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如讨袁五烈士

辛亥革命网 2016-03-23 11:14 来源:南通市档案局 作者:程太和 程嘉玺 查看:

民国初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对此,革命党人义愤填膺,推黄兴为首,组织讨袁。通、如一带的一些进步青年,纷纷参加讨袁斗争。
  民国初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解散国会,策划恢复帝制。对此,革命党人义愤填膺,推黄兴为首,组织讨袁。通、如一带的一些进步青年,纷纷参加讨袁斗争。而袁世凯的爪牙们在各地大捕“黄党”,不少人被捕入狱,有的惨遭杀害。沙淦、陈克宏、程强、冯余庭、杨桂罄五烈士就是通、如一带讨袁斗争的杰出代表。

  沙淦(1885~1913),字宝琛,号愤愤,通州兴仁镇人。通州第一高等小学优等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与浙江吴兴人陈其美等东渡日本,留学东京成城警监学校,后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沙淦从日本回国,著书办报,宣传革命,曾于江宁对清军策反,险遭捕杀。武昌起义爆发后,沙淦于汉阳参加救护工作。上海光复后,从日本回国的陈其美任沪军都督,沙淦旋至上海,任沪同盟会秘书及江北副招讨使,兼上海都督陈其美参谋。民国2年(1913),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独裁发动二次革命,沙淦力助陈其美讨袁,组织敢死队,进攻上海江南制造局,建立奇功。7月,因革命军军饷供给不继,乃以红十字会野战医院名义返通,拟往江北各县筹募捐款,刚抵南通即被袁世凯爪牙所捕,未及讯问,省电忽至,于8月11日在南通城北王家坝被杀害。其遗骸归葬家乡李观音堂东北。民国17年(1928),邑人于狼山南山坡建“沙淦烈士纪念碑”,以彰功烈。

  陈克宏(1891-1914),世居如皋县城。陈克宏自幼受革命风潮影响,喜读进步书报,练习骑马射击。曾被如皋师范学堂聘为体操教师。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成功,如皋宣布光复,如皋县组成军政分府。陈克宏担任民团团长,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常到如城南门内小教场教练新兵。民国二年(1913)宋教仁在上海被刺,不治身亡。宋案发生后全国民情激愤,人心鼎沸。黄兴在南京组织讨袁,各地仁人志士积极响应。陈克宏闻讯在家乡联络同志,谋划策应。次年春,讨袁失败,黄兴外逃。袁世凯指使爪牙到处捕杀讨袁志士。数月后,风声渐平,陈克宏拟在通州城里组织兵变,因事机泄露,被袁世凯从南京派来的爪牙抓去。袁氏爪牙杀害陈克宏的手段极为残酷:在通州刑场上先挖一个坑,将他活埋下去,只留头部露在地面,然后用犁照着头耕去。陈克宏被杀害后无人敢收尸,即槁葬于该地,年仅23岁。陈克宏被害时有一幼女才5个月。解放后,烈士之女陈美云住海安县李堡镇。

  程强、冯余庭、杨桂罄三烈士均系如皋人,字号和事迹失考。民国初,参加讨伐袁世凯的斗争惨遭杀害。民国23年(1934),国民政府江苏省民政厅择定如皋公园建“民三烈士塔”,纪念塔高6米,为正方形,下阔上窄,顶端尖耸,塔基嵌有碑文,简要记载三烈士讨袁之事迹。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