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读书:“上医医国”与“商贾救亡”(4)

辛亥革命网 2020-03-16 20:38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胡新 查看:

己亥冬至庚子春,即2019年底到2020年3月,新冠肺炎肆虐武汉、湖北,又扩及全国各省乃至于国外,武汉封城,我禁足于宅已然五十日,惟思虑、读书为务,现将学思小感呈献诸君,盼获指教。

  弦高的事迹在《左传》首载,之后陆续见载于众多典籍,比较重要的是《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记载内容几乎一致。成书西汉的《淮南子》则描述更为详细,加了两段内容。一补写——郑穆公认为弦高有存国之功,准备给予厚赏,弦高坚辞不受,带着随从迁居东夷,终生不返故地。二补写——弦高讲拒赏的理由:我是假奉郑君之命犒劳秦师,乃欺骗之举。若因此举而获赏,是郑国无信义,“赏一人而败国俗,仁者弗为也”。我认为这是汉代人的添加之笔,意在渲染儒家的仁德思想。这种思想言论,不可能发生在春秋年间。

  弦高仅为一名普通行商,并无官职,也未受委托,非为谋取私利,国难前义字当头,为国家安全而甘愿令个人财富受损,救郑国于危难之间,有高尚的情操,对祖国和人民有深切的责任担当,成为历代商人的表率。唐代诗人吴筠在《宗玄集•郑商人弦高》中赞道:“卓哉弦高子,商隐独标奇。效谋全郑国,矫命犒秦师。赏神义不受,存公灭其私。虚心贵无名,远迹居九夷。”我们千万不要小看、更不要鄙视商人。

  第二个故事是卢作孚民生公司航运救国。疫情禁足期间,在家浏览《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这本辞典由我作序,惭愧的是,先前只看过这部篇幅浩繁的典册的少数条目,这次方挑选卢作孚及民生公司诸条仔细拜读,即大为感佩,对中国商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

  卢作孚(1893—1952),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有“中国船王”之称。他出身贫寒,经过艰苦努力,积攒了一定的资本,1925年发起建立民生航运公司,后来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1953年12月,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毛泽东议及中国民族工业时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到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到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这段话可以成立。

  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步伐的加快,卢作孚开始为抗战做长江航运准备。仅1935年秋以后的一年半中,民生公司在上海订造的新船就达二十一艘之多。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民生公司已拥有轮船四十六艘,总吨位一万八千余吨,为长江航线的战时运输打下运力基础。

卢作孚题词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卢作孚前往南京协助草拟抗日战争总动员计划,并号召民生公司将一切工作迅速转移至战争轨道,集中宜渝线上所有的轮船,抢运川军数十万出川抗日,并组织撤退长江中下游的工业设备、物资和人员至西南后方。

“民生”号轮船

  1938年10月23日,武汉沦陷前夕,卢作孚飞赴宜昌,坐镇指挥民生公司将物资和人员向四川撤退。

  宜昌是长江咽喉、入川门户,当时拥塞着三万以上军公教人员和九万吨战略物资器材待运入川,卢作孚只收平时运费的十分之一,亏本营运。武汉会战,中国空军损失殆尽,制空权落入日军方面,民生公司船舶冒着日机轰炸航行,船舶、人员损失惨重。当时长江上游的中水位仅能保持四十天,此后较大的轮船将无法航行,而按照正常情形,民生公司在此期间最多仅能运送一万四千吨物资,运输压力十分巨大。卢作孚集中民生公司的二十二艘轮船和两艘挂法国旗的中国船,冒着敌机轰炸,不停往返宜昌与长江上游各港口之间。第一批上船的有卢作孚亲自护送进舱的几百名孤儿难童,孩子们扒在栏杆上放声高歌,摇着小手向卢作孚告别的情景,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卢作孚号召“运输救国”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