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老人”陈魏

辛亥革命网 2018-10-24 10:14 来源:绍兴文史资料集粹 作者:娄江 查看:

在大通学堂成立113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十分怀念那些曾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重大贡献的辛亥英烈先辈们,其中包括“辛亥革命老人”、绍兴市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陈魏先生。

  在大通学堂成立113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十分怀念那些曾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重大贡献的辛亥英烈先辈们,其中包括“辛亥革命老人”、绍兴市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陈魏先生。

  陈魏(1885-1971),字俶南,学名德谷,号显升,祖居绍兴东浦赏枋村。从小酷爱武术与书法,17岁时,进上海理化传习所学习。目睹清政府的腐败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 陈魏早年就具有忧国忧民之情怀,探寻反清救国之理想。

  后与徐锡麟相识,由于志同道合,结为知己。1905年,徐锡麟、陶成章创办大通学堂, 陈魏任大通学堂监督兼体操教员,并加入光复会,成为骨干分子。其间,日夜操练,精心传授,培养了一大批革命新兴力量,壮大了光复会实力。陈魏还以精湛的书法书写了光复会誓言,作为光复会奋斗的宗旨。

  一年后,陈魏与徐锡麟、陶成章同赴日本求学,在东京车站受到鲁迅、秋瑾的迎接,后入东京警察学校学习,广交革命志士,联合各方力量。1907年,皖浙起义失败,徐锡麟、秋瑾壮烈牺牲,陈魏遭清政府通缉被迫离开东京,入京都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毕业后获外科医学博士学位。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陶成章通知其回国革命,陈魏即任沪军都督府军医科科长。同年6月讨袁军成立,黄兴为总司令,陈魏任司令部军医处长。由于贡献卓著,深受黄兴赏识。1926年,从广州出师北伐,因陈魏出众的才能与声望,被推荐任黄埔军校少将军医处长、军校医院院长等职,为黄埔军校的建设与北伐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为了不与其同流合污,陈魏毅然脱离军界,投身医学卫生事业,先后任北医大教授、青岛市政府卫生课长、青岛市传染病医院院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陈魏于1946年春,怀着对故乡深厚的感情,回到阔别的故土,被邀任绍兴省立医院(现人民医院)院长之职。当时绍兴医疗条件十分艰苦,医院刚从永嘉迁来,仅有病床36张。陈魏怀着改善家乡人民医疗条件的抱负,在全国奔走呼号,多方集资。

  尽管此时的他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他的赤诚感动了邵力子先生与梅兰芳、马连良等京剧大师。于是,由旅沪绍兴同乡会领衔,在上海大剧院义演三天,进行建院筹款,陈魏的忘我精神也感动了绍兴士绅如朱仲华、金汤侯等,纷纷予以帮助。绍兴省立医院得以扩建,建成800平方米二层住院楼一座,门诊病人由日常100人次增至350人次,为医院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949年5月绍兴解放,这位热心为人民医疗事业鞠躬尽瘁的辛亥革命老人,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被邀请担任绍兴市首届政协委员,并先后任府山联合诊所所长、稽山中学校医等职。

  “文化大革命”期间, 陈魏遭受诬陷和迫害,身心受到摧残,于1971年10月病故,终年87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关方面给予平反,恢复了陈魏应有的名誉。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