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骧走上革命生涯(5)

辛亥革命网 2020-12-02 08:49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 查看:

马骧1906年加入同盟会,从此走上充满艰险的革命道路,长期奔走于滇西滇南和国境内外,宣传革命道理,开启民智,唤醒国人,联络各地秘密反清的群众组织,进行革命的组织建设。

  三、滇西环境 瘴病肆虐

  早期在滇西奔走革命的仁人志士,除了要与清廷鹰犬周旋之外,还要冒着自然界对身体健康危害的巨大风险。云南自古就是个蛮烟瘴雨之地,各式各样的疔疮瘰疬,无名肿毒,千百年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时,“七月渡泸,深入不毛,未过十人二三死”,讲的还只是滇东北地区,如果是滇西南地区,就更被人视为畏途。民间认为:山野的一种白色云雾飘到哪里,瘴气就蔓延到那里,天气热更厉害。在当地土生土长的人流传俗语:“麻檬(芒果)开花,快快搬家,麻檬结果,有命就躲”,“要到潞江坝(今德宏芒市),先把老婆嫁”。广袤的野地人迹罕到,积淀了千万年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害虫,随时侵扰着人体,

麻檬(芒果)树结果了

  滇西多为崇山峻岭,那里森林茂密,交通闭塞,环境恶劣,蚊蝇群舞,虫媒猖獗,瘴疠流行。二十世纪初叶科学不发达,人们对于很多流行的恶性疾病辨别不清。

  瘴气主要是指是疟疾,人被疟蚊叮咬后就打摆子,出现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有的出现脑型疟疾。疟原虫寄生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当时的医疗技术落后,缺乏氯喹、奎宁等药物治疗,死亡率很高。

疟疾传播示意图

  此外,当时不能明确判断的其他恶性传染病,因为与疟疾的一些症状相似,也有发热、肝脾肿大、昏迷等症状,也被笼统地泛指为瘴病,例如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人和动物罹患的常见病之一,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有血吸虫幼虫的水是传染源,在水沟水塘里洗手洗脚时,血吸虫的尾蚴用吸盘吸附在皮肤上,在数分钟内即可侵入人体,寄生于肝脏门静脉系统。使肝脏肿大,肝细胞萎缩、浊肿及灶性坏死;脾脏也肿大,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肚子又大又涨,有的出现肝性脑病、并发症有消化道大出血。在医学落后的时代,又没有锑剂、非锑剂的吡喹酮等药物治疗,死亡率很高。

  人们经常见到瘴病发作而吐血的,有“吐血近斗”、“吐血数碗”、“吐血而亡”等记载,应当是血吸虫病造成的瘴病。

血吸虫病传播示意图

  秦鼎奕(力山)、马骧(幼伯)、黄毓英(子和)、杜钟琦(寒甫)、马骞(介叔)等人经常在非常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奔走,都染上了瘴病。

  两种不同的微生物都会寄生在人体中,有些病例表现为周期性寒战,可能是疟疾引起的瘴病,有些病例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可能就是血吸虫引起的瘴病。杨振鸿(秋帆)染上瘴病吐血而亡,黄兴(克强)也可能是因为多次在滇西蛮烟瘴雨之地奔走而染上了瘴病,几年后也是吐血而亡。

  “虾蟆嘘气,毒雾迷茫。中者辄死,藁葬道旁”,“蛮花扢鸟,凄入心肠,食妨飞蛊,宿畏封狼,缒幽凿险,迹遍蛮疆”[ 蔡锷《祭黄武毅公文》,载于云南《天南日报》1912年8月27日。]。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滇西经过努力消灭血吸虫病的卫生运动,还常能见到大理一些城郊结合部的田间插有警示木牌,写着:“钉螺污染,请勿下水”字样)。

  长期宣传发动民众,坚持革命斗争,一方面冒着随时被清吏抓捕杀害的危险,一方面冒着恶性疾病损害健康的侵扰。没去过瘴疠之地的人是体会不到这种严酷性的。早期在滇西开展革命活动的同盟会员,基本都染上了瘴病。

  马骧为革命长期奔走于瘴疠之地,饥渴折磨,露宿风餐,数次几为清吏所擒,又遭受瘴病折磨,乃至多年后还经常“瘴病复发”异常痛苦,然而,却“抱定同盟会盟书矢志不渝”。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