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霞:保护西北边陲的伊犁镇守使

辛亥革命网 2016-03-18 14:10 来源:民革中央 作者:曹钧 查看:

杨飞霞,字太虚,云南蒙自人。同盟会会员,回国后参加黄花岗起义。武昌首义后,任湖北革命军步兵旅旅长。历任新疆宣慰使、伊犁镇守使等职,为新疆政局稳定作出贡献。

  杨飞霞(1881—1961),字太虚,云南蒙自人。同盟会会员,回国后参加黄花岗起义。武昌首义后,任湖北革命军步兵旅旅长。历任新疆宣慰使、伊犁镇守使等职,为新疆政局稳定作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加入民革,以行医治病为业。

  杨飞霞幼年学习中医,练习武术,还入私塾读书。应试中秀才后,他进入师范学堂继续研习。毕业时,因成绩优良被选派日本公费留学。在日本,杨飞霞攻读铁路工程专业,想学成后报效祖国,实现“工业救国”的理想。学习期间,经友人介绍,他认识了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和引导下,杨飞霞懂得了革命救国的道理,并坚定地参加了中国同盟会,成为同盟会早期重要的骨干力量。杨飞霞和留日同学联系密切,大家相互砥砺,积极积蓄力量,准备择日回国参加反清武装起义。不料,杨的动向被清政府察觉,随即停止了杨飞霞的留日学费,杨只得中途辍学。正当内外交困之时,孙中山先生亲自出面并出资保送杨飞霞进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

  1910年,杨飞霞回到广州,积极参加同盟会的革命活动。在黄花岗起义中,杨飞霞身先士卒,骁勇善战,英勇杀敌。起义终因实力悬殊而失败,众多革命志士血洒南国。杨飞霞突围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躲过清军的搜索,后化装潜赴香港。他又奉派到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向华侨宣传革命思想,继续筹募经费,支援国内革命活动。在完成了南洋筹款后,杨飞霞回到日本。不久,他被派到武昌,在讲武堂任学生军总队长。武昌首义爆发,他率学生军参加了革命军。学生军扩编为革命军步兵旅,杨飞霞为旅长。在一次战斗中,杨飞霞不幸负伤,住院医治。南京光复后,杨飞霞到南京,在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中参与军机,深得中山先生器重。1912年,杨飞霞被派为新疆宣慰使(中将军衔)。

  杨飞霞到新疆后,先后到迪化(现乌鲁木齐市)、伊犁视察光复后的情况,后又任伊犁镇守使。在伊犁任镇守使期间,杨飞霞主要是整顿军队,成立讲武堂,加强军事训练。同时,杨飞霞重视教育,先后在绥定、伊宁、霍城等县设立小学校,又将伊犁的高才生送往北京深造。在伊犁期间,杨飞霞利用所学的知识,经过实地勘察,认为伊犁储煤丰富。他亲自下矿,鼓励矿工开采。陆续在伊犁甘沟、南台子开采出大批无烟煤,解决和便利了民众的取暖和生计。伊犁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水草丰盛,原本就是新疆农业和畜牧业的天赐宝地,在杨飞霞的精心治理与督办下,短短几年间,伊犁就成了全疆粮仓。

  杨飞霞任伊犁镇守使期间,为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1917年后,被苏联打败的“白匪军”,携带着大炮等武器,逃到伊犁、塔城边境,企图占据和久留此地。杨飞霞得知后,立即派人与其接洽,按照国际公法,必须解除武装才能入境。这批白匪只好答应,但必须要杨飞霞亲自去和他们面谈。由于白匪军事装备先进,大家都怕杨飞霞自投罗网,会有危险。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杨飞霞认为自己必须去谈判,并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白匪首领见杨飞霞气度不凡,而且是有备而来,也不敢加害,最终接受了杨飞霞提出的条件,交出武器。杨飞霞将他们安置在伊塔各县,供给给养,让其开垦荒地,自食其力,安居乐业,使得伊塔边境地区的居民生活得以平静。

  1920年代,新疆内战频频,政局混乱。1928年,新疆省主席杨增新被刺身亡,省议会公推杨飞霞出来主政,但遭金树仁和其部下张培元等人反对未果。1933年,盛世才上台,为免遭疑忌,杨飞霞出疆入关,到四川峨眉山、西南各省游历考察,还到湖南衡山访师求道。1938年,杨飞霞返回云南。他在云南乡里行医治病,并根据道藏学理,整编了《金丹心法》、《女金丹》、《金丹秘要》等药书,成为云南民间的“道藏名医”。

  新中国成立后,杨飞霞在云南加入民革。他念念不忘曾经为之奋斗过的西域边疆,时时关心着新疆的发展与变化。1950年代初期,杨飞霞嘱托儿子把位于乌鲁木齐市南大街的私宅卖掉,共得两万元,一万元捐给抗美援朝前线,一万元捐给政府搞乌市的市政建设。1960年,杨飞霞从云南到新疆,以行医治病为业,开讲座,办培训,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他人,并多次为新疆军区和生产建设兵团的医务人员传授中西医相结合的临床理论。当年受业于杨飞霞的那些人,如今也已成了耄耋老人,一提起杨飞霞,他们仍是啧啧称道,崇敬有加。  

  主要参考文献:

  魏长鸿《迪化辛亥起义风云》,《新疆文史资料精选》第1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金国珍《杨飞霞传略》,《新疆文史资料精选》第4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