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审计院院长庄蕴宽的传奇人生

辛亥革命网 2017-04-08 19:47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石敏琦 查看:

记载里对于庄蕴宽公开反对袁世凯的越权举动只是略略带过一句,不难想到他面对着多大的风险,让人在心底里为他捏了一把汗。
  早在1914年的时候,袁世凯曾召开约法会议,试图炮制新约法以取代临时约法,欲将其越权举动合法化的企图昭然若揭。参会议员共计61人,唯有一个人公开与袁世凯叫板,反对总统独揽大权,投下了唯一的一张反对票。这个人则是民国审计院院长——庄蕴宽。

  庄蕴宽生于1866年,字思缄,号抱闳,江苏省武进县人。在他极富传奇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里,先后担任过晚清广西梧州知府、两广兵备道总办、江苏都督、民国约法会议议员、平政院都肃政史、审计院院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

  记载里对于庄蕴宽公开反对袁世凯的越权举动只是略略带过一句,不难想到他面对着多大的风险,让人在心底里为他捏了一把汗。

  之后的袁世凯惮于庄蕴宽的威望,只能刻意笼络。庄蕴宽此时正任肃政厅都肃政史一职,依然恪尽本分不为所动,言人之不敢言,为人之不敢为。他的刚正不阿惹得袁世凯几欲对他痛下杀手。庄蕴宽察觉此事,一次待监视稍宽,便夹杂在张一麐(总统府秘书长)一干仆从间去往天津避祸。袁死后,庄蕴宽才得以回京,出任审计院长一职。

  当时的审计院主管全国会计监督事务,但却并不为实权者所重视。只有在地方大员需要中央核销开支以便续领时,才私下馈赠恳请审计院方便通融。庄蕴宽对此深恶痛绝,上任之后,这种不良之风也渐渐消减了。北洋政府后期的财政状况已无力支付政府官员的薪资,一些重要部门尚可筹款自给,但审计院因无实际经济来源而异常窘迫,几个月发不出薪水也是常事。庄蕴宽只得时常向财政部讨要薪金,一旦催讨回来便自下而上分发,分到自身的时候往往一分不剩。这还不是最最艰难的时候,为了维持审计院的正常运转,庄蕴宽不得已向外国在华银行借款。根据1922年的《审计院俄道胜银行借款调查报告书》得知,1921年3月31日庄蕴宽同财政部于该银行订立合同,举借银元30万元,自1921年3月份起每月交付三万元,共分十个月发放,月息1分4厘。但令人高兴的是,虽常年积欠薪金,审计院在院长的艰难维持下仍能正常运转。

  由于庄蕴宽吃苦在前,以身作则,在他的人格魅力感召下,各级职员“咸钦其盛德,虽无斗升之储,亦永远追随勿去。”不过,他对自己下属要求十分严格,绝不会包庇和袒护。审计院在审计交通部1922年5月份支出计算书时,发现一项支出违反了政府有关兼职不得兼薪的规定。在薪俸项下列支了各部院29人在交通部兼职领取工资共大洋2363元零9厘1。这29人中就有就审计院核算官1人,这名官员兼任交通部练习员1个月,领薪80元。此事例列入了审计报告,按审计意见,兼薪数额被全额剔除,违反该项规定的官员将所领薪金如数退还,审计院的这名官员也不例外。

  在担任审计院长期间,庄蕴宽还负责故宫博物院筹建一事。在几年中,故宫博物院文物的保护工作经历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波折,包括从1926年3月到1928年6月期间,短短两年之内博物院领导层四次改组。但正是得益于有一批像庄蕴宽这样的守护者,凭着一腔热血始终舍身庇护,故宫方能以较为完好的模样留存至今。

  庄蕴宽暮年之时选择远离官场,回到故乡常州进行休养,偶尔会从事一些文化工作。但他骨子里的爱国情怀使他时时刻刻关心时局发展,常常因日军不断挑起事变入侵中国而忧心如焚,不久便撒手西去了。

  纵观庄蕴宽的一生可以说是历经曲折而又极富传奇,他凭借着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一腔豪情,凭着清廉自持、言行一致的正直秉性,形成了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护佑着他一路前行。在书法领域也颇有造诣的他,字里行间不失稳重而又富含变化,有宽博厚重之象。我想字如其人也就如此了吧。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