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鹏:百年辛亥的回顾、追思与展望(3)

辛亥革命网 2013-02-18 00: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海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辛亥革命的纪念。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隆重地纪念辛亥革命呢?,张海鹏:百年辛亥的回顾、追思


  我在这里要补充几句话:我们从世界历史上看,欧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都不是资本家出身。世界上第一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是英国,1640年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克伦威尔领导的,克伦威尔是国会议员但不是资本家。第二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发动了独立战争,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脱离英国的战争,美国人又把美国的独立战争叫做“美国革命”。美国革命的领导人是华盛顿,是美国的第一个总统,他在美国人的心中是一个大英雄。美国为了脱离英国的压制而爆发的革命当然是资产阶级革命,是为了在美国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华盛顿本人不是资本家,他出身于种植园主家庭。我们再说说最有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是罗伯斯庇尔,罗伯斯庇尔也不是资本家出身。如果我们再举例子的话,1917年俄国的“二月革命”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当然没有成功),二月革命的领导人是克伦斯基,他也不是资本家。

  纵观历史,没有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家本人参加的,所以台湾的朋友们说:“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没一个是资本家,所以辛亥革命不是资产阶级革命。”这样的观点本身是不对的,他们没有考虑整个历史的特点。我们判断革命的性质,不是看革命领导人的阶级出身,而是看革命的目的。

  从我过去对台湾学者的接触,阅读他们的著述,发现一个规律:我们是讲唯物主义、讲究唯物史观、讲历史发展的规律,他们不太讲这些。他们总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就是贬低了辛亥革命,他们不知道我们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是给了一个很高的评价。因为辛亥革命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推翻了,这对中国的历史进步起到了很了不起的作用。怎么能说是一个很低的评价呢?应该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他们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就是一个很低的评价呢?因为台湾学者有一个观念:你们不是说要打倒资产阶级吗?你们不是还要搞无产阶级革命吗?你们不是说无产阶级革命比资产阶级高吗?要是这么来比较的话,不是就把资产阶级给贬低了吗?他们是这么理解的,特别是过去台湾那些研究“三民主义”的学者。我们是从历史发展规律,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历史要经过这样一个阶段,封建主义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主义社会进步。马克思和恩格斯写的《共产党宣言》,那是共产党的第一部宣言,这一宣言的目的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共产党宣言》里面给了资本主义一个很高的评价: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人类财富,比以前的几千年创造的都要多,所以他对资本主义推动历史进步是充分肯定的。但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必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所以要新的阶级、新的社会力量出来代替它,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看法。但是台湾的学者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理论,这是我们和他们产生分歧的一个原因。

  现在我们国内有些学者,也有人对资产阶级革命表示怀疑。我觉得这个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因为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从孙中山先生的大量言论中可以看出端倪。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理论的创造者,他的言论大量地探讨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问题。当然,他的言论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人说:孙中山是引导中国走非资本主义道路,也有人说:孙中山鼓励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些话孙中山都讲过。孙中山说:我希望中国未来成为一个最好的社会主义国家。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旅行,读了大量的欧洲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也观察了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所以他希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是不希望在中国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因为一旦发展垄断资本主义,一定会发生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斗争。这场斗争是很残酷的,中国要避免这样的斗争。所以孙中山最主要的口号就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意思就是不要垄断,要发展中小型资本主义,不要发展大资产阶级,不要把中小型资产阶级发展成垄断资产阶级,这是他的主观愿望。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是,中小资本家、小资产社会一定会发展到大资产社会,一定会产生垄断资本主义。从当今世界格局不难看出,大的跨国集团就是垄断型的。所以孙中山主观上希望避免垄断资本主义,这不表示他反对发展资本主义,他是提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所以我们强调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是从这一点来提出的。

  记  者:请问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张海鹏: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很多方面。比如辛亥革命的最重大意义在于,革命的发生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似乎千古不变的封建专制—皇权统治的崇拜,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掀倒了皇帝的宝座。中国历史上掀倒皇帝宝座的例子很多,每次掀倒后,又有新的皇帝重新登上那个宝座。近代中国也是这样: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虽然号称建立新天新地新世界,也免不了要登上皇位;戊戌变法也是一场以拥立皇帝为目的的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旗帜上写的是“反清灭洋”,就是说反对外国侵略,拥护皇帝。辛亥革命则不同,不是以拥立新皇帝为目的,而是推倒任何皇帝。皇帝掀倒了,皇帝宝座废除了,人民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立宪观念,成立了共和国,这就是中华民国,从而结束了几千年习惯了的对皇帝、宰相、大臣的顶礼膜拜。从此以后,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我想如果是从历史意义的角度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历史意义。

  沿着这个话题说,推翻帝制也是中国人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的主旨是不要皇帝了,要人民当家作主,而在过去都是认为皇帝是国家的主人。这个改变是非常大的,这应该说是重大的思想解放。人们一旦从没有皇帝的情况下解救出来,就会思考很多问题。我举个例子:在1912年以前,在中国几千年的皇帝制度下是不能有政党的。皇帝才是公,每一个大臣都要效忠皇帝,如果你脱离皇帝的那套秩序,你另外搞一套 ,你就是私。只有1912年推翻了皇帝以后,中国才产生了大量的政党。产生政党是什么含义呢?说明人们有不同的政治追求,他可以用组织政党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追求,后来出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这都是皇帝没有了才可能的。如果不发生辛亥革命,帝制没有被推翻,就不可能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当然也不可能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也没有我们今天的国家地位、社会地位。要是不发生辛亥革命,中国历史就会停留在封建社会,中国可能继续被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而且不可能是一个半殖民地,有可能是一个完全殖民地,中国历史会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前途。

  记  者:您刚才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进行了总结。请问辛亥革命又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张海鹏:首先,辛亥革命后发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也是留给现代中国人的重要历史遗产。封建社会绝对不会制定宪法,只有在民主共和国才会制定宪法。国家和公民要在宪法的规定和约束下,进行一切活动,这是宪法的最大意义。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并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组织中央人民政府的基本方针。实际上,《共同纲领》就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国家的一切行为要在《共同纲领》的规定下进行,党和国家都是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切活动。当然,如今我国的宪法与辛亥革命时期《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性质是不同的,但是形式却是相同的,依法治国的理念是相同的。这就是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之一。

  其次,辛亥革命是以民族革命为起点的革命,“五族共和”思想和中华民族概念为此后中国的民族平等提供了思想基础。从民族革命角度说,反满是推翻以满族作为统治阶级的少数民族对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等各民族的统治。满族统治中国,不是以满族中的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而是以整个民族作为统治阶级。满族作为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相比,具有民族优越感,是中国社会的特权阶级。这种统治特权反映在民族关系上,就是民族不平等。因此,孙中山曾说:“民族主义,是要扫除民族的不平等”。当然,这里所说的民族不平等,也包括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不平等。辛亥革命后,满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在政治上的不平等取消了。取消民族不平等,是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立即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就是“五族共和”的主张。“五族共和”是以取消民族不平等为先决条件的。“五族共和”就是五族平等。随着“五族共和”主张的提出,就是中华民族新概念的出现。中华民族的概念规定了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平等,是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核心观念。用中华民族概括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和,最为恰当,没有厚此薄彼之嫌。使用这个称呼,为中国各民族消除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在中国历史上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民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这个称呼为全国各民族人民所接受。民族平等观念和中华民族概念,是辛亥革命留给现代中国人的珍贵遗产。

  再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自称人民公仆,从而确认人民为本位。这对于中国阶级社会以来的官场政治,是一大革命。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为感谢各省代表选举他为临时大总统,在致各省都督电中称“今日代表选举,乃认文为公仆”。把大总统等同于人民的仆人,体现了人民至上的革命精神。他曾以大总统名义发布通令,要求所有政府官员“皆系为民服务,官规具在,莫不负应尽之责任,而无特别之利益”。他还说过:“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孙中山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廉洁自持,始终保持国民公仆形象。孙中山曾对来访者言:“总统在职一天,就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总统离职以后,又回到人民的队伍里去,和老百姓一样。”这是一种伟大的公仆精神,也是孙中山、辛亥革命留给后人的珍贵的政治和精神遗产。可惜,孙中山下台以后,民国时期的统治者把人民公仆放在脑后了,做官当老爷依旧。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一贯强调各级党政干部、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清廉为政。今天一些人以官员自居,不以人民为本位,为政失廉,贪污腐败,不仅玷污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也是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公仆精神的背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