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六十年话沧桑:新中国后30年站在前30年的(2)

辛亥革命网 2009-07-01 00:0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记者 王广 王建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专家小传 金冲及,辛亥革命史和孙中山研究专家。中国史学会原会长。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历任复旦大学团委

新中国后30年站在前30年的基础上

  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年,对这件大事已经有很多文章展开讨论。其中有某些观点认为,可以将新中国前后30年分开来认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金冲及:新中国成立后60年,笼统地讲,有前30年、后30年,严格地讲,是前29年、后31年。后30年,我看至少公开没有什么大的争议,尽管对这30年中的有些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从某种程度上说,焦点是如何看待前30年。我自己有一个感觉,这些年来,有一些刊物实际上在有意无意地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前30年,无非就是一个政治运动接着一个政治运动,整了一批人又一批人,好像没做什么好事。尤其对现在年轻人来说,他们没有在那个时代生活过,很容易就会得到这样一种印象。还有,我们在宣传改革开放的时候,为了突出改革开放的成就,好像常有意无意地拿前30年作为我们后30年改革开放成就的反衬。我记得在改革开放20周年的时候,那时电视里面有一些场面,说到过去,就是粮票、布票等等;说到今天,则是物质极大丰富,商店里面应有尽有。实际上就是给人一种印象,好像在忆苦思甜似的——以前30年之苦,来思后30年之甜。这是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谈问题。那个时候,物资非常缺乏,每人的粮食、衣料都难以得到保障的时候,假如没有这些票,都交给市场,把价格全部放开,许多人(特别是低收入的人)会连最起码的衣、食都无法得到保障。这两种情况都造成人们对前30年有一种一片昏暗的印象。任继愈先生曾经说过,只有那些经历过旧中国的苦难,并且知道能够得到今天是多么不易的人,他对新中国的成立才会有一种翻身的感觉。这话讲得很对。但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理解这一点,他们认为中国本来就是这样的。

  关于前30年,第一是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至少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民族独立。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少能知道过去的中国,我们是经历过的人。日本人侵略烧杀,不用提了。抗战胜利以后,我在上海,看到黄浦江里停的都是美国军舰,吉普车横冲直撞,美国大兵在北京东单强奸北大的女学生沈崇。这都让中国人极度痛心。大家盼望着,哪一天我们的民族能够独立,中国人民能够不被人随便摆布,被人家踩到脚底下?人们等了太久太久了。这种状况下,当1949年毛泽东宣布占人类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会那样的激动人心。

  第二就是人民的解放。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见过解放前的工人和农民。那时候工人农民有什么地位?鲁迅先生写的闰土就是一个例子。费孝通先生有一篇文章,讲他参加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他一进会场就看到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穿西服的,有穿工装的,那么多人坐在一起来讨论北京市的事情。他说这样的事情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遇到过。新中国成立前,他们是完全没有地位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每天的大喇叭里面都放着“妇女自由歌”:旧社会好比是黑洞洞的枯井万丈深,井底下压着咱们老百姓,妇女在最底层。

  第三是国家的统一。不要说北洋军阀时期,军阀割据、军阀混战,就是在蒋介石时期,也没有真正统一过。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真正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国家成为一个整体。

  记者:您怎样看待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金冲及:说到怎么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很多人认为就是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赎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那时叫“一体两翼”、“一化三改”,它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两翼是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成立之初,把国民党的官僚资本没收了以后,国有经济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但在数量上来讲,无论工业还是商业,私人资本大概占了六成左右(当然它们的力量十分分散),农业上更是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经济。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1953年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以156项为核心的工业建设,国家的投资是600多亿,那时私人工商业者的全部资金有20多亿。有人说低了,就算翻一番吧,也就是50亿。因此,如果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怎么建立的,那主要不是靠赎买得来,而是靠现在年轻人的祖辈、父辈辛勤劳动把国家基础建立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超过了一倍多,这在今天是不能想象的事情。直到1956年,工业产值才超过农业产值。我们是在前30年基本形成了工业体系。我们现在工业建设的基础,主要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大批建设人才是那个时候培养出来的。没有这些,怎么能谈得上改革开放呢?

  那个时候,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都还认识不清。所以,这里面发生了许多问题,比如过分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对市场过分的压制等等。但改革开放不是把社会主义推倒重来,而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50年代建立的,我们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统一国家之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至于外交,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前,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个国家的首脑到中国来。新中国成立后就不同了。经过抗美援朝,我们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参加联合国以后,短短几年内,承认中国的国家大大增加,超过原来的一倍;后来,与美国关系正常化,和日本建交,还有我们确定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平协商的态度来解决国际争端等,都是那时候奠定的。

  但是,并不是说那时一切都好。假如一切都好,就用不着改革开放了。那时的确有两个大问题,一个是阶级斗争问题,另一个是发展速度问题。阶级斗争问题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当时不应该这么提,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发展速度上,则是急于求成,结果造成了“大跃进”。这些都是让人很痛心的。但在某种程度上讲,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要实现现代化,书本不能告诉你怎么走,实际生活里也没有这样的经验。后来我们又感到要吸取苏联的教训,走自己的路,但自己的路到底怎么走,当时也是不清楚的。又不能等一切弄清楚了再起步。正是在往前闯的实践中,经历了成功与失败,反复总结,才慢慢找到一条正确的路。总之,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也有很多教训,但还是靠中国共产党,还是靠中国人民自己纠正自己有过的错误,走出一条新路来的。

  我曾经打过两个比喻:历史给人的感觉,好像一场接力赛,跑第二棒的人总是以跑第一棒的人达到的地方作为起点,再一跑,当然又远远跑到第一棒前面去了。历史也像登山,只能从最低的地方,一级一级地往上爬,最后才能爬到顶峰。历史是一个过程。其中,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我们过去的成就摆在那里,我们的失误——比如刚才说的两大问题,也留下了痛心的教训。路,就是那么走过来的。今后我们往前走,还是要小心,未来不是那么顺当的。王羲之的《兰亭序》里有一句话,叫“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世人看我们今天,就像今天的人看过去一样。如果对前人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或很轻薄的态度,再过几十年,后人也可以把你一笔抹杀,把你看得一无是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