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海峡两岸植树节

辛亥革命网 2019-05-08 10:33 来源:民革中央 作者:陆茂清 查看:

海峡两岸虽未统一,却已有了一个统一的植树节,这个节日既是对孙中山先生倡导植树造林功绩的纪念,也是对他遗愿的继承。

  海峡两岸虽未统一,却已有了一个统一的植树节,这个节日既是对孙中山先生倡导植树造林功绩的纪念,也是对他遗愿的继承。

  中山先生是近代政治家中提倡植树造林的第一人。中山先生博古通今,深知植树造林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应大力提倡。1894年,他北去天津,向朝廷重臣李鸿章递交了《上李鸿章书》,陈述了强国富民之道,其中之一,是为“急兴农学,讲究树艺”。“树艺”,即植树造林。

  提议设置植树节

  辛亥革命胜利,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先生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趁着掌握国家大权的时机,把“讲究树艺”大计付诸实施。先是在政府机构中设立“农务部”,规定其职责之一,是执掌全国林业行政,规划造林护林;又亲自过问,在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开设“林业科”,遴选聘请林业专家为教师,培养造就林业人才。

  自古以来,中国未有过植树节。中山先生于1915年提议政府设置植树节,以利召唤民众植树造林,提高树艺意识。他还提出,以气候而论,植树节定在清明节为宜。北洋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明令清明日为植树节。自后,中国始有国定植树节,其功当归中山先生。

  规划“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

  广州革命政府重建后,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初开始,公开演讲“三民主义”,内中的一节,是专讲林业建设的。

  他从6个方面详加阐述,即:森林与民生;建造森林;开发森林;森林行政;山林测量;森林与建设。强调指出:多种森林,是防水灾、旱灾的根本方法,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

  中山先生还在《建国方略》中制定了全国植树造林蓝图,计划在中国的北部及中部,由政府出资人工造林。为此,通令全国“划分林区,广设苗圃,积极提倡造林”。

  天不假年,孙中山先生应邀北上共商国是期间因病不治,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北京。

  决议在“3月12日各地植树”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为继承中山先生遗志,实现他生前的主张,林业司制定林业方针:根据总理遗训,在全国范围内划分林区,开设苗圃,由政府经营管理,造大规模的森林。

  1928年3月1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一九次会议上,作出了如下决议:总理逝世纪念日,各地举行植树,以为植树造林之提倡。

  3月2日通电各省区,将植树作为中山先生逝世纪念的主体活动:本月文日(12日),为先总理逝世3周年纪念。当今海宇将清,国基大定,益切追念国父之诚,比今决议,每岁3月12日,全国各地一致举行植树典礼,以为全国造中山林之提倡,务期蔚成大观,照布无极。

  通电中所说的“中山林”,是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林区。国民政府在南京第一林场划出土地一方作为“中山林”,专供首都党政机关植树造林,以为全国之表率。

  这一天,全国各省区首府,包括港澳等地,也都举行了隆重的植树典礼。上海《申报》还出版了《总理逝世三周年纪念植树特刊》,并由上海特别市市长张定璠题写了刊名。

  两岸都定3月12日为植树节

  1928年4月17日,国民政府决议,以中山先生逝世的3月12日为法定植树节,全称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

  1929年2月9日,国民政府农矿部公布了《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区植树暂行条例》,明文规定:全国各省区于每年3月12日,举行植树式及造林运动,以资唤召民众,重视植树造林。凡省、县、市每年植树式,至少栽树五百棵以上,或造林十亩,当地党政官员、学校师生、团体民众、工人农民一律参加。植树式所栽树木,由地方公安及林业主管机关负切实保护之责,不使捐毁。

  3月12日植树节,成了国民政府定制,每年是日,全国各地都要举行“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国民党退守台湾后亦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79年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定3月12日为植树节,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这样,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有了日期相同的统一的植树节。出发点都在于纪念中山先生倡导植树造林,实现中山先生的遗愿: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