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恩施籍人物

辛亥革命网 2021-11-16 10:14 来源:恩施市档案馆 作者:张思楚 查看:

李济臣(1890-1912年)恩施县舞阳坝金子坝人,后迁居城区鼓楼街张家巷,为辛亥革命志士。

  李济臣

  李济臣(1890-1912年)恩施县舞阳坝金子坝人,后迁居城区鼓楼街张家巷,为辛亥革命志士。济臣幼读私塾,学习勤奋,尤喜读《说唐》《水浒》一类武侠小说,受侠义人物影响,故性情刚烈。平日喜欢舞棍弄拳,至十四五岁时,其身材魁伟,已有大丈夫气概。15岁时,因痛打知府恶少,只身逃往武汉,后进武昌日新学堂东路小学堂读书。时值武昌民主革命高潮,济臣受革命思想影响,立志投身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事业,小学未毕业就入湖北新军第八镇二十九标当兵,不久又加入湖北新军秘密团体“群治学社”,后转入湖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即赴江阴进行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初三,湖北各革命团体代表集聚武昌胭脂路策划起义,济臣被推为新政府的参谋和军事筹备员。辛亥革命前夕,济臣奉命运送武器给杨洪胜,返程中突逢清廷军警搜捕,遂安然脱险。武昌起义当晚,李济臣率部由金水闸进攻总督署,途中遭到清军消防队的狙击,立即联络炮队实行两面夹击,身先士卒率队冲锋,将消防队击溃逃逸,随即又率部攻击总督衙门,在与友邻各部紧密配合下,奋力猛攻。天未明,总督瑞澄统制张彪挖墙洞潜逃,总督署被攻克。而后又率队紧随大军转攻藩司衙门。藩司闻风逃遁,又克藩署。10月,军政府成立,济臣被推举为军政府督察处督察,当日晚与蔡济民、张鹏程、高尚志等同赴武昌府监狱,迎接同志胡瑛出狱。军政府又派他任军政府参谋。13日,同党人刘英、刘铁、杨玉如等在京山永隆河树旗起义,号称万人之众。刘自称副都督,并出师光复京山天门两城,设总部于天门。刘等报请军政府派干员协助整编所部,并要求补充枪弹。军政府派济臣及张鹏程、郑桂芳等30余人,带快枪300支子弹20万发前往支援。刘英委任李济臣为参谋长并坐镇天门,整编部队,积极开展军事训练。是时京钟天沔一带地方,局面混乱,匪首金明洪乘机聚集游勇散兵,奸掳烧杀,危害地方。绅商百姓纷纷到司令部控诉,要求惩办。济臣奉命带兵进剿,并将匪首金明洪拿获处决,地方得以安宁。金明洪胞弟金明汉,防守汉阳赫山时,临阵私自放弃阵地,率部逃到天门,因人械俱强,刘英遂将其收编,并委为统带,所部仍由他带兵,驻扎天门城外。明汉知其兄被济臣捕杀,仇恨如骨,时刻阴谋报复,表面却佯装不知。一天,金明汉假意设宴款待李济臣、郑桂芳等6位军政府派来的军官。济臣心地磊落,坦然不加戒备,欣偕郑桂芳等赴宴。既至,对险恶环境亦不加细察,及入席,金明汉举杯为号,四下伏兵齐出,济臣等悉被捕缚。金明汉骂李济臣不该杀死其兄,济臣大义凛然,厉声道:“除害安民,公事公办,有何不该!”并怒斥金明汉:“无耻汉奸,甘为满清走狗!”金明汉羞惶无地,命凶手先割掉李的舌头,后用乱刀刺杀后割下李的首级,供于其兄灵牌之前祭灵。同去军官6人亦同时遇害。李济臣就义时年仅22岁,军政府追授济臣为陆军中校,优予褒恤。灵柩运送回故乡,葬于原籍金子坝。

  向炯

  向炯(1884-1930年)原名向兴科,字明斋,土家族,恩施县崔家坝滚龙坝人。湖北省方言学堂毕业,早年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活动,与同乡青年组织“文学社”,加入革命秘密团体“共进会”。武昌首义时立有功绩,民国二年(1913年)被选为湖北省议会议员。袁世凯称帝期间,向明斋被推为恩施县议会议长,后曾任来凤县知事、汉口公安局行政科长等职。在“讨袁”运动中,曾回恩施进行革命活动。民国十九年(1930年)因病逝世,终年54岁。

  王莲

  王莲(1876-1940年)女,原姓尹,与王璟芳结婚后改随夫姓,恩施县龙凤杉木坝人。祖父两代均以进士入仕,王幼能诗文,略通经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女子工艺学校,习绘画,为清末湖北第一位女子留日学生,曾参加日本“帝国妇人协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东京留学生“拒俄义勇队”。光绪三十年(1904年),随夫回国。辛亥革命时,武昌首义旗帜设计者之一。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于北京病逝,享年64岁。

  刘养吾

  刘养吾(1887-1949年)恩施县崔家坝人。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与崔旭远、崔视远三人一起参加武昌首义。后回恩施组织清末官员反正,在崔坝逼迫巡检王勋交出鹞子印,后以自由职业为生。

  王鸿猷

  王鸿猷(1885-1950年)字吉三,派名成功,恩施县沙地白果坝人,清末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湖北新军步兵第十六协三十二标三营。宣统元年(1909年)加入共进会,宣统二年(1900年)任新军李营司务长,随军驻防恩施。武昌首义之前,吕大森、康健唐曾在施南接纳会党,与王等有策动新军反正之意。首义后,来凤革命党人向炳焜,秉承上级派遣,回到恩施。同时宜昌唐牺支司令已电劝驻施新军三营管带李汝魁反正,并派稽查张渭滨来施招抚。张于农历八月十五到施,与吕康向王等党人组成联合行动会党,动员李汝魁反正。正在李不明真相举旗难定之时,向吕康等写信反正,李方毅然与驻施另两个营的管带会商决定反正。农历九月七日集合施城绅商学各界公开宣布,自即日起脱离清朝,归顺湖北军政府,随即枪毙营中5名旗兵,扯掉清王朝龙旗,升起武昌起义星旗。首义成功,局势安稳,为武昌起义建立殊勋。民国六年(1917年),王辞职南下广州,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副官,传达室主任。民国八年(1919年)任滇、川、黔、鄂靖国军宣抚使,回鄂西组建护法力量。北伐后,由孙科介绍安置在湖北财政厅工作,抗战前夕任樊口湖荒赋税征收处主任。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任建始县税务局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恩施县参议员。新中国成立后回乡务农,为开明绅土。1950年1月10日,应邀出席恩施县首届第一次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年冬,王离家出走,下落不明。

  崔旭远

  崔旭远(1880-1953年)恩施县崔家坝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湖北省陆军特别学堂学军事,辛亥年(1911年)10月10日参加武昌首义。

  张鹏程

  张鹏程(1884-1963年)字翼州,恩施县六角亭西后街张家巷人。光绪三十二(1904年),投本地防营当兵,翌年去武昌铁路学堂。后投入湖北新军第八镇(相当师)第十五协(相当旅)二十九标(相当团)一营前队当兵。以后考入湖北陆军讲武堂,先后加入日知会、同盟会、将校研究团、文学社等组织,成为文学社代表人物之一。武昌起义时,与马荣等率部占领楚望台军械库,自告奋勇率部分同志奔赴南湖迎接炮队进城,随即率队参加进攻总督衙门。清军负隅顽抗,民军损失惨重。时因夜黑天又下雨,总督署目标不清,炮兵难于命中。张潜入总督署左边的乾记衣庄,与店主商议好,用煤油洒在所有存放的衣服上点着,瞬间烈火冲天,总督署目标大显,炮队发炮连中,清总督瑞澄惊惶万状,挖墙洞逃遁,总督府衙被占领。湖北军政府成立,张任参谋。后奉命到京山、天门一带协助义军刘英整训队伍,先后充任总教练官、参谋长等职,率主力攻取潜江、监利等县,牵制南下清军。辛亥年(1911年)十一月,刘英部并入襄郧荆招讨使季雨霖部,为第一团,刘英任团长,张任团管带。清将张楚材与叛军金明汉占据钟祥,拒不受命,张与刘英、阙龙等率军进攻,收复钟祥。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招讨军继续北伐,张任全军前卫,攻克新野,俘获敌兵多人,敌将南阳总兵谢宝胜请降,被季雨霖部改编成第八镇,张继任管带,驻防钟祥。民国二年(1913年)七月,讨袁军兴起,刘英在沙洋,张鹏程在钟祥,分别宣布独立,组成“鄂西讨袁军”,刘任总司令,张任参谋长。联合攻打荆州未成告败,逃往长沙,辗转去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并研制炸弹、地雷等近战武器。后回国参加革命。民国四年(1915年),孙中山将湖北划为5个军区,刘英任二军区司令员,张任参谋长,在襄河一带组织“讨袁”运动。民国六年(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军政府,张鹏程等人组成“湖北护法军”,张任第一军第一梯团参谋长代理梯团长,进驻天门。12月20日夜,张因故受伤,昏迷十余日,经抢救得以复苏。翌年随西进部队回原籍休养,任恩施护法总指挥柏文蔚的顾问。民国十年(1921年)5月,张奔赴广州拜见孙中山,孙中山赞赏其志气,遂派为总统府咨议。后由国民政府派人送回原籍休养,回恩施后曾任县救济院院长、恩施县抗战经理委员会委员、难民救济委员会委员、国民党恩施县党部监察委员,并充当恩施汉流“同胞会”龙头大爷。1963年病故,享年78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