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爱国女侠 彪炳史册(2)

辛亥革命网 2017-07-11 14: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罗绍志 查看:

秋瑾,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辛亥革命著名女革命家。

  婚后的第二年,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农历五月二十七日,秋瑾生下了第一个男孩,取名沅德。王家十分钟爱这个孩子,也更加喜爱秋瑾。王黻臣亲自为儿媳从荷叶雇请了一个姓吴的女仆,服侍秋瑾母子。秋瑾从小就具有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德,对女仆非常尊重,总是亲切地叫她“吴妈”。吴妈有个儿子租种了别人家的田。有一年天旱,吴妈的儿子交不起租,与主家顶了嘴,主家仗势欺人,告到给在湘乡县任督销局总办的秋寿南,诬告吴妈的儿子是个盐贩子,要将他严惩一番。秋瑾对吴妈的家境很了解,当她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从湘潭跑往湘乡,找到自己的父亲,说明事情的真相,这才使吴妈家里免受了一场缧绁之灾。

  两上京华

  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展开了,湖南是全国变法维新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但是,这种启蒙思想的一线亮光,只闪烁了一下即被扑灭,中国仍然沉沦在灾难的深渊之中。在这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有着救国救民抱负的秋瑾再也难以忍受在婆家的沉寂。决心与丈夫王廷钧一起去北京。 1900年,王廷钧在京官任工部主事职务(旋升工部郎中,赏给二品顶戴),秋瑾带着三岁的小孩偕行。他们在北京不久,由于八国联军入京,到处劫掠骚扰,秋瑾随王廷钧回到了偏僻的山乡荷叶。1901年10月7日,她在这里生下了第二个孩子即女儿灿芝(字桂芬)。

  1901年10月26日, 秋瑾娘家发生了一桩不幸的事她的父亲秋寿南在湖南桂阳州任上病逝。对此,一家人极为伤心。秋瑾的兄弟将父亲的灵柩护送到湘潭择地安葬,秋瑾的母亲单氏,侄儿女,弟妹一大家人也随即来到了湘潭。准备在湘潭租房定居下来,王家见状积极与之协商,合股在湘潭十三总(街名)开设“和济钱庄”以维持生计。可是,由于秋家兄弟经商外行,加上所托非人,“和济钱庄”不到一年,本金全亏损殆尽。从此,秋家由此经济困难,生活难以维继。秋母同秋瑾兄弟商量,决定于1902年秋,回浙江老家。秋瑾怀着无限惆怅的心情,送走了母亲及亲人。

  1903年4月,战乱已经结束,王廷钧第二次去京复职,秋瑾想携着两个孩子同往。王家考虑再三,将6岁的男孩留在祖母身边,秋瑾带着不足两岁的女孩赴京。她在与丈夫重赴京师途中,曾绕道浙江看望了母亲。在离开浙江时,秋瑾写了《重上京华申江题壁》一诗。诗中有“高堂有母发垂白,同调无人眼不青”之句,寄托了对母亲的深切惦念之情。

  秋瑾这次“重上京华”后,住在京师丞相绳匠胡同吴宅内,与房东吴汝纶侄女吴芝瑛结盟为姊妹,吴汝纶在京城与王廷钧同事。吴芝瑛是当时革新派人物,通过与吴的交往,秋瑾阅读了大量新书新报,开阔了视野,思想境界日益升华。对祖国前途担忧,对帝国主义和清朝卖国政府的憎恨比以往更加强烈了,曾作《宝刀歌》畅抒胸怀。秋瑾正式改穿男装西服,脱下嫁时衣裳留赠给盟姊吴芝瑛,题《满江红》词,其下阙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她从此放弃清代女礼服,永不再穿,以志反清,并决然赴日留学,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留日革命

  20世纪初,出国留学的热潮在中国各地涌现。仅仅到日本一国去的,就从1901年的300人,增至1904年的1300多人。在这种出国留学浪潮的激励下,秋瑾愤然对丈夫说:“日本为我国学士荟萃之场,其中必多豪杰,吾意欲往该处一游。”

  秋瑾的丈夫王廷钧不敢违拗秋瑾的意愿,对秋瑾出国一事有想法,但知道妻子的决心已定,任何人是阻挡不了的,也只好改变态度。一天,秋瑾得知一位日本友人服部繁子要回国去,便打算跟她一道前往,就叫丈夫出面去请求。服部繁子见王廷钧来时,一副害羞的样子,以为是要请她阻止秋瑾出国。但王廷钧说的是:“我妻更热切地希望到日本去。我今天就是来请求您,请您带她一同去”。并说:“如果您不肯带她去,我妻将不知如何痛苦了。尽管我有两个孩子,但我还是请求您,请带她去吧!”

  在丈夫的支持下,秋瑾于1904年6月,同服部繁子一行,离开北京,在上海乘轮船赴日本。

  秋瑾抵日后,先入骏河台中日留学生会馆所设日语讲习所,补习日文,继入青山实践女校。在日本,她积极参与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等发起实行“共爱会”,又与刘道一参加秘密反清团体“三合会”,积极参加演说练习会和《白话报》宣传活动,大力提倡男女平权。1905年春,秋瑾归国探亲。5月间,在浙江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7月,复去日本。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9月3日,秋瑾等人由宋教仁约请见孙中山,“倾谈之下对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和方策,大为信服”。次日,由冯自由介绍,在黄兴寓所加入中国同盟会,旋被推举为同盟会浙江分会会长、主盟人、评议部评议员,并参与筹办《民报》。

  1906年初,秋瑾在东京因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而愤然回归祖国,决然实践其:“我欲双手援祖国,频频赤血救同胞”的抱负。回国前她在日本主持了蹈海殉国烈士陈天华的追悼会,她意气激昂取出日本倭刀,插在讲台上说:“如有人回到祖国,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秋瑾赴日留学革命,对湖南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她曾在《致湖南第一女学堂书》中说:“欲脱男子之范围,非自立不可;欲自立,非学艺不可,非合群不可。”在她的影响下,1904年11月,湖南就曾有20名女知识青年东渡留学日本。其中有个唐群英,是曾国藩的堂弟嫂,在秋瑾的影响下,也冲破封建婆家的藩篱,走上了赴日求学的道路。

  秋瑾丈夫王廷钧也受到影响,自秋瑾出洋后,他辞去了京官,带着孩子回到荷叶神冲过“隐居”生活,期望妻子早日还乡。秋瑾1906年春回国后,先与易本义等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安置留日归国学生;她还创办《中国女报》,倡导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和民主革命。不久,经褚辅成介绍,往浙江吴兴县南浔镇女校执教。暑假期间她离职返沪,与光复会会员尹锐志等在虹口成立锐进学社,作为光复会上海联络点。

  为筹措革命经费和安顿子女,1907年年初,秋瑾回双峰荷叶婆家。据《湘乡史地常识》记载,曾向王黻臣索银二千两,办大通学堂,办《中国女报》。不久她就回神冲故里,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骨肉关系。当时乡里亲友,莫不骇怪不解。实则秋瑾平日服侍翁姑,对待丈夫、儿女,感情极好。她这样做,是恐株连家族,故称脱离家庭,借以掩人耳目,做好了准备为革命牺牲。

  绍兴就义

  秋瑾这次离开荷叶婆家筹到钱,立即回到浙江绍兴,积极准备起义,她函告各地会党首领,到绍兴研究在浙江的反清革命起义方案,秋瑾正式组织了约四、五万人的光复军,推选徐锡麟为首领,秋瑾任“协领”,亲拟光复军军制,编为千军。由于徐锡麟率领的光复军起义事泄,清军派兵到大通学堂抓捕秋瑾,秋瑾得到消息后说:“决不离开绍兴,愿与男女两校共存亡”,“我怕死就不会出来革命,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如满奴能将我绑赴断头台,革命成功至少可提早五年”。于是,她独自坚守大通学堂。为了保护革命力量,坚守的光复军被迫疏散至各地。7月10日,秋瑾寄信给徐小淑,题绝命词一首: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

  1907年7月13日秋瑾不幸被捕,她正气凛然,刚强不屈,在清官吏事先准备好的供状上,愤怒手书“秋风秋雨愁煞人”。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六)清晨,秋瑾怀着壮志未酬的忧愤心情来到刑场,监斩官汪瑞年问道:“女犯秋氏,开斩之前,有何话要说?”秋瑾怒目而视,一声猛吼:“你们可以砍我的头,不能夺我的志!”她昂然挺立,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秋瑾殉难消息迅速传遍全中国及海外,整个社会舆论都敬仰哀悼这位巾帼英雄,一致声讨谴责清政府的罪行,使清廷处于整个神州共讨的四面楚歌境地中。浙江地区的光复军和会党在一年内发动了大小数十起武装起义,上海的革命党人也准备发动起义,为秋瑾复仇。孙中山先生写挽联悼秋瑾: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秋瑾殉难的消息传到湖南后,社会各界也用种种方式悼念她。1912年,湖南女界及同盟会的一些成员,为永久纪念秋瑾,把长沙市黄泥塅的湘军将领陈浞祠,改作为“秋女烈士祠”。秋瑾的遗骨由结盟姐妹徐自华、徐淑华秘葬在杭州西湖西冷桥西。秋瑾的另一盟姐吴芝英称赞说:“西冷得地与湘乡郑节女为邻,鉴湖(女侠)从此不死矣。越绅全体赞成……钦佩莫名”。清政府发觉后要毁墓,秋瑾兄获悉后,立即雇人将灵柩转移。后在秋瑾生前的好友王时泽、唐群英等人的主持下,由秋瑾的儿子王沅德扶母柩迁归家乡湖南,葬在王家的坟山里。1913年5月,经湘浙两省商议,复将秋瑾的忠骨安葬杭州西湖原墓地,以实现秋瑾生前埋骨西冷之愿。

双峰县女杰广场王灿芝雕像

  秋瑾生有一子一女。儿子王沅德,字仲瀛,又字重民,生于湖南湘潭由义港。曾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上海正风大学毕业,曾任汉口《江声日报》社长,先后当过教员、校董,经营过商业、棉纱业、矿业,当过湘潭电灯公司董事长,1955年3月任湖南省文史馆秘书,同年5月病逝。女儿王灿芝,母赴日时4岁,托人照管,7岁时母就义,后由人送回湖南,途中几乎冻饿死。由婆婆抚养长大,承母志豪侠,文武全才,有母遗风,誉称“小侠”,1928年先后留学美华盛顿大学,纽约大学,学成归国后,曾任航空学校教授及编译。誉称“东方之女飞将”、“中国第一个女飞行学家”,名传遐迩。1951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去香港,1953年去台湾,写成《秋瑾革命集》出版,并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发行。1967年12月16日病逝于台湾。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