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石马:教育先驱——何子渊(2)

辛亥革命网 2020-06-15 10:4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宛秋 查看:

何子渊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是最早加入同盟会的盟员之一,在推翻满清封建帝制的历史大潮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久,他就投身社会工作。因他年少老成,为人敦厚老实,做事沉稳干练,刚柔相济,很快便被县政府任命为督学,从而走上了顺风顺水的仕宦之路。但何子渊却不安于现状,思想前卫,敢于创新,善于吸收各种知识,从小立下大志,要成就一番事业。于是便有了石马第一所新式学校的创办。

  另外,何子渊还在父亲晖吉先生(兴宁劝学所首任总董)的支持、鼓励下,因势利导,利用各姓的祠堂、祖饷大力推广族学、义学,逐步淘汰八股私塾。短短十几年时间,齐昌大地兴教办学,尊师重道,蔚然成风。

  由于何子渊从小好学上进,才思敏捷,随时关注世界大势,对西方文化和文明思想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很早就萌生了要出去了解西方世界,吸纳世界之长的想法。于是,在他年届弱冠那年,便决定赴美闯荡,考察西方现代教育。

孙中山先生孙女、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博士,梅州市政协副主席何梅林,兴宁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罗苑铭,何子渊嫡孙何蒸云教授,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副主席王祖耀先生等,为孙中山何子渊铜像揭幕

  经过几番周折和磨难,终于踏上了心驰神往的美洲大陆。一开始,子渊就被西洋文明深深震撼,但很快便冷静下来。在东西方强烈反差的对比之下,他萌生了要以西方文明来改良中式教育的想法,于是说干就干,开始着手对家族学堂进行教育革新的大胆尝试。

  他发现西式教育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协作、实践”精神,而中式教育有时却会禁锢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于是,便产生了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培养的构想。同时,文理并举、文理结合的课程设置也开始着手实践,并一直延续至今。

  子渊大胆创建新的教学体系,比如“班主任负责制”、“男女同校”等措施,当时就被很多新式学堂所采用和借鉴,成为西式学校的范本,这也是新式教育的一个发端。

  何子渊最早创办的西式学堂是清光绪十一年(1885)六月创办的“倚南洞小学”,校址就在柳塘杨屋对面。后来,他相继参与创办了同仁学校、兴民学堂、兴宁简易师范科等西式新学制学校。1904年,何子渊又主持创办了石马两等公学(石马中心小学)。

  正可谓“聚百里之志士,开风气于一方”,创现代教育之先河,为中华文化的振兴、现代文明的发展打下了厚实的人才基础。

  1905年9月,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压力下,颁布停止科举考试的“新政”。随着现代教育革新的不断深入,很多怀抱救国救民之志,思想活跃、锐意创新的社会精英和青年才俊,随即脱颖而出,这也为后来风起云涌的民主革命积蓄了巨大能量,同时也为辛亥广州黄花岗起义、湖北武昌起义输运了大批人才,为起义胜利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品读何子渊的历史,我心中不由得对渊公肃然起敬,惊叹他广阔的历史视野,以及超人的睿智和胆识。无论是石马儿女多奇志,还是围龙屋里出凤凰,这些世事烟云变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何子渊长期努力办学,引进西方现代教育分不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事实证明,我们石马虽穷,但确实是人才之地,文化之乡。究其原因,皆与渊公早年的教化以及该乡民众重视教育息息相关。何子渊是我们石马镇的骄傲,他的精神更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和弘扬,弘扬这位可歌、可敬、可佩的文化先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

  书不尽何子渊的传奇人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锐意学习革新、吸纳世界之长的精神;他致力科教兴邦、启迪文明的气魄,都将激励后人砥砺前行!

2020-6-8-作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