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与萍乡煤矿

辛亥革命网 2019-02-27 14:27 来源:萍乡日报 作者:李小建 查看:

据史书记载,黄兴曾两次来到安源,给这块沃土增添了名人气息。

  据史书记载,黄兴曾两次来到安源,给这块沃土增添了名人气息。

  发展华兴会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5月,黄兴作为军国民教育会的运动员,从日本回国。夏秋之交,返抵湖南长沙,受聘为明德学堂教员。11月4日,他以过30岁生日为名,约集宋教仁、刘揆一、章士钊、周震鳞、翁巩、秦毓鎏、柳聘农、柳继忠、胡瑛、徐佛苏等,在长沙保甲巷彭渊洵家举行秘密会议。议决建立名为华兴会的反清革命团体,努力发展会员,举行起义,推翻满清政府。为了掩人耳目,防止清兵破坏,对外伪托兴办矿业,称华兴公司。

  黄兴了解到萍矿机矿处长李寿铨(字镜澄)思想进步,是个很有担当的人才。同年冬,某晚,忽有一位不速之客前来拜访李寿铨,其人即为华兴会会长黄兴。黄兴开门见山地说:“我刚在长沙组成革命团体‘华兴会’,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久闻镜澄先生锐志振兴实业,救国兴民,特来邀请入会。”他取出一封邀请信,题名《血泪书》。李寿铨初次接触到“革命”“推翻清廷”“炎黄子孙”“誓驱鞑虏”这些新名词,感到非常新鲜,非常崇高,又非常亲切。他对黄兴的风度和言谈由衷钦佩,当即表态道:“华兴会的宗旨和本人主张不谋而合,本人表示自愿参加华兴会的组织,与诸君共同奋斗!”黄兴立刻站起来说:“现在我代表华兴会正式接纳李寿铨为华兴会会员。”黄兴随即又取出一本小册子,封面刻着邹容著《革命军》三个大字,递给李寿铨说:“这本《革命军》是清廷禁书,特赠送一本,可以从中汲取教益。”当晚两人倾谈,推心置腹,志同道合,自此引为莫逆。

  李寿铨获得《革命军》一书后,挑灯夜读,深感震惊。这本书虽然总共才两万多字,却可谓字字珠玑,感人肺腑。书中揭露了清朝统治者的险恶用心,号召国人一起推翻这一腐朽的政体:“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割我同胞之地,抢我同胞之财产,以买其一家一姓五百万家奴一日之安逸,此割台湾胶州之本心,所以感发五中矣!”邹容坚决地宣布,与清王朝血战到底。“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李寿铨读着读着,热血上涌,“咚”的一拳砸在了桌上。这些掷地有声的文字,凡是有血性的男儿无不欢欣鼓舞,加入革命军,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他逐字逐句,或圈点,或加批注心得。他还在书末濡笔书写道:“凡致力于革命者,不可不读《革命军》,凡真诚致力于革命者,不可不天天诵读《革命军》,凡有志推翻清廷、缔造共和者,尤不可不循环仔细诵读《革命军》。”从此,他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

  黄兴在安源发展了6000余名华兴会会员,这些会员主要是井下工人。

  李寿铨保护起义人员

总平巷

  1905年春夏之交,长江中游发生水灾,奸商趁机哄抬粮价,造成民不聊生、饿殍遍野。1906年,湘赣又发生旱灾,朝廷不给予救援,人心更加浮动,湖南灾民纷纷向萍乡靠拢。孙中山、黄兴乘机发动同盟会,在湘赣边界领导萍(乡)、浏(阳)、醴(陵)起义,提出“建立共和,平均地权”主张。这个时候的萍矿总督办是林志熙。原萍矿总督办张赞宸对清王朝忠诚,又返回安源,主张对这次起义实行镇压,而林志熙则演了一出在安源架设两门格林炮镇压工人的闹剧。安源矿出煤主要是总平巷,清兵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总平巷,李寿铨则趁机组织千余革命意志坚定的工人,从八方井乘坐罐笼下井,穿过千余米煤巷,从风巷出去,绕开了张赞宸豢养的鹰犬的侦察,与外面的安源工人和同盟会会员及灾民共同战斗。起义部队声势浩大,很快占领了麻石、上栗市、金刚头等市镇。清王朝震惊不已,赶紧调来重兵镇压。因起义仓促,还有很多义军因没得到消息而未来,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了。清兵到处捉拿起义人员,矿工们纷纷回到矿山躲避。李寿铨一方面对矿山内的工人进行保护,将八方井与总平巷工人互换,工头也进行了调整,使军队无从查找;另一方面,与地方搞好关系,尽量简化矛盾,获得了地方的支持,这样就很好地保护了起义工人。黄兴对他的做法表示赞扬。

  兴建黄兴桥

  民国元年,黄兴任南京孙中山临时政府陆军总长。不久,袁世凯任临时总统,政府北迁,黄兴任南京留守。不久,袁世凯撤销南京留守,迎孙、黄进京定国是,孙中山任铁路都办,黄兴任全国矿务督办。

黄兴

  此时,围绕接收汉冶萍公司,地方政府正在酝酿一场闹剧。北洋政府副总统、湖北都督黎元洪和湖南都督谭延闿合谋吞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江西都督李烈钧闻讯要接收萍矿,屯兵芦溪以威胁,派欧阳彦谟、周泽南威逼矿局放权,将图纸、公章等象征企业权利的物品交出来。此刻,萍矿总办林志熙躲在上海避风,萍矿无人主事,眼见成砧上之肉,任人宰割。萍矿同仁推举李寿铨为临时矿长,李寿铨利用湖南与江西的矛盾,引湘兵进矿,逼退赣军。但矛盾仍然十分激烈,李烈钧不是轻易可以退让的,矿局向北洋政府求援,请求协调解决。矿业属于黄兴行政权力内事务,加之黄兴与李寿铨友谊深厚,黄兴对协调、处理这件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民国元年冬,黄兴返湘省亲,并准备来安源参观。11月16日,黄兴率70余人在李寿铨的陪同下正式访问安源,李寿铨临时腾出德国工程师施密特和格娄士的住所作为行辕,并在张公祠举行盛大欢迎会,会后公宴、摄影留念。黄兴在广州黄花岗起义时右手受伤,于是练习用左手写字,练就了一手左手书法,这在当时是一字难求的墨宝。他当场写下了“襟怀欲吐天开朗,意气相倾山可移”及“铲除一切障碍者”予以留念。接着逐日在窿内外详尽参观,于21日返湘。不到一周,李寿铨又应黄兴电邀,于27日及12月1日,去长沙盘桓多日,畅叙友情,疏通萍矿与赣督之间的隔阂;后黄兴到南昌与李烈均、李寿铨进行斡旋,使萍乡煤矿保留在汉冶萍公司之内。

1907年的安源煤矿全景

  李寿铨对黄兴极其敬重,将黄兴像放大成巨幅半身照悬挂在弹子房大厅墙上,以供敬仰,并修建“黄兴桥”一座,以资纪念。“黄兴桥”位于安源火车站进入矿区处,为中国廊桥式建筑,木质结构,横跨安源火车站到洗煤台处三条铁路,中间有个四角亭可供人休憩、观览,漆得红红绿绿的,在工业味特浓的煤矿中别具一格,使僵硬的铁路有了江南园林的质感,可惜在1963年被绞车断索击毁。

  纪念黄兴

  民国二年(1913年),黄兴在沪。3月20日,宋教仁应袁世凯电召入京商国会问题,黄兴等送行至上海北站,待入月台时,即遇袁世凯所派刺客,宋教仁饮弹殒命,黄兴险遭不测。于是由沪入南京,任讨袁军总司令。事不成,东渡日本。其后因病回国,1916年10月在上海逝世,享年42岁。李寿铨闻耗,非常感伤,随即作《悼黄克强》诗二首:“一别三年久,音书迄未通。襟怀包宇宙,踪迹涉西东。几中魔王毒,行嗟大道穷。苦心天不负,一将竟成功。”“还我共和国,全凭笃实人。伤时频呕血,忧国倍怆神。白昼昏无色,长江惨不春。英雄今已矣!何以慰斯民!”

  黄兴病逝后,次年国葬于长沙岳麓山。民国十年(1921年),这天正是暮春三月、群莺乱啼时候,李寿铨特意来到长沙登临岳麓山,悼念他日夜思念的挚友,面对阴晴不定的天气,感到风云变幻的政治气氛,看到葬于青山上的英烈,扪心自问自己的无奈,李寿铨五内奔腾,心潮起伏,一种沧桑感袭上胸怀,写《吊黄克强墓》一首:“顿触沧桑感,来游岳麓山。阴晴三月暮,烽火十年间。国事纷无定,英雄去不还。欲回尘世劫,自愧鬓毛斑!”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