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的“混”字哲学

辛亥革命网 2018-07-10 13:40 来源:长沙文史资料 增刊 作者:黄曾甫 查看:

湖南近百年历史人物中,惟谭延闿堪称最幸运的人。

  湖南近百年历史人物中,惟谭延闿堪称最幸运的人。谭字组安,自号畏公,茶陵人。其父谭钟麟,清末官闽浙总督,死后谥“文勤”。今日长沙县境内还存其石墓及神道碑(见长沙地名普查资料),闻近年被盗,延闿为其第三子,故人亦称谭三爷,或谭三公子。

  谭延闿以一豪门子弟,由乡试联捷,中会元,入翰林,少年显达,才气纵横,当时与谭嗣同、陈三立,有湘中三公于之称。光绪末叶,摇身一变,成为湖南立宪派头目,充当湖声谘议局议长。辛亥革命后,任都督、督军、省长,先后三长湘政,后为赵恒惕所挤,投奔广东孙中山,以湘军总司令兼任大元帅府秘书长。北伐时,以二军军长从役江西,宁汉分裂时,一度任武汉临时国民政府代主席。不久又依附蒋介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至死,葬南京,筑冢灵谷寺之东,至今有谭墓之称。

  谭延闿一生,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在几十年政治生活中,自诩深得个中三昧,即一“混”字而已。左益斋生前曾说:“谭三先生每遇故旧过访,有两句口头禅:“不是问最近混得如何?即是问混得下去吗?”又闻追随谭的老幕僚徐剑石称颂过谭有几句得意的诗句。一为谭的《桔槔》诗评中有句曰:“随人俯仰非无术,嬴得清泉满汉朝”。又有丁卯生日口占中有句曰:“年来想望多成幻,老觉调停未足功。”“调停”未尝不是“混”的同义语,看来谭在晚年,混来混去,亦颇有倦意。历史说明,当年与蒋介石共事合作之人,能有几个得以善终,即以“混”字见称之谭延闿,亦不免有“难得调停”的感慨。

  湘中耆宿清末翰林长沙汪贻书,字闲止,与谭同年交深,尝问谭别号“畏公”之所自。谭答曰:“吾岂君子有三畏哉(《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不过私淑拜住之三畏也(元代中书右丞相拜住,尝奏称臣有三畏:畏辱祖宗;畏天下事大,识见未尽;畏年少不克负荷。)吾虽非年少,而负荷天下重,能不畏哉!”三十年代初,余见汪翁于东门捷径双柏寄庐王伯簪家宴会中,曾闻汪语人曰:“谭三爷伪君子也,彼何能以拜位丞相自况。他的三畏,吾早知之,一畏做官权不大,当了行政院长,还念念不忘代主席;二畏每餐食无鱼翅;三畏每天写字缺乏煮捶笺(宣纸)”。语虽近谑,可谓知人。湘乡邓攸圆曾在谭幕充记室,传说某年在南京时,有湘人故旧谒谭求助,久不得覆,乃愤而书一联以进。联曰:“写几笔严嵩字;做一世冯道官。”谭延闿见之,大笑不止,连声说;“写得好!写得好!连忙遣人馈以五百银洋,写信向何键推荐。此人返湘后,不久佗际以终。

  谭延闿饕餮成性,尤嗜狗肉,督湘时,曾传有狗宴打油诗云:“老夫今日狗筵开,不料诸君个个来,上菜每从头顶落,提壶酒向耳边筛。只怜矮子无长箸(指陈嘉裙),最恨肥人压两台(指鲁涤平),忽听车声门外起,主人让座一旁陪。”此事闻之胡星池姻丈,即当日后到之座上客也。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