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大讲堂第五讲开讲了,“砖家”揭密:两亿城墙砖与一座城的传奇

辛亥革命网 2023-11-29 10:01 来源:武昌区图书馆 作者:武昌区图书馆 查看:

11月28日上午,武昌大讲堂之《千年历史耀武昌》系列讲座第五讲《砖说武昌城》在武昌城市书房39文化书馆开讲。

  11月28日上午,由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武昌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武昌区图书馆承办,武昌城市书房39文化书馆、武昌区图书馆水果湖街道分馆、武汉文理学院、武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武昌区政协民宗委读书群协办的武昌大讲堂之《千年历史耀武昌》系列讲座第五讲《砖说武昌城》在武昌城市书房39文化书馆开讲。本次讲座特邀湖北省图书馆研究馆员昌庆旭老师,围绕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以历代武昌古城墙砖为载体,揭示古城墙砖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呈现武昌古城在历史进程中不同凡响的建城史。

  讲座伊始,昌庆旭老师为在座的读者普及了“城”的概念。 通过他的讲述,一道墙、一座城,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武昌城最早从哪里来?它经历过什么?它背后又有什么故事?讲座中,昌老师带领大家从一个特别的载体——砖,通过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图片,让大家形象生动地感受武昌古城。

  城墙携带着古城最重要的基因和信息,昌老师从为何孙权要在武昌筑城开始娓娓道来,从三国时期的夏口城、南朝郢州城、隋唐鄂州城讲到明清时代的武昌城,武昌城历经1800年,其中战乱数百次,大战23次,屡毁屡修,历代不辍,于明代初基本定型。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读者们讲述了武昌古城的发展沿革。

  如果说城墙是一座城的记忆,古砖和古砖上的铭文仿佛静静地诉说着这段记忆。昌老师说:“据专家估算,明代所建的武昌城垣约使用了两亿块城砖。当年,与武昌城有关的各府、州、县都派有烧砖任务。为了确保城砖的质量,每块城砖上都留下了各级监造官员和窑户的姓名。从现存的明朝武昌城墙所用过的城砖来看,全部为还原焰柴窑烧制的细腻青砖。”

  讲座中,昌庆旭老师讲述到中国古代有“物勒工名”制度,故当年的工匠在其所制造的砖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这相当于是生产者、被摊派者或督造者的“编码”,或等同于现今生产者和原产地的条形码标识。古人对于城砖的烧造过程和烧造质量,有一套严格的管理程序、检验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

  昌老师在研究中发现,明代官置砖窑主要分布于汤逊湖周围的丘陵台地上。汤逊湖周围所有砖窑生产的砖都是通过汤逊湖走水运送到武昌城、龙泉楚王陵园,而在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城时,出武泰闸经长江运往南京。“武昌府有江夏、金口、武昌、嘉鱼、蒲圻、崇阳、通城、大冶、通山、咸宁、应城十县都置窑烧砖送往南京,江夏发现其烧造的窑址,填补了明代砖窑考古资料的空白。”

  最后的互动环节中,昌庆旭老师说:“和文物一样,古城的砖头也是不可复制的,它的文化价值不可估量。”他希望有更多人来关注城砖,共同传承这座城市的历史根脉。

  武昌大讲堂之《千年历史耀武昌》系列人文历史讲座,从开讲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讲座围绕武昌历史文化,分别邀请了卢纲、刘谦定、刘文祥、胡榴明、丁援、张继才、昌庆旭等热衷于武昌历史文化的研究者、传播者作为嘉宾,从不同视角对武昌古城历史文化源流和形成进行探讨交流。活动采用“现场讲座,线上直播”的方式,共有20余万读者参与其中,深入了解千年古城的独特气质,领略荆楚文化强区的风采魅力。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