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培基传略

辛亥革命网 2018-08-13 16:13 来源:湖南文史资料 作者:杨淑兰 查看:

易培基,字寅村,别号鹿山,湖南善化人。为南社社友,曾参加辛亥革命,著有《帝王春秋》,曾任孙中山元帅府秘书,因痛恨军阀陆荣廷割据广西事,只身往桂谋刺陆荣廷,窥伺良久,未能如

  易培基,字寅村,别号鹿山,湖南善化(今长沙)人。生于1880年2月28日。其父为清末武官,驻军湘西,因得罪上司,被其向清廷奏本参劾,罢黜而死。二弟名坤,字越村(也作月村),别号白沙,留学日本,为南社社友,曾参加辛亥革命,著有《帝王春秋》,曾任孙中山元帅府秘书,因痛恨军阀陆荣廷割据广西事,只身往桂谋刺陆荣廷,窥伺良久,未能如愿,忧愤之下,投海而亡。

  易培基在父亲去世后,偕二弟越村前往武汉为父上诉伸冤。时值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倡新学新政,创办湖北方言学堂(即外国语学校)。易培基考入该校,因成绩优异,得到张之洞赏识。张之洞欲将女儿许配之,招其入官邸宴会。易培基因母亲早已另为择配,婉言谢绝。他于湖北方言学堂毕业后,曾留学日本,后参与辛亥武昌起义,黎元洪任副总统兼湖北都督,他充任黎氏秘书。

  1913年,宋教仁被刺案发生。7月,孙中山、黄兴在南京发动讨袁战争,皖、赣、湘相继响应。黎元洪反叛孙黄附袁,易培基不愿再与黎元洪合作,遂弃职往沪,后回湘执教,初任湖南高等师范学堂国文教员,后改任长沙师范及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员,教过毛泽东所在的第八班。他对毛泽东非常器重,二人过从甚密。

  1919年,北洋军阀张敬尧督湘。其昏暴统治为湖南广大人民所不满,一致认为“张毒不除,湖南无望”。是年冬,在以毛泽东为首的新民学会的发动和领导下,湖南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易培基被推为绅商学界总代表,支持和参加了驱张运动。12月3日下午,毛泽东等在白沙井枫树亭易培基家里开会,决议发动各校学生总罢课驱张。12月6日,一师、商专、修业、楚怡、周南等校首先宣布罢课,不到一星期,长沙全体专门学校、中学、师范和一部分小学一致罢课。紧接着长沙73所公、私立学校的教职员也宣布总罢教。新民学会和学联组织的驱张代表团,分赴北京、上海、汉口、衡阳、常德、郴州、广州等地活动。易培基偕同驱张代表前往衡阳,旋回长沙担负筹款和联络之责。驱张通讯联络总站即设在易培基家,易培基将收到的各地驱张消息交学联编成《驱张通讯》,油印分发各校同学。在省内外一致声讨和湘军节节逼进的紧张形势下,1920年6月11日,张敬尧仓皇出逃。6月20日,张敬尧部退出湖南省境。驱张运动取得了胜利。谭延闿继任督军兼省长,以易培基支持驱张运动有功,任其为省长公署秘书长,旋委兼湖南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和湖南省立图书馆馆长。为使被张敬尧摧残的各级学校迅速复苏,谭延闿接受教育界人士杨树达等的建议,成立教育委员会,任易培基为委员长,与教育界人士组织教育促进会,协同致力这一工作。

  同年秋,毛泽东和一师进步学生请求谭延闿委易培基为一师校长,利用易的政治地位,彻底改革一师,从而在湖南掀起新文化运动。谭延闿顺从新文化运动的潮流,将易照委。易培基接任一师校长后,聘请毛泽东为一师附小主事(后聘为一师国文教员),并在毛泽东和进步师生的鼓动下,对一师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撤换思想陈腐的教员,延聘参加过五四运动或受过五四运动薰陶的新人物来校任教,如匡日休(互生)、周谷城、熊梦飞、夏丐尊、沈钟、徐特立、李达、李维汉、陈昌(章甫)、田汉等人;废除学监,组织学生自治会,学生自治会的代表参加教务会,对于教师、教学改革、生活管理诸方面均可以提意见,充分发扬学生的自治精神;改变旧学风,鼓励举生组织各种团体,展开自由讨论,除毛泽东等组织的有名的“新民学会”外,还有“崇新学社”、“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倾向无政府主义的“明社”、“O(阿)社”以及其他名目繁多的学术团体;创新开放女禁,实行男女同校,为顶住社会逆流,易培基将其女儿易漱平送入一师学习,当时进一师学习的女生还有龚业雅、许文暄、曹孟君、周毓明等三、四十名;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清除颂扬封建主义的教材,采用教师自编的反帝反封建的课本,废弃文言文,改用白话文,反对由教师逐字逐句讲解的注入式,提倡老师在阐述和引伸的基础上,向学生提问,学生们各抒己见,自由讨论的启发式等,还延请过中外名流,如杜威、罗素、章太炎、蔡元培、张继等先后到校讲学。

  1920年11月,湘军内讧。赵恒惕逼走谭延闿接主湘政后,假“联省自治”之名,行独裁统治之实。易培基对其惨杀谭延闿旧部李仲麟等人和劳工会领袖黄爱、庞人铨的暴行极为不满,曾对人说,“湖南人真不幸,去了一个张屠夫,又来了一个赵屠夫。”援鄂之役,吴佩孚统兵攻占岳州(今湖南岳阳),赵恒惕不能敌,投降吴佩孚。从此赵恒惕依靠吴佩孚势力,彻底背叛孙中山,在湖南倒行逆施更加猖獗。易培基斥赵恒惕是没有革命党人骨气的新军阀。赵恒惕知易对其不满后,决心去易,遂促易辞一师校长职。

  1923年6月,赵恒惕为争夺湘西蔡钜猷、吴剑学、谢国光三镇守使防区的鸦片烟税发生内讧。蔡等受谭延闿之命宣布湘西独立,联谭反赵。时谭延闿在广州大元师府任建设部部长,孙中山对谭颇为倚重,令谭回湘讨赵,任其为湖南省长兼湘军总司令。8月7日,谭延闿得湖南旧部盼拥护,进入衡阳,通电就职,省内谭系潜伏势力,公开反赵。易培基在长沙秘密进行拥谭倒赵的活动。赵恒惕更视易为眼中钉,派爪牙窥伺其行动。易培基在长沙无法立足,便潜往衡阳。不久,陈炯明在广东叛变。孙中山急电谭延闿回师救粤。谭延闿接电后,率部驰回广东。赵恒惕部进入衡阳,侦知易培基寓所,即派便衣侦探假访。易知有异,侥幸逃出,赴粤就任谭延闿湘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因与谭部副官长岳森等不和,谭遂派易为其私人驻上海代表,旋因孙中山图谋策动浙江都督卢永祥并联络奉系军阀张作霖,当时被称为孙、卢、奉三角联盟,共同声讨盘踞在北京的直系军阀曹锟,谭延闿推荐易为孙中山的代表,设办事处于杭州西湖(曲园)楼,从事联卢拥孙活动。

  1924年春,国立广东大学成立,校长邹鲁聘易培基任教授,旋特派易培基驻北京,与当时文化中心互通消息,延揽北方著名学者南来任教,并就近采购教材及各种书籍。易培基除以此作为公开活动外,还担任国民党华北学生运动幕后主持人和设法接济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因而与李石曾(煜瀛)建立了密切关系。

  是年,孙中山与段祺瑞、张作霖结成联盟,推倒曹(锟)吴(佩孚),易培基被派为孙中山驻京全权代表,参与联冯(玉祥)倒吴活动,以孙中山的代表身份与苏联公使加拉罕谈判庚款分配问题,被任为法国退还庚子赔款用途研究委员会委员。同年9月,第二次奉直战争爆发,冯玉祥反戈回京,驱逐了曹锟,由黄郛组织摄政内阁。黄原请李石曾担任教育总长,李初已允诺,旋又变计不就,黄乃自兼。后李又推荐易培基代表南方革命政府出任,黄终以李之力荐于10月15日任易培基署理教育总跃。冯玉祥反戈倒吴,原期迎接孙中山进京,共商民主建国大计。不料曹吴倒后,孙中山还在北往途中,张作霖捷足先到天津与段祺瑞商定,召冯玉祥至津,压迫冯玉祥同意推戴段祺瑞临时执政,以阻止孙中山北上。段即晋京组设执政府。易培基则随黄郛辞摄政内阁职而离开教育总长职。

  易培基素喜摩挲金石,常闻清宫古董被盗散失,不胜惋惜,当其就任摄政内阁教育总长后,即与李石曾等商洽,策动冯玉祥派鹿钟麟(北京卫戍司令)、张璧(北京警察总长)偕同李石曾,并带领武装军警前往紫禁城,逼迫溥仪出宫,组设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点宫内古玩。1924年11月5日,溥仪被逐出宫,李石曾等人于11月20日组织清室善后委员会,李任委员长,易培基等15人为委员。1925年10月,故宫文物点查告竣。清室善后委员会遵照摄政内阁命令,组织故宫博物院,内分古物、图书两馆。易培基与李石曾等9人受聘为故宫博物院理事。李石曾任理事长。易培基任古物馆馆长。

  当易培基在湖南长沙教书时,曾是章士钊《甲寅》杂志的忠实读者。但这时两人的政治立场各异,章士钊任教育总长力求整顿学风,易培基却是学生运动的策动者。1925年8月1日,章士钊宣布解散女子师范大学。翌日,易培基与李石曾等集会援助女师大学生。11月章士钊被迫辞职。12月24日,段祺瑞令继续办理女子师范大学,派易培基为校长。31日,段祺瑞为适应时局新变化,任许世英为国务总理,易培基为教育总长。

  1926年3月4日,段祺瑞改组国务院,改派马君武为教育总长。3月18日,因段祺瑞惧于日本等八国驻华公使的抗议,压迫冯玉祥撤销在大沽口的设防。李大钊、李石曾、易培基等发动北京大、中学生和一部分市民举行反对帝国主义干涉中国主权的示威大游行,行至段祺瑞执政府门前时,惨遭段政府镇压。段祺瑞指责李大钊、李石曾、易培基、徐谦,顾孟余五人啸聚群众,闯袭国务院,下令通缉。李石曾匿居法国医院。李大钊匿居俄国使馆。易培基匿居东交民巷。东交民巷为各国公使馆及外国医院和大洋行聚集之地。清政府划该巷为外国使馆地界,由外国兵驻守。中国军警不能入内,一般政治犯多逃避于此。但俄国使馆的后门则面临该巷界外中国军警可以通行的街道。张作霖晋京称大元帅时,派兵于深夜打破俄使馆后门,捕去李大钊等10余人,施以绞刑。李大钊等人被杀后,易培基化装日本人偕一日侨,潜往天津,乘船南下,回居长沙。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上海江湾立达学园主持人匡互生(即原湖南第一师范教员匡日休,原号务逊),借此机会在江湾模范工厂和上海大学校舍创办劳动大学。邀请吴稚晖、李石曾等为董事,易培基经李石曾向国民政府推荐,简任为劳动大学校长。从此,易培基依靠国民党元老李石曾、吴稚晖、张静江等,成为国民政府的官僚。

  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时,蒋介石依靠国民党元老起家,袍笏登场。易培基在李石曾、吴稚晖,张静江的推荐和国民党行政院院长谭延闿的大力支持下,被任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兼任农矿部长。

  1928年6月20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派易培基前往北京,接收故宫博物院。10月5日国民政府公布了《故宫博物院组织法》以及《理事会条例》。易培基与李石曾等27人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理事。李石曾任理事长。易培基为院长兼古物馆馆长。李宗侗(玄伯,李石曾之侄,易堵基之女婿)为故宫博物院秘书长。当时,易培基仍在南京农矿部,故宫博物院院务,全部交由李宗侗主持。

  其时,李石曾周旋于蒋(介石)、冯(玉祥)和蒋、张(学良)之间,挟冯、张以自重,并对蒋施加压力。蒋介石依靠国民党元老李(石曾)、吴(稚晖)之流和江浙财阀起家,迨蒋的羽翼既丰,遂逐步疏远,以致厌恶李、吴之流,张静江独霸浙江,倚老卖老,亦失欢于蒋。加之,易培基出任要职的有力内援谭延闿病死南京,易培基的靠山已经冰消。易培基自己在任农矿部长期间,又因拒绝蒋介石推荐陈立夫为农矿部次长和拒绝为蒋招练矿警团,不与宋(子文)、孔(祥熙)亲近应酬而得罪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蒋介石居心去易,借打击易培基以打击国民党元老,遂于1930年9月下令免除易培基劳动大学校长职务,同年11月又明令将农矿、工商两部合并为实业部,由孔祥熙任部长。同时,还免去了易培基的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仅保留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后蒋介石曾发表易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易未就任,不久,将家迁往北京,专办故宫博物院事宜。

  1933年5月,故宫博物院请准南京政府拍卖所藏绸缎、药材等消费品,由秘书长李宗侗主持其事。适逢国民政府司法院副院长兼故宫文献馆馆长张继的夫人崔振华前来选购,因细故与李宗侗发生口角,引起轩然大波。而根本的原因则是易培基已被蒋介石免去所兼各职,政治上正走下坡路,张继夫妇遂乘机落井下石。这场口角就成了矛盾激化的导火线。为逼迫易培基下台,张继指使其部下、检察署署长郑烈贿买被该院开除的职员秦双功检举故宫会计报销改造单据诸事,伙同各法院制造了故宫盗宝冤案。

  易培基蒙冤遭通缉,初潜往天津,后移居上海法租界。案发后,其胆小的女婿李宗侗自动辞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职,并要易堵基接受马衡等人的调停,辞故宫博物院院长职。1933年10月14日晚,易培基被李宗侗纠缠得无法忍受,便松口说:“听你去罢!”李宗侗便替老丈人打了个电话辞职。10月15日,北平报载,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在京开会,议决:“院长易培基辞职,以古物馆副馆长马衡代理”。

  易培基对其冤案曾提呈反诉,控告张继、崔振华及郑烈通同舞弊和勾串之罪,呈请国民党行政院、司法行政部依法罢免郑烈。随呈还附上秦汉功受贿提供假证后,向易培基说明实情的函。秦汉功在函中云:

  寅村先生钧鉴:敬启者,窃汉功自失业后,全家上下生活艰难,焦躁万分,不免气忿填胸。方值欲行谋生泄忿之际,适张夫人招汉功前去,令我控诉故宫会计诸事,并许将来担保予以科长之职为酬劳。至于用项各费,全由伊供给等等,多方利诱,所有汉功在法院前后供词,均系伊之口授。汉功势处窘困,谋生甚急,故一时之糊涂,被其利诱,故有此盲从之举。惟今已自动真心觉悟前非,力欲追悔,实不敢一误再误,致罹不肖之罪也。幸悉先生仁慈为怀,宽宏素著,始敢特此函恳明察原谅,许其自新,则感德之至矣。专此,敬颂勋安!

  秦汉功 亲启

  九月二十二日

  易培基提出反诉后,一般社会人士极为注意,但国民党各会、院、部均没有什么反响。李石曾、张静江、吴稚晖等国民党元老,曾商议向蒋介石进言,以求政治解决易培基冤案,亦无结果。

  1937年9月,易培基因积愤而新旧病同发,在上海含冤逝世,终年57岁,逝世时,除其妻子和女儿外,仅吴瀛(景洲)之女吴珊在侧。料理后事的是吴稚晖和吴珊。吴稚晖致送挽联云:“最毒悍妇心,沉冤纵雪公为死;误交卖友客,闲官相攘谋竟深。”联中“悍妇”指崔振华,“卖友客”指马衡。马企图取代易的院长职务,曾参与“盗宝案”的阴谋。易被通缉后,马遂继易为院长。

  易培基临终前,吴景洲代为拟了一个遗呈稿嘱其女儿交易培基过目。其词云:

  窃培基追随先总理奔走革命十有余年,自我国民政府成立以来,仰荷不弃菲材,承乏农矿,嗣又兼长故宫博物院事。二十年“九一八”之役,日寇凭陵,侵及华北,以二千年文物沉沦堪虞,因倡南迁之议。幸赖德威及中央诸同志赞助,力排万难,于以完成,不敢言功,自问可告无罪。事实俱在,可以复按。乃以处世无方,契友隙末,至构莫须有之狱。复以多病之身,不堪囹圄之辱,未能立到时案。始意养息待时,以求昭雪,不谓忧愤交侵,竟至绵惙。迩来暴敌侵及腹地,国难日深。培基卧病江滨,亲闻鼓角之声,报国有心,抚膺增痛。此生已矣!深知我公领导国人,振奋抗敌,正国家复兴之会。则培基亦当含笑九泉,自无遗憾可言。惟是故宫一案,培基个人被诬事小,而所关于国内外之观听者匪细。仰恳特赐查明昭雪;则九幽衔感,曷有既极!垂死之言,伏乞鉴察。谨呈国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易培基 遗呈

  易培基身亡后,吴景洲将其遗呈递上南京国民党政府,并请求国府明令褒恤。然而这在当时只能是徒劳之举。

  解放后,崔振华在回忆录中曾说明易培基“故宫盗宝”系冤假案。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