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教育救国的辛亥志士——唐乃康

辛亥革命网 2019-03-27 09:29 来源:湖州晚报 作者:倪满强 查看:

在风云激荡的辛亥革命前后,湖州有一位热血志士唐乃康积极投入其中。他不仅追随“革命首功之臣”陈英士参加光复上海之役,更以其嗣后毕一生之力矢志办学、教育救国而为当世推崇。

  在风云激荡的辛亥革命前后,湖州有一位热血志士唐乃康积极投入其中。他不仅追随“革命首功之臣”陈英士参加光复上海之役,更以其嗣后毕一生之力矢志办学、教育救国而为当世推崇。但其事迹却鲜有人知,今查阅文史资料,辑成文字,以彰其业。

  唐乃康,字伯耆, 1888年出生于菱湖大丝商唐广丰丝行,毕业于复旦公学、浙江高等学堂。目睹国家羸弱,青年唐乃康心中激愤,立志救亡图存,富国强种。在上海时,他与菱湖籍上海丝界领袖、爱国实业家杨信之长相往来,过往甚密,与杨信之、杨谱笙昆仲等共同发起创立湖州旅沪公学,接收湖州旅沪同乡子弟免费求学读书。在这个革命党人的秘密联络机关里,唐乃康在教书的同时,积极地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并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8—1911年,陈英士亦任教于湖州旅沪公学,唐乃康更是遇到了革命的知音,从此追随陈英士投身反清革命中。1911年,上海起义爆发,唐乃康参加了11月3日至4日攻打上海制造局的战斗。上海光复后,唐被委任为沪军都督府秘书。 1913年任江苏司法筹备处科长。袁世凯窃国成贼后,唐乃康响应孙中山先生二次革命号召,在上海参加讨袁,任沪军讨袁军总司令部秘书兼代军需科科长。

  讨袁失败后,唐乃康一时对军政心灰意冷,暂时淡出政治,矢志办学。

  唐乃康青年时代即萌发教育救国的理想,曾撰文阐述:“即收回租界上之教育权是也”,“苟多一国人自设之学校,即可减少外人文化侵略之若干力量”。上世纪二十年代始,上海城在畸形的半殖民地环境下迅速地膨胀开来,进入了所谓的“黄金发展时期”,闸北亦在此时迅速成为中国最早的工人聚集地,但当时上海市北一带缺乏国人自办完善小学。故而,唐乃康决定在此办起“国人自设之学校”。 1915年,唐乃康用多年积蓄在租界路(今天目东路)庆长里创办上海市北公学(小学部)。名为公学,非“公办”之意,而“办学为公”之理想。为在教会学校林立的上海打响学校品牌,翌年,唐乃康凭借其声望邀请王一亭等社会名流组织校董会。同时,邀请大批名流为学校题字、献词:蔡元培题“诲人不倦”; 于右任四次题词,其中一次隶孙中山遗教:“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便要奋斗,所以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谭延闿题“乐宥功闳”;林森两次题词,“诵一新”、“泽绵菁”;孙中山也于1920年为该校题词“作育人才”。这种关注程度无疑给学校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也给了唐乃康办学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1921年,学生增至500余人,校舍不敷应用,唐乃康于是自朝至暮,东奔西跑,募捐款,扩建校舍。当时,唐还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科任职,由于他的宣传工作出色,总经理简照南许他奖金2万元(银元),作为办学费用,并给股金1千股给唐作为基本金。唐乃康遂得协同校董会在永兴路购得5亩8分土地建筑校舍, 1922年建成,增设初中部。 1924年,又增设高中部,学生增至千余人。 1929年,将校名改为上海市北中学暨附属小学。

  1932年,一·二八事变起,日军入侵上海,刻意轰炸商务印书馆、图书馆、学校和工厂,上海中小学几乎无一幸免,而闸北一带被日机轰炸成为废墟,损失尤重,市北中学校舍全部被毁,损失22万余元。唐悲愤欲绝,举债在外区租屋复校,先在麦根路租房,学生陆续归来700余人,后又迁至新闸路。因校舍简陋,无法满足学生就读,唐乃康决心重建校舍。此举得到好友交通银行行长钱新之的支持,由“四行储蓄会”贷款,成立复兴设计委员会,在永兴路原校址重建校舍。1933年新校舍落成。市北中学成为国民政府当时在上海所设的四所市立中学之一。

  1937年,抗战爆发之际,学校内外交困,私人办学的条件已经荡然无存,加之学校负债甚巨,唐乃康先生不得已将全部校产上交给上海市教育局,学校改为公立。

  综唐乃康办学所成,被认为办学认真,收效切实,为社会推许。唐将办学的主张概括为:“适应时势之潮流,而不为潮流所激荡”,“教诲学子,首在葆其天真,导之正轨,以道德为轨范,以学生为事功。虽一切设施,力求新颖,而流弊所在,必先事革除。”唐从体、智、德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训教,“体育”被列为首位。由唐主持制定的学校《章程》、《校训》等规章制度,以及开设的课程都体现了他主张的“适应时势之潮流”精神。校训为“勤、恕、勇”三字。“勤以立身,立身须革命化平民化”;“恕以爱人,爱人须国体化纪律化”;“勇以治事,治事须科学化艺术化”,要求学生陶冶情感,提倡勤俭,鼓励自治,激发意志,指导组织,训练理智。学校的教学要求很高,课堂气氛非常严肃。上课时再顽皮的学生也不敢说话做小动作。教师讲课认真,要求严格,背起书来是一个个叫着名字站起来背。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汇聚了潘公展、华祗文、林元、唐秀娟、徐素芬、都冰如等一批学识渊博、教学有力的名教师。

  市北中学办学十分注重平民特色。上世纪30年代在市北求学的沈蘅仲先生回忆,他的大部分同学都住在学校附近,稍远的也都是在铁路以南铁马路(今七浦路)一带住读的学生只有二三十人——这与苏州河南面那些教会贵族学校完全不同。解放前夕,学生有600余人,大多为贫困家庭子女。他们学习勤奋,成绩良好。

  唐乃康办学尤其注重激励学生爱国情怀。市北中学校友魏荣爵院士回忆自己初中毕业后进入市北中学,时值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第一堂课英语课老师出的题目是日本侵略东北三省的控诉,这篇作文影响了他的一生。1934年,为体恤“一·二八”受难市民,市北中学特添设纪念国难免费生20名。当年创作了市北校歌:勖哉我青年,敦品励学志当坚。努力向前程,群希造登昆仑巅。庄严我市北精神,教育独开先。莘莘学子,齐起猛看祖生鞭。同时,为纪念市北中学历经磨难之后的复兴,又创作市北中学复兴纪念歌:国旗飘扬,乐声轩昂。美哉复兴,气象堂皇。愿从此闸北繁荣,云蒸霞蔚,灿烂辉煌。当年岛夷太猖狂,国仇校仇并难忘。强我体魄,坚我意志,从头收拾山河,日月重光。

  唐乃康办学同时,还担任多项军政要职。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事,此后又先后担任二十六军司令部秘书、浙江省禁烟局局长、南京市和上海市政府财政局局长、内政部总务司司长、审计部审计兼第三厅厅长、交通部监察委员、全国铁路总会计师等职。抗战胜利后,支持并帮助民族资本家章荣初建设家乡新菱湖。 1949年,唐乃康逝世,享年61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