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绍兴名人

辛亥革命网 2017-01-04 10:09 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何信恩 查看:

在近代中国,在非绍兴籍的一流名人中,就与绍兴的关系而言,恐怕要数孙中山先生最为密切了。

  在近代中国,在非绍兴籍的一流名人中,就与绍兴的关系而言,恐怕要数孙中山先生最为密切了。这不仅体现在他曾两度亲临绍兴(包括暗访),在绍兴留下了许多踪影、讲话与手迹,还体现在他与众多绍籍名人之间所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并与10多位绍籍名人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交往。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前后,绍兴人民曾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期盼与纪念。翻开1996年出版的《绍兴市志》,与孙中山有关的条目达53条之多,足见他与绍兴的关系非同一般。2006年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也是他公开视察绍兴90周年,笔者根据视野所及,仅就孙中山与绍兴名人方面,从史料角度向世人披露,以纪念这位对绍兴的文明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贡献的民族伟人。

  民国5年(1916)8月,孙中山先生一行从沪至杭、绍、甬等地访问,这是民初浙江的一件大事。关于1916年的中山先生绍兴之行,有关报刊和文史资料已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但对3年以前的那次绍兴之行,因系秘密访问,至今鲜为人知。当时的背景是:民国2年(1913)7月,倒袁的二次革命爆发,但革命党经费拮据,进展困难,孙中山寓居上海法租界宝昌路,频频外出活动,7月20日传闻孙已乘西比利亚邮轮赴日,26日复出现于上海。

  根据当时绍兴的接待者、陶泰生布店老板兼县商会董事陶恩沛(字荫轩)回忆:中山先生于7月20日前,乘轮船从上海潜出,先到宁波,再来绍兴,宿于西咸欢河沿的西厅边洋房间中。侍卫长为陶广(1888-1951),祖籍绍兴陶堰,清末毕业于江南讲武学堂,先后参与“二次革命”、护法战争与北伐战争,贡献卓著,抗战时任国民军第二十八军军长,授陆军中将衔。孙先生抵绍后即在西咸欢陶宅召集部分同志开会,主要是布置王金发进攻绍兴和为革命筹款。陶恩沛当场捐助2000银元,孙中山即写下收条,陶恩沛曰:“何必呢?”孙中山说:“这样好留作纪念。”该收条在陶泰布店结账时,为族人所共见。

  其时绍兴适庐(一公开娱乐场所)新建一座舞台,陶恩沛请先生赐名,先生题“觉民”二字。后经书法家车眉子放大,镶成匾额。原以为觉民舞台落成之日,正是庆祝二次革命胜利之时,不幸王金发攻城失败,孙中山由陶思沛之子陶伯初送出绍兴,偕同王金发经宁波回上海。7月28日孙中山离开上海,8月2日乘德国邮轮往香港转赴日本。“觉民”匾额只好由陶恩沛书额。此事在陶家为家乘所记,父老所传,直至曾孙一辈仍言之凿凿,当不为虚。当时陶泰生布店还根据孙中山的指示,在西咸欢河沿东厅中赶制红底白字三条军旗,以备急用。

  1916年8月,孙中山在绍逗留三天三夜,主要做了4件大事:一是凭吊先烈,主要是祭陶(成章)熏包括视察成章女校和接见秋瑾的后人;二是在觉民舞台作了一场报告,从全国到绍兴,从历史到现实,从政治经济到民风民俗,对绍兴的文明建设多有裨益;三是考察民情,宣传自己的见解,其足迹所至,几乎遍及绍兴当时主要的风景名胜处(包括望海亭、越王殿、鉴湖、兰亭、大禹陵、南镇庙、香炉峰,以及一般人很少去的陆游读书处快阁)。特别是他对孙端上亭公园的视察,对其创始者多有嘉许;四是为绍兴父老留下不少饱含深情的题词和珍贵的照片,仅8月20日夜在西咸欢陶公馆东厢房为绍兴名流的题词就达6条之多。其中为东道主陶恩沛所题“经纬万端”4字,非常切合主人的身份、职业与家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莅绍期间为东湖陶社所题的横匾:“焕卿同志千古:气壮山河”;为秋瑾撰写的挽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可谓字字铿锵,读之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所摄照片既有合影留念的团体照,又有中山先生与他人的双人照,可惜大部分照片经文革洗劫,已不见踪影。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