的又一个转折点。”

  五

  问题

  蒋介石以何种手段取得孙中山的信任,成为“接班人”?

  解答:孙中山临终前,没有指定谁接班。而蒋介石于北伐后掌控了国民党的实权,从这一意义上说,蒋氏是“威”“势”兼归的“收宫人”。

  孙中山把苏联的援助主要用来建立黄埔军校,与他20多年的救国思考直接关联。“他认为过去总在发动武装斗争,但总失败,原因就在于没有军队,所以要通过建立黄埔军校来建立军队。”王杰说,另外,孙中山要通过军校教育,给工农兵灌输三民主义,以主义统帅人的行动,使人们以信仰的力量来自己救自己。

  一抓军队、二抓主义的策略,使得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增强。国共合作进一步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广泛地动员了工农群众,开创了民主革命的新局面,促进了东征讨伐陈炯明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推倒大总统曹锟,邀孙中山北上共襄国事,此时孙中山的健康急转直下。在孙中山身后,蒋介石为何一步青云,俨然成为孙中山的“接班人”,逐渐掌握了国民党政权?为什么是蒋介石,而不是更资深的胡汉民或者廖仲恺呢?

  “‘接班人’之说,我有不同看法。孙中山临终前,没有指定谁接班。去北京之前,倒是指定胡汉民代大元帅。而蒋介石于北伐后掌控了国民党的实权,从这一意义上说,蒋氏是‘威’‘势’兼归的‘收宫人’。我不赞成把‘接班’的光环挂在蒋介石身上,乃是因为蒋氏是以权势叫嚣,而不是以‘名’‘实’传承。三民主义之真谛,平民治国之理念,在蒋氏的事功中,少是点缀,多是背叛。”

  王杰说,蒋氏得孙中山之信任亦是客观存在,有三个原因:一是孙中山与蒋介石是患难之交,生死与共。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后,是蒋介石快速登上永丰舰,与孙中山在炮火连连的永丰舰呆了50多个日日夜夜,取得了孙中山的充分信任;二是蒋介石在国民党年轻一代中满腔热情地追求民主,向往革命,在创办黄埔军校时工作认真负责,按照孙中山的指令办学,成效突出。黄埔学员很会打仗,作战勇敢,在东征中表现甚佳,看得出是忠于三民主义的军队;三是孙中山那时非常重视军队建设,在黄埔军校设有住所。而在蒋介石身上,他看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希望,蒋介石因而在军队建设这个平台上脱颖而出。这几个原因叠加起来,就成了孙中山身后的实力派。”。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弥留之际提到国事的遗言是“和平—奋斗—救中国!”但他的继任者似乎没有听进去,两年后便悍然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也宣告结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