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民奋起的高吹万

辛亥革命网 2019-03-18 09:08 来源:浦东史志办 作者:汪欣 朱春生 查看:

高吹万,名燮,字时若,亦作慈石、慈硕。1909年的冬天,南社诞生。高吹万在南社成立后不久,也加入了南社,与南社诸子共同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

  高吹万,名燮,字时若,亦作慈石、慈硕。他取《庄子·齐物论》中吹万不同之义,自号吹万,后来知友多以此称他,久而久之,吹万就成了高燮的常用名。1879年,他生于金山张堰秦望村。

  高吹万一生好书嗜读,勤于著述,作文意境恬适,写诗挥笔可就。平生除藏书、印书、诗文书法外,别无他好。曾是南社初创时主要成员之一,被誉为“江南大儒,南社巨子”。他与常州钱名山、昆山胡石亭被合称为“江南三名士”。

  他览博群书,精通国学,“负经世之略,但却并烧闱墨、摈科举而不为”,绝意仕途,一生“怀抱淡定,不慕荣利”。他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且能身体力行。其对后代教育,以激励上进与勿忘家国为本。

  高家氏族内,在同辈中,高吹万年龄最小。其兄高望之是晚清举人,但亦绝意仕途,不再应礼部试,居家奉母读书,其文学成就与高吹万齐名,时人以苏氏子瞻、子由兄弟相比。其侄高天梅,是南社创始人之一,年龄尚比高吹万长1岁,虽为叔侄,情谊极深,皆憨厚好学。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开拓者之一高平子,亦其侄,比吹万小10岁,亦情同手足。妻子顾葆珞,擅长诗文翰墨,是柳亚子夫人的盟姐妹,同为南社社友。高吹万后裔皆学有所成,其子君介、君湘、君宾,都是南社成员。

  高吹万先生自日本侵略军攻占金山卫后,避难沪上,从此寄居上海,处境艰困,至解放时已年届古稀。1958年7月2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0。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厥文挽诗曰:“南社早蜚声,金山一代英。笔摇清帝鼎,梦绕岳王坟。革命心肠热,攘夷思想新。遗诗千百首,一读一酸辛。”

  19世纪后半叶,正值中国内忧外患最为危急存亡之时,帝国主义列强大举入侵中国,迫使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种种不平等条约,广大苦难的中国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高吹万眼看着自己的祖国被帝国主义侵略者蹂躏践踏任意掠夺,而清王朝却只会拱手相让丧权辱国,他义愤填膺,内心感到十分痛苦,同时,也更坚定了自己原先就有的反清攘夷的思想。

  1899年,高吹万在所写的《老圃诗》中,写道:“方今海内尽风尘,竟无一片干净土。官肥俗烂儒生酸,连却乾坤皆朽腐。纵有娲皇好手段,炼之未必天能补”,以此来表达他对清政府的厌恶。1903年,高吹万又发表了一首《醒狮歌》,诗歌的副标题为“祝今年以后之中国也”,诗中对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示十分愤慨,曰:“盲云蔽天白日微,群虎入室竟肆威。豺狼当道工媚虎,敢向同类争啖肥。”诗中同时大声呼唤睡狮猛醒,大声呼唤中国民众觉醒奋起。如“我欲携汝登诸20世纪如荼如锦新舞台,……我欲祝汝从此大觉大悟雷声一震靖九垓”。高吹万对于高举反清旗帜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十分赞赏,1906年高吹万发表诗作《题太平天国战史》,慨叹“谁继洪王光复旗”?并提出要在撰修《清史》时把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列入本纪。

  高吹万为了要以“精卫填海”之诚唤醒广大民众的觉悟,1903年与他的侄子高旭(天梅)、高增(卓庵),在自己的家乡金山县张堰镇共同创办觉民社,出版爱国思想和革命倾向强烈的《觉民》月刊。他在《觉民》及其他进步刊物上发表大量反清、反帝、求变、求新的诗文。在《伤春八首》中写道“我不可谴,理想聊自奈,地下黄民血,应开美妙花”,就抒发了他的理想。他对当时诗界存在的浑惑状况进行抨击,呼吁激扬文字的大雅之作,以唤醒国魂。在《简邓秋枚》中写道:“诗界棒芜不可论,里哇嘈杂听殊喧,而今大雅无遗响,端赖男儿返国魂。”《政艺通报》上还发表了他的《醒狮歌》,此诗义正词严地批判列强入侵,清廷屈辱媚外,高呼中国奋起。在他的《题陆沉丛书》、《题孙逸仙》、《题革命军》、《题革命问答》等诗中,均反应他忧国忧民、救国救亡的赤子之心与忧患意识。他的诗慷慨激昂,“诗界自由权,言论敢怕死,我为表同情,题罢投笔起”,体现了他奋发无畏的精神。

  此外,他又对孔孟思想中的忠君、家天下封建观念提出批判,强调平等,反对封建专制。他所发表的文章,还抨击了轻视妇女,强迫女子缠足的社会恶习,批评科举八股文的文风,体现了一位立足时代潮头,迎接革命大潮来临知识分子的开阔胸怀和睿哲眼光。

  广东邓秋枚等发起建立“国学保存会”提倡民族气节,攘夷反清,高吹万随即加入,但同时他认为“攘夷有广义、狭义之分”,强调发扬民族自强的精神,既反对媚外,也反对排外,即“外种之侵我权利者,尤必痛心疾首以抵抗之;而他国之政治有合于我祖国之法者,宜求而效之。”光绪三十一年,《革命军》作者邹容被清廷逮捕,传闻被毒害于狱中,高吹万悲愤痛哭,作吊邹威丹(邹容)诗:“狱死何为毒杀闻,仅留皮骨肉无存。料知此鬼能为厉,去讼轩辕扫虏尘。”

  宣统元年(1909年)高吹万在张堰组织“寒隐社”,自号寒隐子,任主任,参加者大多是后来的南社社友,出版《寒隐社丛书》二种。

  1909年的冬天,诞生了中国近代最大的革命文学社团——南社。南社成立的宗旨,便是推翻腐朽的清王朝。高吹万在南社成立后不久,也加入了南社,与南社诸子共同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共挽天戈指羯胡”,他决心要为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而奋斗。他在《南社丛刻》上发表诗文,鼓吹反清的革命。宣统二年,张本良创“春晖文社”,出版《春晖文社诗选》,高吹万任“社师”,担任命题评卷之职,在每篇诗文后加写评语,其评简洁精到,画龙点睛,一时传为文坛盛事,被赞为明代“几(社)复(社)遗风”。

  民国元年,高吹万与姚石子、高天梅等17人联名发起成立“国学商兑会”,主编《国学丛选》,该会被称为“与南社并驾齐驱的兄弟组织”。他在“丛选”上发表了著名的《吹万楼论学书》,阐述了他对孔子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孔子是主张平等反对专制的,只是由于历代统治者的利用、曲解,使其成为为帝王服务的学说,因此要“发明孔学之真”,为新时代、新道德服务。在当时西风东渐的形势面前,他尤其关心国家的命运,关心中国固有的文化学术的传承发展。高吹万在《国学商兑会小启》一文中曾强调:“夫国而无学,国将之亡。学鲜真知,学又奚益?”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共和。但革命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革命党人包括南社人士惨遭杀害,高吹万对此感到震惊。作为一介书生,无力扭转时局乾坤。唯一的方法,只是以笔作戈,讨伐袁世凯。

  1913年3月19日,高吹万与陈巢南、姚石子走访同盟会重要领导人宋教仁(钝初),不料次日宋即遭袁世凯暗杀,高满腔悲愤,写了《吊宋钝初》诗:“昨晨才握手,惨耗恐非真。道丧来魔鬼,时危殪凤麟。功堪及全国,怨不到私人。一弹关天下,奇仇要共伸。”对于袁世凯指使凶手枪杀宋教仁的卑劣行径,愤懑之情溢于言表。在悼南社烈士周实丹的诗中,他写道:“杀人不死法何存,刑律能平人道尊。民赋今犹稽显戮,九原那得慰忠魂?”

  自此,高对时局日渐感失望,疏于社事,对南社内部发生的纷争也不参与,而致力于振兴国学和研讨学术。

  作为学者,高吹万家中尤富藏书。然而在1937年,日寇攻占上海,金山首当其冲,他家中毕生数十万卷藏书被劫一空,仅抢运出《诗经》方面的古籍。直至上海解放后,高吹万把劫后幸存的《诗经》藏书共2614册全部捐献国家,现保存于复旦大学图书馆中。

  对这位南社的耆宿、金山一代俊彦,后人有诗赞曰:

  “笔摇清帝鼎,梦绕岳王坟。革命心肠热,攘夷思想新。”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