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昭:南京临时大总统府参议
辛亥革命网 2016-02-25 17:08 来源:民革中央 作者:贾湛 黄列 查看:
刘云昭(1885—1962),字汉川,江苏萧县(今淮北市)人。清江师范学堂毕业。辛亥革命前夕,在萧县成立革命组织。历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大总统府参议、国民革命军第七军高参、国民政府南京特别法庭庭长、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等职。上海解放前夕,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委托,秘密策动刘昌义起义。新中国建立后,曾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扬州市政协副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参事。
刘云昭童年时,正是清末政治风云急剧变幻之际。迅猛的社会变革,使思想活跃的刘云昭不满足于通达古文的过时要求,开始学习新思想新文化。早期革命团体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相继诞生,孙中山、黄兴等一大批革命家的新思想影响着他,促使他锐意追求新生事物,视腐败的清廷为敌。1909年,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登基,刘云昭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全县第一个剪去了象征清王朝统治的标志——长辫。这一勇敢举动使他名扬徐淮。不久,他离开家乡求索新学,入清江师范学堂读书。
1910年,刘云昭毕业回到家乡,他满怀激情投入教育事业,积极培养人才。他认为,只有通过新型的教育方式才能改变人们封建愚昧的状态。他大力提倡妇女放足,号召妇女识字,走出厨房,参加各项社会活动。还同当地名流,在县城文昌宫、南仓等处创办男女学堂。1911年,刘云昭在龙城镇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小学,收录学生三四十名,并附设蚕桑班,招收村姑学习种桑养蚕技术。刘云昭还请萧城具有新思想的刘昆南(字鹏举)主持萧县女子学堂校政,并让他到江南聘请三位女教师前来任教。一时,新学大兴,铜山、砀山、丰县、沛县等地许多女学生来萧就读,开启一代新风。刘云昭也因此成为萧县早期传播新思想,热心兴学的代表人物之一。1922年,刘云昭还在萧县创办了“贫儿教养院”,收容贫苦儿童80余人,在教授儿童学习文化的同时,还教授他们学习织布等技术。可以说刘云昭是那个时代新型的教育家。
1911年,刘云昭受同盟会新思潮的影响,在萧城秘密组建革命党组织——共和党,为推翻清政府奔走呼号。辛亥革命成功后,刘云昭加入国民党,把共和党组织并入国民党,在萧城组建国民党支部,自任支部长。1912年2 月,受江苏省民政公署委任为萧县民政长(即县长)。
除了最早割辫显示出刘云昭大无畏的性格外,还有许多事迹让当地的人们十分钦佩他的勇敢和正直。在任萧县县长期间,萧县西北乡土匪十分猖獗,刘云昭亲自率领国民警队黑夜深入匪穴清剿,迫使土匪逃往河南保安山。萧县民众曾流传过两句话:“山西有个土匪任小山,山东有个清官刘汉川。”(注:这里的山西山东是相对萧县附近的地区)意思是说,萧县有了维护民众安居的清官刘汉川,就不怕猖獗横行的土匪了。说他正直,也有口皆碑。他执法严明,大义灭亲。其族兄犯有拦路抢劫、窝藏盗匪之罪,刘云昭不徇私,将其依法逮捕处决示众。正是因为这样,孙中山视他为知己,蒋介石恨他如仇寇。举例说,在他任南京特别法庭庭长期间,一次,徐州商会会长赵毅斋、副会长郑心如纵火焚毁账目一案落在刘云昭手中,赵、郑两人买通了刘云昭的好友、蒋介石的秘书长陆复亭,贿赂刘云昭。在蒋介石召开的一次高级军政会议上,刘云昭突然拿出3000元的贿赂款痛斥这种以权徇私的卑劣行径。不久,刘云昭被免去特别法庭庭长的职务。
1912年初,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刘云昭作为江苏省代表被选为国会议员。是年6 月,他接受孙中山邀请离开萧县,到南京任临时大总统府参议。1913年,萧县创办乙种师范传习所(萧县师范学校前身),学制一年,由刘云昭任所长。1916年,国民党萧县分部改名为“地方自治促进会”,刘云昭任会长。
北伐前,刘云昭追随中山先生在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他积极宣传孙中山的《讨袁檄文》,参加了席卷岭南诸省的护国运动,在广州的民众集会上,欢迎蔡锷的讨袁护国军。袁世凯死后,他又紧随中山先生,参加护法运动,反对北洋军阀混战割据。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先生被迫离粤去沪。当时,不少南方议员立场动摇,于1923年接受曹锟的贿选,卖身为“猪仔议员”。刘云昭当时也是被曹锟拉拢的对象之一,但他拒绝受贿,表示绝不与祸国殃民的军阀同流合污,并留在南方跟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坚决支持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支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刘云昭作为孙中山指派的代表出席会议,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是年冬,他随孙中山北上议事,反对北洋军阀崇洋媚外、分裂辱国活动。旋即应邀去河南任延津县县长。他一到任,即严厉打击土豪劣绅,兴修水利,筑路架桥,为民众谋取福利。这一年的中秋节,刘云昭拒绝与当地土豪苟合聚会,而是在县公署前广场宴请全城的贫民、乞丐数百人,酒足饭饱以后,他再开口动员乞丐自食其力,一时传为佳话。
此后,刘云昭赴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部高参,随李部参加北伐。抗战期间,刘云昭应邀赴徐州任第五战区抗敌总动员委员会秘书长,筹办抗日青年军团,掩护共产党人开展活动。上海解放前夕,他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委托,秘密策动国民党淞沪警备区副司令刘昌义起义,为上海解放立下了功勋。上海解放后,刘云昭应中共中央之邀北上,参加新中国的筹建活动。1949年10月1日,刘云昭应邀出席了开国大典。
主要参考文献:
刘训浩《刘云昭(汉川)先生文史资料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