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六十年话沧桑:新中国后30年站在前30年的(3)

辛亥革命网 2009-07-01 00:0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记者 王广 王建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专家小传 金冲及,辛亥革命史和孙中山研究专家。中国史学会原会长。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历任复旦大学团委
 

正确地总结历史留下的经验、教训

  记者:在您看来,中国未来发展还面临哪些“坎”,还要解决哪些难题?

  金冲及:往后的发展,我讲不好。我们是过去的知道得多;对未来,要多由你们年轻人来谈。但是,以往的教训对以后都是有好处的。过去有人讲到“大跃进”,说不要回避,要总结教训。这话当然是对的,但是怎么总结教训?现在很多总结给人的印象就是毛泽东一个人发神经病,在那里胡来。要是这样总结,那么现在毛泽东已经去世了,不就天下太平了吗?这样永远也总结不到什么教训。

  在我看来,“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还有区别。我在复旦大学待了18年,长期和知识分子待在一起。对“大跃进”,当时大部分人包括高级知识分子,都是兴奋的。为什么?第一个原因,是由于我们民族的心理。中华民族过去曾创造过那样先进的文明,但近100年来给人踩在脚底下,所以中国人都希望重新奋起。现在我们政治上站起来了,经济上当然希望发展得快。讲快,很容易得人心,引起共鸣。第二个原因,是因为那个时候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是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例如解放战争,毛泽东同志讲三到五年取得胜利。我当时是地下党员,觉得很难实现,但确实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物价飞涨,面对这个烂摊子,毛主席讲三年恢复,十年建设。国民党时期解决不了通货膨胀问题,到了1950年3月,物价就稳住了,三年恢复如期做到。朝鲜战争时期,大家都捏把汗,怕惹火烧身,但三年后美国就签订了停战协议。一次一次,我们认为做不到的事,最后都做到了。“大跃进”恰好就处在这样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特殊阶段。特定历史阶段的人们产生了特定的思维方式,认为难事总是可以做到的。毛泽东也强调,只要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另外,从毛泽东本身来说,一些严重失误也同他后来变得骄傲,听不进去不同声音有关。要总结经验教训,这些才是真的经验教训。这些事情,都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过的,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就是希望快,听到GDP增长得越快心里越高兴,民族心态就是这样。当然,今天不是“大跃进”那样的特殊阶段,但是当我们顺利发展的时候,很容易误以为可以一直这么发展下去。讲历史的经验教训,对“大跃进”如果仅是情绪的发泄,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对这些问题,我看以后还要小心。

  中国的历史都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的,它的环境、人们的心理、民族的性格,确实要好好总结。这是有好处的。

  历史虚无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公共知识分子

  记者:近些年,历史虚无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史学界颇为流行,对此您怎样看?

  金冲及: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我认为,一切都是发展的过程,历史从来是切不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刚才谈的很多东西,实际上就有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东西在内。对历史虚无主义,就不做太多的评述了。

  谈到后现代主义,究竟什么叫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学界看来,好像也没有一个共同的概念。一切都要解构,一切都要拆散,究竟要弄出个什么东西来,谁也不明白。我想这大概是赶时髦。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史学界曾经有“老三论”的说法(指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1986年,我和戴逸、章开沅两位同志到澳大利亚去。国外学者问我们当前中国历史学界的状况,章开沅就讲现在流行这“三论”。澳大利亚的学者说对此闻所未闻。我当时也找过两本这方面的书来看,也不完全看得懂,比如系统论要用许多数学模型,是非常复杂的。但一些人只是简单地搬过来几个名词,什么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文化子系统……讲了半天用了许多词,我没有看到对问题的认识比以前深刻多少。北京师范大学的龚书铎先生跟我讲,学生说请人给我们讲讲“三论”吧,他就找人来系统地讲,一开始坐满了人,两次、三次就没有人了——听不懂。后来又有什么“新三论”。我常常发现,在西方有什么东西,过几年在中国也就流行起来了。当我们这里流行时,在西方那里已经过时了。

  我们搞历史研究的人有一个“坏”习惯,比较喜欢务实而不大会务虚,我宁可多读点史料,弄清楚事实是什么。我们到西方参加学术会议,他们一流的学者倒更愿意跟我们这样的人谈,因为我们对中国历史材料等还是熟悉一点,对问题的理解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光跟着西方那些“理论框架”跑,是不行的。还是要先看史料,当然又不能停留在史料上,既要学,又要思。所以,历史虚无主义、后现代主义,出发点都是想搬一个什么时兴的理论过来。最近有些人所说的公共知识分子,看举出的历史学的几位,史学界的朋友大概会觉得比较陌生,因为他们似乎不大肯花那种笨功夫。如果这种功夫不下,讲得再头头是道,那些东西用不了多少时间,也就烟消云散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