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首义志士李白贞手稿三种观后记

辛亥革命网 2015-11-19 08:44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彭令 查看:

辛亥首义志士李白贞手稿三种:《辛亥首义补述》、《袁世凯酝酿帝制时期改变民国制度》与《建修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志略》三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者毛笔撰书,共计约80000字。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让人瞩目的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历史不会忘记,100多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当时留日中国学生等为骨干组建中国同盟会,毅然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点燃了振兴中华的希望。”(2013年10月22日《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辛亥首义较早见于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发布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其中明确称:“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 历史学家、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冯天瑜教授认为,“本来,武昌新军起义并非清末首次发生的反清武装暴动,孙中山先生称之为‘首义’,别有深意”( 2011年9月6日新华网《武昌起义何以被称为“辛亥首义”》)武汉人民也多以“首义之城”来别称自己居住的这座美丽城市,并且还开发出了不少“首义”品牌,更在继续挖掘辛亥首义的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如果说,武汉称为“首义之城”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那么,近日笔者再次审阅的辛亥首义志士李白贞手稿三种:《辛亥首义补述》、《袁世凯酝酿帝制时期改变民国制度》与《建修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志略》(书影一、二、三与四),无疑是“首义之城” 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是宝贵的辛亥革命史料,更是极其珍贵的武昌首义第一手史料。笔者在此对这三种辛亥首义志士李白贞手稿作简单介绍,希望对于进一步夯实“辛亥首义”的可靠史料基础有所助益。

  辛亥首义志士李白贞手稿三种:《辛亥首义补述》、《袁世凯酝酿帝制时期改变民国制度》与《建修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志略》(另有《汉口近代百年原始变迁图考》标题、目录,正文稿已失传)三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者毛笔撰书,共计约80000字。纸本 ,平装,三册手稿开本基本一致,高约二十七厘米,广约十九厘米。《辛亥首义补述》稿本,正文首页钤“李白贞印”(书影六)。

  作者李白贞(1886--1966),湖北省黄陂县横店人。1910年春在汉口歆生路设立荣昌照相馆。1911年加入共进会,并以照相馆为总部秘密联络机关。曾受命篆刻都督印,参加武昌起义,任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催提委员兼总监处参议,建国后曾任中南行政委员会文史馆员,武汉市文史馆员,武汉市政协第三、四届委员。撰有《共进会从成立到武昌起义前夕的活动》、《我所参加的辛亥革命工作》、《记湖北军政府的成立》、《汉口佛教居士林》等作品。

  李白贞是孙武创建湖北共进会后首批加盟人,为“摇清四友”之一,系武昌首义指挥部庶务处主要成员,负责雕刻都督印、赶制九角十八星旗,以及中华银行纸币图案的设计与绘画……南北议和时,他用一块肥皂临时雕刻都督印……在辛亥革命50周年之际,他代表首义之区的辛亥老人,赴北京出席纪念大会。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2011年9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版1印(杨卫东、涂文学主编)《辛亥首义百人传》一书,其中第一位,标题“孙中山:从同盟会到首访武汉”;第十五位为该三种手稿作者,标题“李白贞:雕刻都督第一印”。(李白贞雕刻的都督第一印见书影七)

  中国国家图书馆,暂不见著录明确题名为“辛亥首义”的稿本手稿;民国史料,仅著录藏有李廉方所著《辛亥武昌首义纪》鄂故丛书本三册,民国三十六年(1947)湖北通志馆校刊委员会出版。

  湖北省图书馆著录藏有民国辛亥首义史料,咏簪著《武昌两日记》两册,一为翊武中学出版(印制),一为辛亥首义铁血伤军委员会出版(印制),具体印制时间不详。《辛亥首义史迹》一册,1946年辛亥首义同志会编印。

  以上所列,湖北省图藏有的、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民国版首义史料仅三册,均为印刷品;武汉图书馆,暂无民国出版的、明确题名“辛亥首义”的相关史料;辛亥首义志士手稿手迹暂时检索不到,湖北省(或武汉市)现存辛亥首义志士手稿手迹多少字,或许一时也不好统计,估计应该也不会太多。初步了解,李白贞手稿手迹湖北省暂时无存。随着岁月流逝,“首义之城”能拿出多少真正有份量的史料文物让后人信据,应该也是今人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笔者疲于谋生,仅能通过网络,检索部分公藏机构明确题名“辛亥首义”的史料,若有不足,还请大家补充与纠正。   此三种辛亥首义革命志士李白贞手稿总计达80000多字,以常人眼光视之,其名人效应不显著,艺术价值不够高;但是,若从历史角度分析,特别是从辛亥革命史料价值角度研究,此80000多字手稿,无疑是难得的中国史料,也是宝贵的辛亥革命史料,更是极其珍贵的武昌首义第一手史料。

  李白贞已经发表的《我所参加的辛亥革命工作》[收录入1957年3月湖北省政协(时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编的《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仅约4000字,文章中,编者按云:“李白贞原籍黄陂……共进会员,佐刘公、孙武密谋革命……现年七十一岁(笔者按:指1957年时71岁),任职武汉市文史馆。原稿凡三部分(笔者按:即指此部《辛亥首义补述》手稿,李白贞撰有‘辛亥革命东京共进会成立原始’等三部分),本文经缩编而成。所述刊印信、制炸弹等事,均属第一手材料。”而《辛亥首义补述》手稿,比作者已发表的《我所参加的辛亥革命工作》一文多14000多字,即可谓新增约14000字的第一手辛亥革命新史料。

  亲历辛亥武昌首义志士的传世亲笔手稿不多见,亲历志士回忆辛亥首义的手稿更是罕见。这足以说明此手稿的重要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

  此传世的辛亥首义志士李白贞手稿三种,分别回忆(或补述)辛亥首义、袁世凯酝酿帝制时期改变民国制度与建修武汉长江大桥工程这三件事。这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让人瞩目的重大事件。

  此辛亥首义志士李白贞手稿三种,于近年面世后,学者、专家与相关人士均予以高度关注,并给予较高评价,现择要列于后。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