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鹏:百年辛亥的回顾、追思与展望(5)

辛亥革命网 2013-02-18 00: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海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辛亥革命的纪念。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隆重地纪念辛亥革命呢?,张海鹏:百年辛亥的回顾、追思


  1911年9月,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组织开会商讨起义事宜,选举了起义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军事上和政治上负责的人都做了一些设计。这时候武昌起义发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四川大规模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声势汹涌,四川总督打死了几十个请愿的人,清政府派军队去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而这支军队恰恰就是一支武昌的军队,这支军队里有很多士兵都参加了革命党,所以这个时候武昌的革命党人就感到有些紧张,如果继续把军队外调,军队就会被分散,就会缺乏组织。虽然他们是革命党人但还是军队的成员,必须服从长官的命令,所以武昌的革命党人就感到是时候发动革命起义了,但是湖北革命士兵的领导人只是同盟会的一般成员,在同盟会的骨干成员中是名不见经传的。在筹备发动起义的时候,他们感到自己的声望不够,派人到香港去请黄兴,还派人到上海去请宋教仁。派到香港的是云南同盟会的吕天民,他是在东京加入同盟会的,与黄兴是熟人。吕天民于9月29日到达香港,却吃了闭门羹,黄兴三天闭门不纳。原来黄兴在三•二九起义失败后,情绪极为低落,住在香港,闭门思过,几乎丧失了再次发动起义的信心。在自责和痛苦中回顾以往的经历,黄兴几乎要放弃当初选择武装起义的基本策略。三天后也就是10月2日,黄兴在知道吕天民来意后,他不相信武昌有条件发动起义。事实上,当时同盟会的领导人都不相信武昌可以发动首义。吕天民反复劝说黄兴并说明武昌起义发生的必然性,黄兴最终相信了武昌起义的真实性,但没有立即到武昌去组织领导。黄兴认为自己在起义的准备工作中什么也没有做,他应该筹一笔钱,可是他自己没有钱,所以他就往南洋、美国写信,请求华侨捐款援助,但是对于当时并不富裕的华侨,筹款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最后黄兴并没有筹到钱,却延误了前往武昌的时间,错过了领导武昌起义的好时机。

  宋教仁也并不相信武昌起义的发生,虽然他主张在长江流域发动起义。面对前来劝说的人,宋教仁借故说在上海还有很多事没有处理完,还要办报纸。我曾统计过,在9-10月之间,宋教仁在《民立报》每天写一篇社论,大约写了30篇社论。做革命的宣传鼓动工作是很重要,但革命马上要爆发了,是应该继续拿笔杆子还是应该走到前线去,哪一个更为重要?当然是到前线去指挥起义更重要,但是宋教仁始终没有去。

  我们再说孙中山,孙中山也同样没有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他所设计的多次起义中没有一场是设计在武昌发动的,他们设想过武昌配合协助,但始终没有设想过在武昌发动起义。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到了美国的丹佛,到丹佛前,他就收到了黄兴给他发来的电报,电报中就写到武昌要发生起义,但那个时候都是密码电报,不便于破译,所以孙中山在丹佛住下来后,把密码本拿出来翻译黄兴的电报,才知道武昌要起义。他当时认为武昌不能起义,就想立即给黄兴发去电报告诉他要阻拦武昌的起义。可是当时他刚到宾馆,有些疲倦,需要休息一晚上,准备第二天头脑清醒后再给黄兴发电报告诉他阻止起义的理由。但是第二天起来看报纸时,武昌起义的新闻已经刊登在报纸上了。我想说明的是武昌起义并不在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这些同盟会领导者的设计之中,不在他们的战略规划中,这就说明他们没有从全盘战略角度思考哪个地方更适合、哪个地方更有条件开展反清武装起义。

  如果黄兴早一点到武昌,他就可以取得武昌起义的领导权,武昌起义是10月10日,黄兴是在10月初接待武汉来的人,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如果黄兴立即决定奔赴武昌,在10日之内从香港到武昌应该是可以到达的,但是他没有立即去,他在筹钱,结果一分钱也没有筹到。在武昌起义后18天,黄兴才到了武昌,而且是先到上海和宋教仁会合后才一起来的武昌。18天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之前讲过,武昌的这些革命党人都不是同盟会中的领导成员,都只是一般的成员,他们感到自己在社会上缺乏号召力和影响力。10月10号起义发动后,他们就找了一个队官(连长)吴兆麟来指挥,这个连长也确实起到了指挥攻打总督署的作用,一晚上就把总督署给打下来了,第二天占领武昌,第三天占领汉口。按照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就成立了湖北军政府,这是一个革命的政府。这些革命党人自觉没有领导经验,于是就找了当时新军协统黎元洪来做都督。黎元洪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清政府军队中的混成协协统(旅长),武昌起义前肯定是反对革命的,但是革命党中的新军对黎元洪却有一个好印象,大家觉得他一副忠厚长者之貌,治军也算有方,平常也比较爱兵,所以革命党人就拥戴他做军政府的都督。可是黎元洪是清政府的人,不想造清政府的反,他觉得这里凶多吉少,坚决不答允,连声嚷嚷:“莫害我!”我们知道,军政府成立的第一天,要张贴安民布告,革命党人就把这个布告写好后叫黎元洪签字,但是黎元洪坚决不肯签字,一个革命党人代他写上“黎元洪”三个字。不久,这个署名“中华民国军政府都督黎”的告示就贴遍了武昌城,后来还被刊登在报纸上,这也是湖北军政府对外发布的第一张公告。此时黎元洪依然不吃饭,不说话,持续了五六天。五六天之后,起义形势很好,他便觉得革命有可能成功,于是开口说话,甚至剪辫子以示参与革命决心。这样一来,黎元洪就接受了湖北军政府都督的职衔,开始以都督的名义来发布命令,召开会议。等10月28日黄兴赶到武昌时,黎元洪已经非常愿意在都督的这个职位上做事情,这时候黄兴也只能屈居于黎元洪之下。后来汉口形势紧张,黎元洪就派黄兴去汉口指挥作战。今天武昌有一个地方叫阅马场,那里有个拜将台,就是黎元洪拜黄兴为将的地方。这样,一个革命领导人却做了别人的将军,其位置显然就颠倒了。如果黄兴早一点到武昌来,起义成功后,他到军政府担任都督,对于号召和带领全国的武装起义,作用就非同一般,做不到这一点对革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宋教仁同样也犯了认识上的错误,这就说明我们这些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不坚定性,特别是在马上要爆发革命起义、最需要领导人的时候,他们不在现场,所以我说武昌起义是不在同盟会的计划之中,而且同盟会的领导人不在现场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同盟会的一些基层会员在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发动的。

  这里我要再说说孙中山。孙中山虽然不在武昌起义的现场,但是因为武昌起义中的新军士兵很多都识字,孙中山很多文章都在新军的士兵中间传阅,所以他们都知道并且佩服孙中山,这些人都非常愿意在孙中山的思想旗帜下参加革命。武昌起义中,虽然孙中山本人不在现场,但是这场起义是在孙中山思想的指导下发动的,这是孙中山的作用之一。另外,孙中山起义的目的是要推翻皇帝,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北京的皇帝仍然存在,后来孙中山又在南方组织北伐军,要打到北方去,但是要组织一支庞大的军队,需要大量的钱,要有后勤补给,要有粮食,要有枪炮弹药,要有运输,但是临时政府没有钱。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江浙一带,资本主义已经有一定的成长,但是成长并不好,所以江浙的资产阶级没有能力也不愿意支持孙中山。孙中山筹不到钱,无法组织军队,就不能及时发动北伐战争,这就是为什么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让给了袁世凯的原因。袁世凯当时在北京掌握了北洋六军,他成为清政府当中最有权力的人,皇帝还很小,只有几岁,皇帝的父亲摄政王载沣也不过20多岁,根本没有能力来应付这样的局势,其他的朝廷大臣也没有能力面对如此之局面,只有袁世凯一个人可以做到,而袁世凯当时既看到了腐朽的清王朝摇摇欲坠,又看到了南方的革命军蓬勃发展,他跟南方的革命党人讲条件,孙中山当时就说,如果能推翻皇帝,就将临时大总统让给袁世凯。袁世凯采用逼宫方式,逼迫隆裕太后发布退位诏书(因为当时的皇帝才6岁,宣统的母亲隆裕太后当时也不过二三十岁)。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正式发布宣统皇帝退位诏书。袁世凯随即将情况告诉在南京的孙中山,孙中山要求袁世凯在报纸上发表公开赞成共和的通告,然后让出大总统位置。袁世凯随即就给孙中山发电报并且在报纸上刊登了这则电报内容,表示赞成共和。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袁世凯就任。从这个结果看,辛亥革命是失败的,革命党人没有掌握政权,掌握政权的却是清朝政府最后的一任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

  辛亥革命还有一个弱点就是革命党人对帝国主义的态度,辛亥革命反帝的思想不够彻底。孙中山本来是一个有着强烈反帝思想的人,但是他在1912年1月出任临时大总统期间,3日发表了一个对外宣言,宣言中说道:清朝政府和外国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一律有效,所有赔款、所有义务,列强在华享有的特权,南京政府都要承认。孙中山希望用这个办法让西方各国承认南京政府,但事实上西方各国始终都没有承认他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

  这里还要说一下,孙中山在美国知道武昌起义的消息后,并没有立即回国,而是在12月下旬才回到中国。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孙中山认为他应该去欧美各国游说他们的上层,希望他们支持中国革命,希望他们承认中国未来的政府,事实上他的这些想法都是很好的,但是两个月的游说工作没有成功。这说明在孙中山的心目中,他对帝国主义一直抱有幻想,他总觉得在中国建立的是一个民主共和的制度,是仿照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理应得到这些国家的支持,可结果并非如此。等到他把临时大总统让给袁世凯后,西方各国马上采取了支持的方针,但这种支持也是有条件的,他们从袁世凯的手里得到他们在中国想要的权利。

  辛亥革命后,“二次革命”又失败了,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后,孙中山才逐渐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失败。1924年,他说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所以中华民国只是一个假招牌。武昌起义中的蔡济民也说过:“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显然这是对革命的失望。孙中山后来也有很多反思,这就是为什么他后来重新组织国民党,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他提出了“以俄为师”,重新解释“民族主义”就是反对帝国主义,这说明孙中山反帝的立场变得逐渐鲜明。

  在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他一直在为中国的现代化前途进行设计,他对中国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望,他认为中国的未来应该超过英美,所以他设计将要在广州建立中国的南方大港,在宁波一带建立中国的东方大港,在现在的唐山一带建立中国的北方大港,这些都被他一一标注在地图上。港怎么建,要建多少万里公路,多少万里铁路,要把铁路建到西藏等,这些问题孙中山都提出过自己的设想。可在当时的中国,大家都认为这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包括很多革命党人也这样认为,所以他们给孙中山起了一个“孙大炮”的名字,说他的这些想法不够现实,在西藏修铁路这样的想法,不光中国人认为做不到,西方人也持同样的看法。但这些设想恰恰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很重要的思想资料,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当时的设计。孙中山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建铁路、建公路要利用外资,这个想法是怎么样的呢?他说要在不妨害主权的情况下欢迎外资进来,在保持国家独立主权的前提下,“用西方的资本主义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这是他的原话。这些都是很好的理想,可在当时并不被人相信,人们都说他在放大炮,其实孙中山在当时的政治上已不能发挥作用,他就想在思想领域上去做出一番事业,不断设计、设想中国未来可以做什么,包括长江三峡大坝,他都做过设想。在当时,这些设想确实难以实现,但对于后人,这却是一种很好的思想指导,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很有意义。从这些方面来看,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贡献的确很大,可以说,孙中山为中国的现代化绘制了最初的蓝图,孙中山为国家现代化的未来的设想,应该受到后人的尊重。

  记  者:感谢张老师和我们一起回顾了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历程,为我们具体生动地展现了有关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包括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深入阐述了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也呈现了当时历史事件中的一些不足与缺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尊重历史,历史中的功就是功,过就是过。非常感谢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