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倒袁名将胡万州

辛亥革命网 2017-12-06 09:08 来源:汕头日报 作者:汕头日报 查看:

胡万州,又名胡文辉、胡致祥。在香港时结识孙中山先生,在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影响下,决心响应孙中山提出的“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号召,于1906年参加孙中山先生为总理的同盟会。

  地处练江中游南岸的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潮东村,有一座与众不同的特殊建筑“将军第”。它不同于潮汕的传统建筑“四点金”、“下山虎”,更不是“四马拖车”,而是被人称为“四厅会”的特殊建筑。它就是民国初期陆军中将胡万州先生的故居。

  胡万州(1865—1943年)又名胡文辉、胡致祥。他少负大志,青年时期离家乡赴香港经商,对当时清王朝封建专制、腐败无能,十分愤慨。在香港时结识孙中山先生,在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影响下,决心响应孙中山提出的“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号召,于1906年参加孙中山先生为总理的同盟会,并受孙中山之委托,与胡汉民、邹鲁、陈炯明、任鹤年、黎金庭等人在港设机关,成立同盟会香港支部,他任支部评议员。当时,同盟会赤手空拳,经济十分困难,而作为商贾的胡万州家资颇丰,于是他出巨资捐赠同盟会,使同盟会在香港能开展正常的革命活动。1911年(宣统三年,即辛亥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先后宣布独立。这时,胡万州奉命从香港返回广东,与黎金庭等同盟会员,组织民军,占领宝安等县。当年12月,孙中山回国,在南京经十七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结束了清政府的统治。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胡万州被选为粤支部的组织代表。当时局已趋稳定之后,胡万州遂遣散部队,回香港继续经商。谁料,代表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袁世凯窃居了政权,军阀龙济光则“助恶长乱”,窃据广东。此时,胡万州闻讯后,在港组集了一批有志之士的同盟会员,回广东“共举义旗,誓除国贼,以安民国”。1916年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战役打响时,胡万州被任命为护国军第六军指挥兼海陆军司令等职,由于胡万州指挥有方,将士英勇骁战,并与粤海军司令李玉光配合默契,因而水陆夹攻,军威大震,所向披靡,一举收复了宝安、广宁、四会、三水、东莞、增城等县,迫使袁世凯在粤爪牙龙济光败走海南岛。这一战役共用去军费伍万余元,均系万州个人负担。胡万州因在这次讨袁的战斗中,战绩卓著,1917年被晋升为陆军中将。1920年,在讨伐桂系军阀莫荣新的战斗中,胡万州受任救国军中路司令,不久改为义勇军第五支队司令。在讨伐桂系军阀的战斗中,胡万州发现军阀莫荣新向美国商人泡利购买价值美金三百多万元的一批军火时,他迅速派代表与孙科商议,并上报南京孙中山先生,经与美商交涉后,决定现金全部没收,军械全部收缴交付军政府使用,从而扑灭了莫荣新部,壮大了军政府的武装力量,为当时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嘉奖。嗣后胡万州还任总统府咨议。由于胡万州“热忱为国驰驱,而不争权利”,于1934年6月9日,立法院长孙科向国民党中央党部执行委员会提请,照章核给二等抚助金。

  胡万州在追随我国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致力于革命的日子里,曾多次帮助孙中山脱离险境,转危为安。1907年的一天,孙中山从日本避难来到香港,了解同盟会在港开展工作的情况。当他找到在英国人办的渣珍制糖厂办事的胡万州时,被清廷派去的密探所发现,清廷通过外交途径,很快向这个糖厂提出搜捕孙中山的要求。英国厂商也同意清廷的要求,允许其派人进厂搜捕。胡万州当时是这个制糖厂的工人总管(类似现在的包工头),有权有钱,英国人也要让他三分,当英商私下告诉他这一消息后,他镇定自若,临阵不乱,当机立断,马上找人为孙中山化装,使他很快变成一个身着长裙,浓妆艳抹,雍荣华贵的壮健青年妇女,以胡万州夫人的身分为掩护,一起乘坐小轿车,从密探的眼皮下离开制糖厂,并被带到安全的地方,使孙中山化险为夷。

胡万州手迹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1922年6月,陈炯明勾结英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背叛孙中山,派人监视包围观音山的总统府。胡万州得知后,化装成出诊大夫,通过层层盘问,进入了总统府,找到了孙中山,迅速把收到叛军活动的情报一一向孙中山汇报,并带孙先生从另一暗道出走,避免了一场灾难,使孙中山后来能顺利离开广州退居上海。

  据胡万州孙媳妇方氏生前介绍,由于胡万州多次帮助孙中山脱离险境,且胡万州真诚投奔革命,捐巨资帮助革命活动,因而孙中山与胡万州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情同手足,并结拜为义兄弟。孙中山之长子孙科深知前辈如此关系,每当与万州相见,总以“年伯”相称(万州比孙中山大一岁),同时,并以“万州”二字冠首,亲笔题赠一副对联,联曰:

  万古英雄肇造民权重兴舜日;

  州中豪杰推翻帝制再乐尧天。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形势发生骤变,耿直豪爽、仗义执言的胡万州在军界受到排挤,他也不思转政,仅年过花甲就引退了。当时他隐居在广州旧仓巷凌霄里,省财局每月按国民党中央核准的二等抚助金发给俸金。抗日战争爆发后,财局中断给养,日寇也经常派飞机轰炸。据其1937年夏历五月初五日发出的家书称“……我现因时局不好,财局薪水停支,入息全无已经八个月矣,日中使用俱由你家姑邹氏所出,而且敌机轰炸本市,我所住地左右前后便均有弹落……”1939年夏历八月十九日又为其孙媳妇方氏写信称:“省城自14日起,每日有飞机四、五十架经过,落炸(弹)卵数十粒……”就这样,胡万州被迫离开广州,来到中山县黄阁乡麦仲铭处避难,国民党政府也断了其一切供应,经济无着,只能靠以前一些微薄积蓄度日。1943年,正值潮汕大饥荒年,故乡生活难度,爱莫能助。这时,年已七十九的反清倒袁一代名将胡万州,终因贫困潦倒,年迈体衰,而默默无闻地与世长辞。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