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烈士象阙传

辛亥革命网 2021-02-24 10:24 来源: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一辑 作者:李昔吾 查看:

烈士名魏,字象阙,山东寿光县人。体躯不满五尺,貌猛健。幼读书得力庭训。后入青州中学堂,以聚众谈革命事,被知府黄某开除。

  烈士名魏,字象阙,山东寿光县人。体躯不满五尺,貌猛健。幼读书得力庭训。后入青州中学堂,以聚众谈革命事,被知府黄某开除。之关外,充某校教员,布散革命种子于关外。入关后,入省垣存古学堂。武昌民军起,烈士曰:“此大丈夫立志之秋也。”在青岛纠集千余人,制军火,办军装,一切支销布置悉烈士一人自任。是时,谋起义者众,争携同志分赴各郡县。人众分三日行,每日分两次,自青州下车。是时,满营戒严,派暗杀党数十人,日随火车上下。红旗瑞增为暗杀渠魁。29日自青州下车者不谨於行,已为满营兵官所觉。烈士于30日下车,瑞增尾之。日西时,抵夏家庄,烈士方转墙角,枪弹已贯颅脑,出前额矣。痛哉!烈士年仅20余。至今思之,其可畏之状,犹凛凛在目前也噫!

  赞曰:烈士未死,满兵数接电赴莱州;烈士死,而满兵不敢东,且纷纷移子女玉帛于城外。古人云:死有重于泰山,其烈士之谓欤!

  赵象阙之家世里居

  赵象阙,原名庶庆,号星民,改名魏。行二,世居山东青州府寿光县城东50里斟灌城里庄。死义时年26岁。祖,讳双峰,字峙亭,广博览,有干略,尤好兵学家言。在前清,以廪贡署宁阳县教谕。储天文地志兵书最多。父,华圃又名化溥,创立化溥小学校。清癸卯(1903年)科副贡。兄,光庆,字德新,警宫学校毕业。弟众,字梦鱼,肄业工业学校。子新李,年9岁,肄业化溥小学校已二年矣,女一尚在襁褓中,母崔氏,妻李氏。

  赵象阙之童戏与幼学

  象阙生而英异,性宽和而精悍,勇敢之气,时露于少小游戏之际。八九岁时,常聚群儿之争相若者,各持秫秸作枪械,以竹竿挑花巾,状若旗帜,雁行出村外,分队驰逐角胜负。独空高处,以其意为进退而指挥之,真自以为大将登壇者然。15岁游学中都,其父教为古文辞。值庚子乱,其作《义和团论》有云:“其志可嘉,其识甚陋。是以仇其友,而君其仇也。”其父奇之,谓此子不有大名,当族吾门。功课余暇,则以陶淑其情性者教之。故象阙于笛、箫、古琴皆能有逸响,动人听闻。

  赵象阙之升学与退学

  癸卯(1903年)正月,象阙入本县小学堂,越二年,县令范秋门视为有造才,拔送青州中学堂。是时,曹君无源为太守,最重国民教育,所聘教员,皆当世之英,理想高尚,学说美备,得其传者皆努力前进,日有孜孜,勉为国民。未几,曹君以事去青,而易以黄知府。黄以汉军登科第,妄自尊大,专以摧抑学堂为能。尝语人曰:“学堂不兴,清国不亡。”彼已破坏公学,影响所及十一属之。新学萌芽,铲除殆尽。识节目为“黄祸”。谓其甚于洪水猛兽也。一时堂中之杰出,若丁之杰、李曰秋诸学子,相将引退。象阙制于庭训,未获出堂,怏快辄不悦。戊申(1908年)秋,黄知府以私意任孙同知为监督。孙鄙陋无文学,众恶之,屡请更替,黄持之益坚,孙益肆,将堂试诸生,以中文而上下,而去取之。诸生皆怒,大动公愤,试之日,无一至堂者。孙无计可施,求援于黄,黄乃悉召诸生至,以恶声恫吓之,诸生蓄怒,直立莫敢置辩。象阙挺身直前,独与黄辩难。黄理屈词穷,弗能驳诘,而怒无所泄,遂削其学籍,而斥退之。计自升入中学,已四年于兹矣!决然舍去,即夕移出堂外。是时,其父在本县为高等小学教员,次日,往省其父,父怒其半途废学,大加训责,象阙不怨不怒,亦不自剖辩,尚调琴理曲以博父欢,坦然处之,若无事者然。越数曰,赴青岛入震旦公学。

  赵象阙之游历与教授

  已酉(1909年)岁,震旦中学以保矿事封闭,象阙乃航海东渡之南满洲,历经呼兰、哈尔滨,至俄罗斯之西比利亚,访其兄名文庆者于阿穆尔省。适文庆因结合虚无党事为俄吏侦知,已遁去,乃只身冒险返呼兰,上书府署,知府黄维翰君甚器重之,任为小学堂教员。舆论翕然,旋擢为大用井两等小学堂教员。先是教员颓情,学务废弛,仅有学生十余人。象阙竭力整顿,改弦而更张之,不半年来学者已60余人。黄太守亲临考验,见其功课完善,条理秩然,大加赞赏,谓:安得全属教员认真办事,皆能如君其人者。劝学员某,嗜好甚深,兼有金钱癖,查学至大用井学堂,未遂所欲,禀求黄太守更换教员,且曰:“此人必不可用。”黄太守素悉其为人,并已知大用学堂之发达皆赵教员一人之力,愤然作色曰:“此人必不可不用。”遂发给奖札,以教员兼任堂长,以一事权。是年冬,熊承基谋刺振贝勒于哈尔滨。事泄被逮。同志李曰秋与谋,易名逃死于大用学堂。逾月,约文庆避地北去。象阙日夜思之,忧惧不成寐者累月。庚戍六月,孤身涉大水五百里,寻李曰秋子海伦。又至拜泉县与其兄文庆晤聚。往返千里,备历艰辛,其笃于友谊,勇于赴义,类如此。

  赵象阙之起义与捐躯

  庚戍(1910年)冬,象阙自海外归,次年赴济南入存古学堂,事与愿违,非其所乐。旋考取体操专修科,未及开学而武昌起义。及清兵惨烧汉口,山东宣布独立。孙宝琦首鼠两端,秘电满清政府,一班汉奸利用其专制淫威迫胁议会取消独立。张广建、吴炳湘以钻营之力,来握山东之权,出其谲诈贪酷之手段,驱逐学生,捕拘党人,杀戮同胞。而在省志士,遂纷纷逃避。当斯时也,象阙遽将其堂中所用物品,宏纤靡遗,囊括以归。其弟众,谓其行动异于恒时,屡经诘询,而不告以用意之所在。盖其决死之志,已发现于此,特不令人知之耳。象阙之为人,寡嗜好,重然诺,刚健本于天性,而革命之知识则濬源于科学,尤能以毅力行之。其在中学堂时,与诸同志订约,各谋团结,各筹储备,养晦待时,同仇大举。虽奔走万里,际遇百变,未尝一易其志。其自治甚严,其待人甚厚,利则与众共之,害则一身肩之。同志苟与有违反,胁之以利刃手枪,坚凝如山岳,毫不为其所动。是岁10月,山东豪杰发起学生团,设机关部于青岛。安丘之周蜀江,临淄之贾次瑶,乐安之邓天乙,同县张建陶、赵瓒亭、李风官诸志士,共集于湛灌化溥小学堂,届期举义。象阙不谋于亲朋,不告于家人,经与其邻人王长庆及本部各团,同赴青岛。是时陈明侯、吕子人诸君,已统众南下,军储告匮,象阙又患痢,力疾起,与诸同志筹划军备,及进行必需事物。创造伊始,倍历艰辛,大端渐次就绪,乃议光复郡县之起点。而登州光复之电适至,象阙曰:“山东清兵悉集于青莱,青州破,则清兵前后受敌,大事成矣!”遂定计赴青州,同事某君止之曰:“青州东有巡防,北有满营,危险极矣!”象阙振臂呼之曰:“迂儒,虑危险则安居,向来此为?吾山东人不能振奋。徒日俟南军之至,是奴隶也!为奴隶不如死。”众皆壮其言,公举为光复青州总司令。象阙当选,不复辞。急函电各州县同志团,得千余人,期于12月1日齐集青州,宣告青州独立。然此时满城旗兵,尚屯有1200余名,日夜侦骑四出,捕捉志士,军民之被获而拘于潍县者,已21人矣。象阙奋不顾身,不畏险难,于11月27日回令众西行。又虑在途有被捕之虞,令众同用满清衣冠,空手徒步,陆续进发。所有快枪、炸弹、地雷及军装多件,设计由他途运入。发布已毕,己则身服洋装,手提皮包,于28日至高密县城谒其师单季鹤君,遂宿焉。29日至潍县,密察出发各志士,均已“暗渡陈仓”,可保无虞。30日10点钟,步至潍县之辛冬烟捐局,与其父诀曰:“儿将赴青州,从此适矣!”父曰:“好勉为之,毋怕死,死亦天职也”。11点钟,由坊子上火车,过午两点半钟,至青州下火车,则周蜀江与诸志士尚有在此鹄候者。象阙惊曰:“诸君既易清服,须由大路往,勿与魏偕。魏与德国胶督有约,须明攻,不许暗击。刻将只身由夏庄内行矣!”且曰:“夏庄西临满城,城中满人皆识之,旗兵虽悍,必不敢在此行凶,特以无恐也。”而孰知行至夏庄庙东,竟有满人瑞增,以手枪自后击之,而象阙死矣!

  赵象阙死义后之现状

  先数日,青州满营数接省电,调旗兵赴莱州敌民军,迟回未发,象阙被刺死,即夕满城戒严,授兵登陴,青州城内则调有旗兵500名日夜巡逻,各城门左右,列旗荷枪据守。凡学堂,旅店及各局所,分段搜查,苟查有汉人之客于其间者,立即驱而逐之。时民军千余人,已齐集于青州城内外,愤象阙之死,势将暴动。而象阙之父闻警电猝至,急止之日:“众勿尔!愤师必败。诸君生命不自惜,如青州何?”乃劝王长庆传知各团,勿与官吏抵抗,就势速退,再期大举。12月初4日,全师东去,始有诸城之惨。益都县令张某语象阙之父曰:“检验时,得有小手摺一本,前记捐款数目、姓名,后记支款,若军装、枪械、火药、子弹、轮船、火车、电报、邮费各项。身冠服外国毛巾、毛氅、蓝缎花袍,新式皮鞋各一,上下御寒卫生衣各二,无发辫”。

  赵化溥曰:“此后原有结论,已残缺不全,故不知作者姓名。魏儿传及诸烈士传,皆散载余日记本中。被捕时,此本入靳将军手。魏儿所遗小手摺又因王长庆起诉调入检查厅,未获发还。余出狱后,前事茫茫,恍如隔世,自信事无可稽,此段革命史尽阙文矣。不意光庆儿偶於乱纸中捡得此本,内并有逸文一纸。噫!天之所佑,人不得而败没之也。今将逸文列后,以补结论之阙。魏儿成殓时,衣冠如张令所言,面与生前无异,亲临而目睹者,余与王长庆、邓天乙三人。柩寄夏庄庙内,今13年矣。新李已22岁,有子名山,是魏儿之长孙也。魏儿以李曰秋之介绍得入同盟会,与同志相约不酒、不茶、不烟,志良若哉。

  赵象阙之逸文

  辛亥之春1月12日,严君携予作济南之行,适值飞雪初晴,道途滑〓,寒风凛骨,几迷东西。入夜后,抵姨丈家小歇。翌日黎明至胶济铁路之昌乐站,是时因鼠疫流行,客车暂停,搭附公司东西上。三等车价较平日陡增三倍,号其票为头等,车则三等。坐客项背相接,拥挤异常。而我国人则安之如故,无与辩论者。

  在车上遇故友陈明侯君,初逢时各作惊骇状,相对无语者久之,盖相别已近三载,仓卒相遇,有喜出望外者矣。

  是日於下午两点钟到达省垣东站下车,同明侯共到济南日报馆,斯时王景尧姻叔在馆照料一切,情仪兼至。明侯於5点钟后到教育总会寄宿,而余则寄宿於馆中,思尽趋庭之欢也。

  翌日,往谒锡公会一,余未冠时之知己也。其精神远不如昔,而说理较切,宛然一国粹老叟也。

  15日到提学使司,探问存古学堂考期,门下云各县赍送之学员尚未齐,以故考试无期。是日送王姻叔到法政学堂。

  16日,周建龙君来馆,得知益友周蜀江今亦在省,欢欣之至,不觉神为之驰。急欲即时往谒,以叙离别之苦。忽阴云四布,雨冰兼至,入夜尚未罢休。於是连衣而卧,以待天之晴。倏忽间周蜀江与刘次箫、赵华叔两弟相将而入。初见时疑是幻境,既而寒暄契阔,聒聒不休。数年相思之益友,一旦晤会一堂,悲欢相继,曷其有极!乃知昔日握别之泪痕,奇幻之梦想,一若为今日寻安乐欢喜之场合也者。然则,昔日之别,为今日之因;今日之合,为昔日之果。执此果,复穷其因,又安知后日不复离别乎?则后日渴想之苦况,又今日所可预料者矣!于是因把晤而喜者,不觉扪心伤悲也!於悲喜交集之际,忽同到一处,隐约似爱珲城西之黑河南埠,俄人之租界也。无数俄男女,双双往来。予四人亦混迹其间,西行数武,眼帘中忽触一物,长可工部营造尺丈余,俨然一雄铜炮也。予四人见之,神为之抑。彼此回顾,摩莎者久之,次萧弟曰:“噫!此即俄人在爱珲获得之古炮也。斯役也,我人歼於是焉。俄人置此,其古京观之遗意乎?不见夫此物之躯,有满汉文字镌刻其上乎?予闻之而愈悲,相视涕泣,唏嘘不置者久之。忽闻壁上钟鸣,庭外雀喧,举目回顾,雨已过而天已晓矣。握手相将之益友,倏忽间已不知所之。旁皇四觅,室中除身外,无他物。先时所遇,乃梦境也。情既触,愈不能自已。即于十七日下午,取道优级师范,道上泥泞,奔波者少,颇觉畅快。到蜀江处,曰已将近西没矣。握手言欢,飘飘如在梦中。相询,得次箫、华叔两弟近况,私心少慰。谈论时忽有声自西南来者,音韵入耳鼓,顿觉有所感触。询之,则友人王君乐平也。一访而得二友,诚数年间快事也。

  〔作者李昔吾(1878—1958年),清末书法家,擅魏碑,早年在家乡办学。辛亥时期倾向革命,接近革命党人,是赵象阙烈士之父赵化溥的好友。本文由寿光县政协提供〕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