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扬:孙中山的同庚好友

辛亥革命网 2016-12-12 10:37 来源:金华新闻网 作者:金承云 查看:

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海内外华人都在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位革命先驱。而许许多多与他一样满怀“天下为公”的博爱精神的仁人志士,同样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

  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海内外华人都在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位革命先驱。作为“国父”,他的思想和精神,自然值得后人大力弘场和继承。而许许多多与他一样满怀“天下为公”的博爱精神的仁人志士,同样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

  其中一位和孙中山先生同龄,并与之交往甚密的金华人,就非常值得我们特别是金华人纪念。

  他,名叫王廷扬,也是1866年出生。金东区澧浦镇蒲塘村就是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公元1898年,即光绪“戊戌变法”那一年,32岁的王廷扬决定进京赶考,蒲塘及邻近的王氏家人闻讯,纷纷前往道贺。出门那天,全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男女老少都来为他送行。年轻有为的王廷扬果然不负族人所望,首度进京,便中了进士。因为成绩优异,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王廷扬一步登天,入宫成了清廷命官———工部屯田司主事。

  不到两年,即1900年8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王廷扬和其他朝廷官员一道,护驾慈禧太后及光绪皇帝出逃至西安。也许王廷扬觉得这样到处“奔随”,不会有所作为,于是,就被降阶到江苏任知县。谁知,地方州官县吏却“奔竞(跑官)”成风,地方官场同样混浊不堪。不久,他便弃官而去,到广西边陲重镇龙州,协助办理边防,并寻找可能托付终身的职位。

  直到1905年,39岁的王廷扬终于得到了一份比较适合自己的差事:东渡日本,任“东瀛学生监督”,并兼学政法。

  还是在这一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振兴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王廷扬身为朝廷命官,本应对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予以“监督”。因为他对当朝的种种腐败和无能已深恶痛绝,不但不予“监督”,反而多有“默契”,并暗地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再加上王廷扬与孙中山都出生在1866年,是同庚兄弟,又志同道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如果王廷扬就此投入革命,作为深受封建文化影响的忠义之士,也许有悖“初衷”。但是,他又不愿再为腐朽没落的清皇朝效劳。因此,王廷扬回国后,决定走一条实业救国的道路,先后赴辽沈、苏州溧阳考察森林和未垦荒地。听说南洋经营垦殖卓有成效,便不顾人生地疏,只身远渡重洋,自备资金赴新加坡考察。为此,孙中山先生特地写信给知友,希望他们沿途给王廷扬予以照顾。最后,终因“需资浩繁”而无从着手,成了王廷扬的“生平恨事”。

  王廷扬实业救国的道路没有走通,转而兴办新学。之后,他先后担任了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监督”,浙江省视学、浙江教育总会副会长、代理会长等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王廷扬在日本当学生监督时,鲁迅先生也在日本留学。王廷扬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学堂监督期间,鲁迅也在该校任教。虽然没有两位浙江老乡的来往记载,但两人相知相识是不争的事实。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由于两人所处的地位不同,缺少共同语言也是自然的。

  由于王廷扬与孙中山先生的特殊关系,民国元年,已46岁的他出任义乌县(他的祖籍地)民政长,兼任都督。之后,他又先后担任了江西高等审判庭书记长官、浙江省临时参议会议员、浙江自治筹备处评议员、《杭州民国时报》监事、浙江省公署顾问等职务。并在近代浙江历史上著名的“保路运动”“制宪运动”等旧民主主义运动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最值得钦佩的是,王廷扬先生为官40余年,却“两袖清风如旧”,一生不置私产。退养后入住在杭州吴山边上朋友所赠的房子时,坚持先立遗嘱,日后转赠杭州贫儿院。生前留下的70多箱珍藏一辈子的书籍和名人字画,也都全部捐赠给了自己的家乡———蒲塘小学。遗憾的是,在他诞辰100周年的时候,这些无价之宝却在“文革”中被当作“封、资、修”彻底毁灭了。

  其实,在孙中山先生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短暂岁月里,王廷扬先生也曾与共产党人共过事。据记载,在一次参与审核其外甥方豪(金中校长)为推荐县长人选时,他为顾全大局而“一言不发”。时过境迁,这位名噪一时的浙江“名宿”,随着国民党的败北而销声匿迹,以致我们今天的金华人都很少有人了解他。

  可喜的是,王廷扬先生的故居,以及他曾经生活过的村庄,现在正在重新修复中。不久之后,人们便可以到这个具有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瞻仰这位本乡本土的“先贤”了。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