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一传略

辛亥革命网 2021-01-13 09:23 来源:《辛亥革命研究动态》2020年第4期 作者:罗锋 叶启方 查看:

匡一,字范回,号云观,亦号群观,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匡一(1876—1920),字范回,号云观,亦号群观,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北省罗田县匡河镇九房冲村人。原名孙纪,1913年为躲避袁世凯搜捕,改名匡一。自幼随父就读于家乡私塾学堂,后考取武昌经心书院,例赠大清光绪举人。

  少年匡一,颖悟过人,才华出众,经清光绪科考录取“童子生”,公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在日期间,结识孙中山、黄兴,参与创立同盟会,被推选为东京中国留日学生会会长、湖北留日学生会会长、同盟会秘书长、东京女子学校监督等职。学成回国,先后任京师法政学堂校长、大清总银行法律教员、北洋大学堂教职、黑龙江省高等审判厅推事、直隶省检察厅厅长等要职。1920年,在赴黑龙江省任督军兼省长途中,身患重疾,病逝于热河。其法学著作颇丰,有《民法通论》《法政汇编》等,在近代中国司法体制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一

  匡一先生出生在书香官宦之家,家境富裕。其祖父、外祖父、父亲、叔父都是取得清廷功名官品之人,他自幼受书香门第影响,天资聪慧,学绩优卓,但不爱言谈,个性强直,所看之书过目不忘,后考取武昌经心书院。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施行留学新政,匡一被推荐优录。他满怀期望把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告诉家里,却遭到家人坚决反对,但他去意已决,从家里偷取盘费,瞒着父母,开始了东渡日本的留学生涯。清光绪30年(1904年),时年28岁的匡一通过“童子试”录取“童子生”,成为清朝第一批公派赴日留学生,进入日本法政大学攻读法学。

  在日期间,匡一刻苦攻读,潜心学法,品学兼优,广交朋友,为人正派,办事干练,深得学友赏识。又有幸结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被推选为东京中国留日学生会会长、湖北留日学生会会长。

  清光绪31年(1905年),应孙中山、黄兴之邀,匡一参加在日本东京赤坂区桧町三番黑龙会本部召开的同盟会筹备会议,计划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组建中国同盟会。参加会议的湖北省人士有匡一、田桐、时功玖、曹亚伯、但焘、吴昆等人,他因此成为中国同盟会创始人之一。

  匡一积极协助孙中山先生联络在日中国留学生、爱国华侨华人、进步商人等,为正式成立中国同盟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深得孙中山、黄兴赏识和信任,在留日学生中有很高威信。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宣布成立,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居协理地位。孙中山任命匡一为秘书长,协助处理机要文秘、财政后勤等内务工作。德才兼备的匡一,多方为同盟会筹聚经费,得到同仁的普遍赞誉。

  二

  清光绪33年(1907年),匡一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学成回国。先后在京师法政学堂、大清银行、北洋大学堂等处任职。武昌起义前,匡一曾奉命赴黑龙江宣传革命,建立革命组织。民国成立后,又曾出任黑龙江省高等审判厅推事。

  1913年,袁世凯派爪牙暗杀宋教仁,匡一响应孙中山号召,全力协助孙中山武力讨袁。讨袁失败后,为躲避袁世凯追捕,逃往黑龙江避难,将原名孙纪改为匡一,寓意一生匡扶正义,追随孙中山先生。逃亡时因为没有带足路费,一路上靠刻章卖字维持生计。又以同盟会黑龙江支部为基地,广泛掀起讨袁运动。护国战争爆发后,又与远在云南的蔡锷将军互相呼应。

  1915年,匡一出任直隶省检察厅长。对该省所属道县积极推行司法独立审判改革,成效显著,为民国法制体系建设提供了示范。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匡一从直隶省回到北京。

  1920年,民国政府任命匡一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同年7月在赴任途中,行至热河特别区(今河北、辽宁、内蒙交界地带),因气候不适,身患“感冒伤寒”,卧床不起。他将夫人叫到病床前交待后事:“我东奔西走几十年,没有为你留下一点积蓄资产。我如今病成这样,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和孩子,现在只好送你回老家罗田,以免我死后,你们孤儿寡母流落在外受苦”。匡夫人不忍离开,决意要与匡一共生死。后经人规劝,才同意先回故里。匡夫人离去不久,匡一病故于热河,终年44岁。

  匡一的遗体从热河运回北京后,民国政要、留日学生代表、黑龙江和直隶省代表纷纷前往祭奠。孙中山先生也写有“福幸百姓挚谊长存,为国捐躯永垂不朽”的挽联予以哀悼。

  三

  1920年秋,匡一灵柩由北京运往山东烟台港,乘海轮过渤海、黄海、东海、吴淞口进入长江,到达湖北省浠水县兰溪水运码头。又从江轮转入竹簰,从兰溪沿浠水河经白莲河逆流而上,抵达其故乡罗田县。

  据当地匡姓老人讲,运送匡一先生灵柩途中出现了一些奇闻异事。当匡一的灵柩进入长江口时,一群海鸥哀鸣护送,到达兰溪水运码头才肯离去。从兰溪水运码头转竹簰后,一群“八哥”鸟聚集在竹簰的棺木上,到达罗田县匡河付家庄河囗时,才自行离散。运送匡一灵柩的竹簰抵达匡河付家庄大河口,进入黄丝铺小河改用小木簰,家乡民众自发前来挖河开道,引水送灵,人拉手推地将灵柩运到黄丝铺河坪举行公祭,匡姓族人及附近村民,均自发前来烧香跪地祭拜。后又由力夫将灵柩抬往九房冲老屋停丧(罗田本地称停丧屋为“瞅屋”)。匡一的灵柩在 “瞅屋”放置22年后,经匡姓族人商议,于1942年安葬在罗田道教名山观音山东侧九房山雀儿冲。1947年又迁至九房冲新屋对面的岗山。

  今天,匡一先生墓已被列为罗田县文物保护单位。每到清明时节,总有人自发前往这里,凭吊这位诞生于大别山深处的辛亥革命志士,怀念他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作出的丰功伟绩。

  (作者系罗田县文旅局文物科工作人员)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