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昌:另类辛亥“功臣”
辛亥革命网 2016-03-14 09:14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王离京 查看:
荫昌,满洲正白旗人氏。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官居大清政府陆军总司令(陆军大臣)之要职。武昌起义打响以后,乱了手脚的清政府,委派荫昌率部前去灭火。

荫昌,满洲正白旗人氏。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官居大清政府陆军总司令(陆军大臣)之要职。荫昌是个玩家子,琴棋书画、花鸟虫鱼、吹拉弹唱,无所不爱、无所不玩。社会上流行什么,他就玩什么,并且一玩就灵、一玩就精。尽管留洋学过军事,但是玩什么都擅长的荫昌,却就是不擅长玩打仗。武昌起义打响以后,乱了手脚的清政府,委派荫昌率部前去灭火。
对于这样的安排,荫昌心里是一百个不情愿。接到任命之后,他对摄政王载沣说:“我这个陆军大臣,其实就是个光杆司令,手里连一个兵都没有,你让我拿什么去打?是用拳头打呀,还是用脚踢?”载沣说,没有兵可以给你调,让你带着本朝最精锐的北洋兵去打,不就结了。
事已至此,荫昌即使再不情愿,也只能是硬着头皮走马上任了。荫昌的出征仪式,很有些别出心裁,也很搞笑。他足蹬高筒军靴,身穿长袍马褂,嘴里有板有眼地唱着京剧《战太平》,迈着四方台步,摇头晃脑地登上了开往武昌的火车。
荫昌乘坐的火车,是被他当作战时指挥部使用的。车上不仅有机枪火炮、重兵护卫,还在车头车尾各挂了一个机车头。这样的架势,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顺利的时候,方便前进。危险的时候,方便逃跑。
出发之后,荫昌一路磨蹭,走到离武昌还挺远的信阳,就不肯再往前走了。其间还闹出过这样的笑话:某天,火车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群人。荫昌以为那是敌军伏兵,吓得赶紧命令火车后退。跑出去好远以后,一个胆子大些的参谋官,自告奋勇前去探查个究竟。过了一阵子,那人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说,报告司令官,警报可以解除,那只是一群下地摘棉花的老娘们儿。
荫昌就这么磨磨蹭蹭,足足耽搁了十几天。这样一来,对于灭火者来说最为宝贵的东西——时间,就白白流失掉了。在这段时间里,武昌起义的星星之火,不可遏止地燃成了燎原之势。
有人说,荫昌之所以迟迟不敢有所动作,是因为胆小怕死。这话没错,但荫昌性格中也有值得称道的一面,那就是他比较温和,不那么嗜血好杀。假如载沣不是委派荫昌前去灭火,而选择的是袁世凯、良弼那样的狠角色,结果又会怎样呢?只怕是辛亥革命要想取得成功,会付出更多血的代价,老百姓也会更遭殃。因而,对于大清政府来说,选择荫昌做前敌总指挥,很是无厘头。而对于革命党来说,遇到荫昌这样的敌手,则是一件天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