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老人汪孟邹

辛亥革命网 2021-04-22 09:13 来源:团结报 作者:汪伟强 查看:

芜湖的“长街”历史文化悠久,在徽州会馆隔壁,曾有过一座一楼一底的房屋,。小楼历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大革命风暴,是当时芜湖乃至皖南革命运动的重要据点和新文化新思想传播的大

  芜湖的“长街”历史文化悠久,在江城古长街中段,徽州会馆隔壁,曾有过一座一楼一底的房屋,门牌号码是“中二街二十号”。小楼历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大革命风暴,是当时芜湖乃至皖南革命运动的重要据点和新文化新思想传播的大本营。这座小楼就是“芜湖科学图书社”。

  开办书店

  说起芜湖科学图书社,就不得不提它的创始人——“辛亥老人”汪孟邹。汪孟邹1878年出生于安徽绩溪,自幼学习传统文化,中过秀才。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下一步就是考举人、考状元,最终获得一官半职。那么他为什么不继续考学,反而跑去办了一个新式的图书社呢?

汪孟邹

  1901年,汪孟邹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插班进入到江南陆师学堂,开启了新学的系统学习之路。但不幸的是,这一年父亲去世,更不幸的是,第二年兄长汪希颜又英年早逝。青年时代的汪孟邹,遭遇了父兄双亡,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徽州人习惯性走的一条路,那就是经商。

  1903年,汪孟邹怀揣亲友的赞助来到芜湖,办起了安徽省第一个新式书店——科学图书社。当时,徽商主要经营的是茶叶、典当、盐、粮等,汪孟邹选择开办新式书店,而不走徽商的老路,这其中离不开他的恩师胡晋接的引导。

  胡晋接是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当时科举制度被废在即,新式学堂、新式教育在徽州也在起步之中,开办新式书店,经营新式书籍、文具有一定的市场;芜湖距离徽州较近,又是大型水运码头,可以利用长江水运之便,从上海采购书籍资料到芜湖,再从芜湖转运到徽州。所以汪孟邹最终选定在芜湖开办了这个新式书店。书店开业之后,汪孟邹全身心投入到书店的运营中,广泛联系各地出版机构,购进大量新式书籍、文具和部分教学仪器。当时书店除了卖教科书外,还有许多新书报。例如黄藻的《黄帝魂》、邹容的《革命军》,创办于1896年的《苏报》、1906年创刊于东京的《复报》,还有新小说、名人小传、翻译的外国小说等等。

  结交陈独秀

  在汪孟邹的出版事业中,有过多任合伙人,其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陈独秀曾经说过,“汪孟邹是我们家的大施主”。两人从1903年结识,到1942年陈独秀去世,汪孟邹自始至终都是陈独秀最为坚定的支持者和援助者。也正是因为汪孟邹的大力支持,陈独秀才能在维持生计之外,创办多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巨大影响的报章杂志。

  1903年,陈独秀来到芜湖,住进了科学图书社的小楼,他白天在赭山皖江中学和安徽公学任教,晚上则挑灯夜读,专心编辑《安徽俗话报》。1904年3月21日,《安徽俗话报》第1期顺利问世,由于汪孟邹的大力宣传,同时报刊的时事性和新颖性也很强,一时之间风靡全国,销量一度达3000份,居海内外各报刊发行之首。在这段编辑发行的时间里,汪孟邹和陈独秀朝夕相处、无话不谈,虽然日子过得艰苦,每天只吃两顿稀粥,但两人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陈独秀还为汪孟邹题写了“推倒一时豪杰,扩拓万古心胸”的对联,这副对联后来被汪孟邹挂在了科学图书社小客厅。

芜湖科学图书社旧址

  可惜好景不长,在度过报刊发行的蜜月期后,《安徽俗语报》开始陷入低谷,一方面陈独秀的恩师胡子承对陈独秀的办报持反对意见,甚至写信批评他的这种办报行为;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环境动荡,吴樾刺杀清廷出洋考察五大臣失败,激起了陈独秀停办报纸,决定以实际行动唤醒国人的革命意识。《安徽俗话报》后又因刊登了一则反英消息,被地方当局勒令停办。报刊虽然只办了短短23期,但却起到了传播反帝爱国主义思想和组织革命的作用,对20世纪初的人文社科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短暂办报合作,为两人积累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也为日后《新青年》的发行奠定了基础。

  再办亚东馆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陈独秀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汪孟邹听从陈独秀的建议,来到了上海市惠福里办起亚东图书馆,后又迁到河南路平和里。1914年春,再迁到江西路口的福华里。1919年,亚东图书馆迁到五马路棋盘街西首。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杂志发行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老战友”汪孟邹这里了。汪孟邹为了杂志的发行四处奔波,为它联系承办单位,同时积极联系社会名人踊跃投稿,如胡适、李大钊、鲁迅等都先后来稿。亚东图书馆自然也就成为杂志的第一批代派处,一时间《青年杂志》风靡上海,甚至出现青年学生人手一本的壮观情景。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之后,北大委托亚东图书馆为其在上海的总经销,专门销售北大出版的新书。后来,陈独秀把《每周评论》和《新潮》等都交由亚东销售,亚东图书馆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传播阵地。

  宣传新文化

  大革命时期,科学图书社成了中共芜湖特支的活动据点,汪孟邹的侄子汪原放和部分店员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汪孟邹本人虽然没有入党,但是一直以一种“特殊党员”存在。

  1927年,北伐军发展到长江流域,芜湖科学图书社由于和许多进步人士有联系,同时汪孟邹的侄子汪原放当时在武汉中共中央出版局担任局长,因而,中共中央的出版机构武汉长江书店和芜湖科学图书社挂上了钩。在党组织的指导下,书店独家销售汉口长江书店的书籍,《共产主义ABC》《辩证唯物论》等都是极其畅销的书籍,书到一批马上就卖光。国民革命军第六军进驻芜湖时,军政治部的一个军官到该店买书。当他看到一间小小的店堂里拥挤着购买革命书刊的人群,笑着说:“这个小书店抵得上一个师。”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才停止。

  鉴于科学图书社在历史上的地位,店庆20周年之际,众多文化名人纷纷来信来稿,如陶行知曾书:“赈济20年学术的饥荒”;胡适题词:“给新文化做了几十年的媒婆,为旧世界播下数千颗逆种。”这是对芜湖科学图书社几十年来实践的高度总结。1937年日军进犯芜湖,科学图书社被迫歇业。

  1950年,全国出版界会议召开,毛泽东主席盛情邀请汪孟邹出席,但汪孟邹因年纪已大,加上身体欠佳,只好婉言谢绝毛主席的邀请。1952年,亚东图书馆由于“出版托派书籍”而被上海市军管会勒令停业。不久后,汪孟邹在上海逝世。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