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伦——辛亥革命中的剑川年轻英烈

辛亥革命网 2016-03-23 09:55 来源:大理日报 作者:段克兴 查看:

段伦,字月楼,剑川县金华镇南门街人。其尝应同盟会员黄毓英之招,密议于归化寺,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曾参加云南辛亥革命。
  隆重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回顾我曾经读到过的辛亥历史人物传记,剑川还有一位辛亥名人段伦。他在当年轰轰烈烈的革命期间,与同乡、同学们一道投身参与当时的革命活动,虽然英年早逝,然而,孙中山先生为他题墓碑——“功同首义”。因鲜为人知,我在此将其事迹略书如下,以飨读者。

  段伦(1892-1915),字月楼,剑川县金华镇南门街人。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光绪三十四年(1908)入云南讲武堂,与乡人杨益谦、周佐卿、段任夫同学。其尝应同盟会员黄毓英之招,密议于归化寺,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曾参加云南辛亥革命。其间,充任滇步兵三联队小队长,参加援川叙、泸战役。后供职李烈钧江西军府。

  1913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段伦积极响应李烈钧“讨袁”,“峡谷会战”,他手持炸弹,勇敢向前,毙敌无数。后来,袁世凯大肆搜索革命党人,段伦遂与杨益谦东渡日本,入军事学校和政治学校学习。

  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卖国行为已经暴露,段伦身处异国,慨然叹曰:“再不起而图之,国无魂矣!”即与杨益谦等归国,潜居广州租界,参加筹划起义。8月间,李协和邀集陈炯明、邹鲁等在新加坡密会,段伦和杨益谦亦参与。密会决定提议分两路向前进行:段伦与庄怀恭奉命由缅入腾冲,拟鼓动迤西军队,再低昆明谒唐继尧敦清首义。不料,二人中途染瘴,到了大理,怀恭先殁。段伦亦病情沉重,不久病逝,逝前大呼三声:“前进!前进!前进!”终年23岁。

  段伦逝后,非常大总统孙中山闻噩耗,心情沉重,扼腕叹息,追赠为“少将”(一说“中将”),并题墓碑曰:“功同首义”。事载《剑川县志·人物传略(二)》。

  段伦墓在剑川石龙寺,数年前,笔者有幸亲临墓前。墓已毁于“文革”期间,石碑早已不见踪迹,窀穸上仅有一堆残石黄土,旁边还有被敲掉了头颅的辛亥时期的国民革命军武装战士石雕像二尊。记录一段近代历史的墓没了,真可惜!

  注:“段伦”——《剑川县志·人物传略》中误印为“段榆”,故言鲜为人知。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