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学习历史知识贵在于实践运用

辛亥革命网 2022-11-10 09:12 来源:团结报 作者:卓恺返 查看:

孙中山不但喜读历史书籍,而且在革命实践中善于灵活运用掌握的历史知识,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学贵在行。

  在陈锡祺主编的《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中记载着这样一段对话:朱和中见先生(指孙中山)所写誓词,谓“康梁说先生目不识丁,今见誓词简老,书法俊逸,知康梁之见忌而思毁之也。”先生说:“我亦读破万卷也。”

  孙中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革命家,张永福在《孙中山生平事业追忆录》一书中曾说他“凡事抱乐观态度,喜读书……好买书,好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哲学及中国古籍”。在《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中也有这样一条记载:“(1905年)3月13日在大英博物馆借阅书籍”。孙中山不但喜读历史书籍,而且在革命实践中善于灵活运用掌握的历史知识,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学贵在行。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黄埔军校作了一个演讲,就提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他说:“现在求学的时代,能够学得多少便是多少,只要另外加以革命精神,便可以利用;没有革命精神,就是一生学到老,死记得满腹的学问,总是没有用处。”

1905年春,孙中山往返于英国、比利时、德国、法国等地,在中国留学生中宣传革命主张,酝酿筹建革命组织。图为孙中山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与留学生合影

  1905年1月,孙中山到达布鲁塞尔,在比利时的中国留学生设宴款待。就在此时,孙中山提议组织革命团体,留学生们都赞同,事后,孙中山亲书加入团体的誓词:“具愿书人某某某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心矢忠,有始有卒,倘有食言,任众处罚。天运年月日某某某押。”当时有同志,如朱和中对于誓约中天运纪年,魏宸组对于当天发誓一层,略有责难和争辩。但是孙中山认为宣誓手续十分重要,他说:“非此无以表决心,且书载《泰誓》《牧誓》,自古已然。”孙中山这么一说,大家都理解了,打消了异议,由朱和中起头,大家一起签名画押。宣誓结束后,孙中山与在场的十几个同志一一握手,高兴地说:“为君道喜,君已非清朝人矣。”不管在20世纪初,还是在今天,孙中山倡导的指天发誓的做法总是会被人诟病,但是如果考虑到孙中山所处的时代及其活动特殊性的话,我们也会对孙中山的做法予以谅解与支持。笔者之所以引用这段文字,目的是要说明孙中山运用学到的历史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泰誓》出自《尚书》,即上古的书,是记录周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孟津时,武王告诫诸侯和治世大臣的话,大名鼎鼎的《牧誓》选自《尚书·周书》,是周武王伐纣时的誓师词,单就这一点来估计,孙中山对中国的上古史是比较熟悉的,他可能细读过《泰誓》《牧誓》。

  在《孙中山全集》第一卷有“与陈天华等的谈话”载录:1905年7月28日,孙中山在创办于日本东京的《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社会晤宋教仁和陈天华等,见面后,孙中山纵谈当时的大势和革命的方法,他说“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的瓜分,但忧自己的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想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朱、陈、张、明之乱,此时各国乘而干涉之,则中国必亡无疑矣。故现今之主义,终以相互联络为要。”据此可知,孙中山对传统中国的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国情是清楚的,对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历史也比较熟悉,并且,他把相关的历史教训运用于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实践中,告诫各地的革命力量务必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方能使革命成功,显示了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高瞻远瞩、因势利导。

  1905年8月13日,孙中山应邀出席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并作演说,针对“中国人民的程度,此时还不能共和”的论调,他利用历史知识进行了有力的驳斥,他说:“我国人民的程度比各国还要高些……檀香山,此地百年前不过一野蛮地方,有一英人至此,土人还要食他,后来与外人交通,由野蛮一跃而为共和。我们中国人的程度岂反比不上檀香山的土民吗?米国(指美国)的南七省,此地因养黑奴,北米人心不服,势颇骚然,因而交战五六年(指美国南北战争),南败北胜,放黑奴二百万为自由民。我们中国人的程度又反不如米国黑奴吗?”他又说:“我们绝不能说我们同胞不能共和,如说不能,是不知世界的进步,不知世界的真文明,不知享这共和幸福的蠢动物了。”由此可见,孙中山引用丰富的世界史知识否定了“此时还不能共和”的结论,提振了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共和的信心和决心,为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在当时来说十分光明的道路。

  1905年10月20日,孙中山发表了著名的《〈民报〉发刊词》,在发刊词中把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表达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是激励中国人民复兴中华的巨大力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在谈到“三民主义”的来历时,孙中山又用世界历史的知识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发展逻辑,帮助中国人民理解和把握这一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他在文章中指出:“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冶化焉。其他旋维于小己大群之间而成为故说者,皆此三者之充满发挥而旁及者耳。”通过历史的观照,孙中山认为我们通过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也能赶上欧美等国,并且在实现民生主义方面可能比欧美更有优势。

  1905年秋,孙中山约见汪精卫,谈到了一个影响以后民国政治走向的重要问题:“革命之志在获民权,而革命之际必重兵权,二者常相抵触。”怎样才能做到“获民权与重兵权”之间的平衡?孙中山采用了华盛顿和拿破仑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说:“美之独立,华盛顿被命为转征,而民政府辄持短长,不能行其志;其后民政府为英军所扫荡,华盛顿乃得发舒。及乎功成,一军皆思拥戴,华盛顿持不可,盖民权之国必不容有帝制,非惟心所不欲,而亦势所不许也。拿破仑生大革命之后,宁不知民权之大义?然不掌兵权,不能秉政权,不秉政权,不能伸民权,彼既借兵权之力,取政府之权力以为己有矣,则其不能解之于民者,骑虎之势也。而当其将即位也,下令国中,民主与帝制惟所择,主张帝制者十人而九。是故使华盛顿处法兰西,则不能不为拿破仑;使拿破仑处美利坚,则不能不为华盛顿。军权政权之消长,非一朝一夕之故,也非一二人所能为也。”通过对世界历史趋势的认知与把握,孙中山认为要解决民权与兵权相抵触的问题必须制定一个约法。利用约法让“军政府与人民相约,凡军政府对于人民之权利义务,人民对于军政府之权利义务,其荦荦大者悉规定之”,以此抑制军权的膨胀,维护民权的发展。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孙中山的身上我们可以懂得阅读历史、了解历史和借鉴历史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奉化中学)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