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公布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辛亥革命网 2023-12-12 09:54 来源:武汉发布 作者:武汉发布 查看:

12月6日,武汉市公布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包括武汉中共中央组织部旧址、俄国领事馆旧址、咸安坊、明楚王府梳妆台遗址、鹅子畈墓群、清同治黄鹤楼铜顶、八分山子午石等,共计

  12月6日,武汉市公布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包括武汉中共中央组织部旧址、俄国领事馆旧址、咸安坊、明楚王府梳妆台遗址、鹅子畈墓群、清同治黄鹤楼铜顶、八分山子午石等,共计43处。

  新晋“市保”单位类型丰富,有革命文物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5处、古文化遗址12处、古墓葬3处、古建筑4处、石窟寺及石刻1处。历史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下至明清时期和近现代,涉及历史街区保护、长江文明探源、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万里茶道申遗等方面,折射长江文化魅力,镌刻武汉历史印迹,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文化价值。

  武汉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长江滋养了武汉千年文脉,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近代以来,武汉三度成为中国革命中心,辛亥革命首义之城、大革命时期“赤都”、抗战初期战时首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铸就这座英雄的城市。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000余处。为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传承弘扬长江文化,自1959年以来,市政府已公布了五批“市保”单位,此次第六批“市保”公布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至182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增至32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06处。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我们将以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为新的起点,加强对英雄城市各类文物的研究阐释,深入挖掘长江文物的文化内涵,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在续写中华文明城市史、人居史、文化史的过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第六批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一、革命文物(8处)

  1 武汉中共中央组织部旧址

  2 辛亥首义纪念建筑

  3 胜利亭

  4 侏儒山战役遗址

  5 项英铜像

  6 淮山碉堡群

  7 陈庆先故居

  8 叶家田革命旧址

  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5处)

  9 怡和洋行住宅旧址

  10 李凡诺夫公馆旧址

  11 俄国领事馆旧址

  12 咸安坊

  13 金城银行旧址

  14 汉口新市场旧址

  15 武汉体育馆

  16 文华大学旧址

  17 抱冰堂后山石亭

  18 徐旨乾旧居

  19 翟雅各健身所旧址

  20 青山热电厂一号汽轮机转子

  21 槐山留云亭

  22 金水闸

  23 马投潭碉堡

  三、古文化遗址(12处)

  24 明楚王府梳妆台遗址

  25 龙王台遗址

  26 营房墩遗址

  27 邵家垄口湾遗址

  28 雷家咀遗址

  29 龙王墩遗址

  30 邱家咀遗址

  31 寺古墩周遗址

  32 周家墩遗址

  33 埠墩遗址

  34 鲁家墩遗址

  35 凤凰墩遗址

  四、古墓葬(3处)

  36 鹅子畈墓群

  37 牙鱼潭墓群

  38 石河墓群

  五、古建筑(4处)

  39 清同治黄鹤楼铜顶

  40 双眼井

  41 八卦井

  42 浮山桥

  六、石窟寺及石刻(1处)

  43 八分山子午石

  武汉中共中央组织部旧址: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铭新街13号,该建筑1921年落成,为合院式住宅,砖木结构,建筑正立面宽约15米,进深约30米,立面对称,建筑面积1022.4平方米。中共中央组织部迁汉后曾在此办公。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工人和农民中发展党员,壮大党的队伍。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事变前后,中央组织部进行了转移疏散党员干部的大量工作,为党保留了宝贵的人才。

  武汉中共中央组织部旧址是中共中央组织部在武汉的重要历史遗存,对研究党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具有较高价值。

  俄国领事馆旧址:位于武汉市江岸区洞庭小路特1号,建于1902年,1909年起被用为俄总领馆,20世纪20年代曾被用做武汉卫戍司令陶钧官邸。该建筑坐西朝东,砖混结构,外墙水泥砂浆为主,红瓦四坡顶,占地面积636.61平方米,建筑面积2355.98平方米。该建筑为古典主义风格,门窗皆设带有拱券顶的窗套。东立面门斗与门厅柱子的柱础花饰较为精美,多以漩涡、山石、神兽等为装饰题材。

  俄国领事馆旧址是“万里茶道”在汉口的重要历史遗存之一,对研究近代武汉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建筑形式对近代建筑研究亦有助益。

  牙鱼潭墓群:位于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道户冲村郑家塆北部一处岗地西坡上,郑塆和北垅两山岭分别在其南北呈“八字”护卫之势,东南远眺西峰尖。此处山坡从上至下有三排墓群,最下一排墓葬被院基寺水库涨水所淹,第二排从南至北排列有三座墓葬,2008年9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这三座墓。牙鱼潭墓群平面形状呈不规则方形,时代为明代。周边采集有两晋时期及其他时期墓砖标本。在墓群西部院基寺水库退水后的平滩上采集有明代的高足碗残片等,纹饰为冰裂纹。

  牙鱼潭墓群对研究当地相关历史有重要价值,同时为研究当地明代墓葬形制特征及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史料。

  清同治黄鹤楼铜顶:又名宝铜顶,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56号黄鹤楼公园内,系同治七年(1868年)武昌府知府黄昌辅为重建黄鹤楼而下令铸造的。铜顶为青铜铸成,中空,顶高3.4米,底径1.8米,壁厚4厘米,重约2吨。顶分为三部分,上层为宝瓶攒尖顶,中部为两个球体叠加形成的葫芦形,底部为莲花宝座型,造型优美。光绪十年(1884年)黄鹤楼遭火灾,仅遗留此铜顶。

  清同治黄鹤楼铜顶造型精美,保存较好,是黄鹤楼几经兴废的历史见证,为研究黄鹤楼历史和清代古建筑提供了重要参考。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