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恶如仇的举人李执中

辛亥革命网 2016-02-19 13:57 来源:中国石门 作者:陈俊武 查看:

李执中字懋吾。亦字柏如。石门出席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仅有一人,这个人就是举人出身的李执中。

  石门出席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仅有一人,这个人就是举人出身的李执中。

  李执中字懋吾。亦字柏如。祖籍湖北监利县,咸丰十年(1860年,庚申)出生于石门县沿市乡白羊山(今望羊桥乡)一个贫困农民家庭。

  一、宅心仁厚 年少中举

  执中聪慧过人,为人正直,疾恶如仇,虽家穷却急难好施,颇受人敬重。他手中有了钱见别人有困难便解囊相助。有一年眼看就要过年了,他还两手空空。一天,他从一朋友家前路过,友人得知这个情况后,便赠与他一些钱,嘱他去办过年货。回家途中他买了几条鱼,忽见旁边有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眼睁睁直望着鱼流口水。他知道那是个想吃鱼而又无钱买鱼的穷人。便将手中的鱼全给了他,仍然两手空空地回到家里。人家笑他傻,他却感到畅快。

  他天资聪慧,又刻苦好学,不及弱冠(二十岁)即中秀才。为生计所迫,他迁往常德教书度日。这时石门大儒(学者,清末文学家)阎镇珩寓居常德,执中拜倒在他的门下求教,虽时间不长(不到一年),受益汇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壬寅)他三十二岁参加湖南乡试,举人及第,仍然从事教育,执教常德西路师范。

  执中在教学生涯中,目睹朝政腐败,社会黑暗,兵连祸结,生灵涂炭,内心充满忧虑,逐渐萌发变革现状的思想,1904年他出任湖北荆州驻防中学堂学监(监督)见满人虐待汉族子第,愤愤不平,次年春回石门任石门高等小学堂堂长,致力振兴家乡教育事业,宣传革命思想。1906年东渡日本,寻求救国救民之路。适逢孙中山、黄兴在东京成立同盟会,执中毅然参加。不久,奉命返湘,进行秘密革命活动,宣统元年(1909,乙酉)湖南省谘议局开幕,执中当选为谘议局议员。

  挥师荆州 策应武昌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爆发,年过半百的李执中欢欣若狂,连忙备马,从石门一日一夜驰奔长沙,和学友同事议事。十月二十日湖南起义响应。十一月谭延闿任湖南都督,武昌仍战事在急,汉阳已为清军所破,长沙受到威胁。谭延闿系儒生领兵,孤立无助,深感局势危险。李执中与谭延闿系乡试同年,积积为他献计:荆州为古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清军兵营,应用“围魏救赵”之策,攻打荆州,以解汉阳清兵对长沙的压力。谭延闿从其计,遣执中返回常德募兵。

  一到常德,正逢清廷的贵州按察使、慈利人王正雅(子彬)奉诏也来常德募兵,以攻打武昌革命军,时常德革命党人欲将他捉拿处死,一时气氛十分紧张。执中与王相识,知道他也同情革命,年纪又轻,便制止说:“此人尚可用。诸位相信老夫,就交给我处置。”李执中是湖南西路师范创始人之一。曾在常德执教,门徒甚众,他一向思想进步,声望很高,大家自然相信他。李执中和王正雅同处一室,他畅谈形势,指陈国是、讲三民主义、讲人民共和,说得王正雅心悦诚服,欢笑声溢于户外,三日后王正雅降服,尊李执中为前辈。李执中遂邀他至长沙,向谭延闿推荐,王被委为荆州安抚使,且拨湖南巡防两个营交给他俩。王李率兵回常德,又在常德、澧州召募两个营,取道湖北公安,直指荆沙。他们又与荆宜鹤招抚使唐羲之联合,共同围攻荆州,切断清军支援武汉之路。满将连魁凭城死守,荆州城十分坚固,义军久攻不下。李执中曾在荆州驻防中学堂任监督,认识不少清军将士,便写了一封督促清军将士投降书,晓之以大义,动之以真情,且详细分析了守降的得失,用箭射入清营,那主将将信遍让士兵观看。同时李执中又命将士天天向清军喊话宣传。主将连魁和大部分将士深知执中的为人,便渐渐动摇起来。但副将恒龄坚决主战,拒不投降。十二月十二日,王正雅率革命军隐蔽北门,不幸流弹中足,鲜血汩汩,包扎后仍大呼向前,手斩旗营中军一人,指挥部下递人梯进城,大部分清军不予抵抗。旗营副将恒龄见大势已去,遂自杀身亡。都统连魁、副都统松鹤开城投降。武汉革命军闻报,士气大振。荆州既定,李执中又与王正雅出兵襄阳。次年二月,宣统退位,南北议和。凭着执中与谭延闿等人的关系,任着他的功绩,完全可以获得较高职位,但他有功不居功,断然辞去军务,被聘为北京清华学堂教员。

  力拒贿赂 坚决反袁

  民国二年(1913年)二月,国会选举,李执中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十月,袁世凯竞选大总统怕事不成,与其党羽密谋,用金钱贿赂议员。李执中憎恶已极,予以拒绝。袁世凯又派人来游说,许他高官厚禄。李执中勃然大怒:“我楚国男子,平生不作暮夜之行,此言何为而及于我?”说客尴尬而回。袁世凯闻知,鼻子哼了哼,冷笑一声:“一人不举,于我何损?”不久,西南各省兴师讨袁,湖南宣布独立,李执中立即从京返湘,投入反袁斗争。斗争失败,湖南督军汤芗铭将李执中列入革命党之列,袁电令逮捕。李执中谋走日本,逃至天津,袁世凯密探跟踪追捕,时值冬季,轮船不通。正巧,这时有艘日本破冰船试航,十一月李执中便随船至日本。

  其时,袁世凯通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民党国会及各省议会议员,孙中山也亡命日本,一九一四年在东京发起成立中华革命党,李执中须发皆白,首先入党。经过一段发展,党员发展到六百余人。

  袁世凯闻讯,十分害怕,便派亲信蒋士立携款五百万到日本与驻日公使陆宗舆拉拢党员,阴谋瓦解革命阵营。革命党中有些投机分子见钱眼开,渐渐动摇,孙中山集会商议对策。桃源人吴先梅站起来说:“孙总理,我愿以身许国,刺死蒋士立!”众人一惊,无不钦佩这个年轻人。

  “吴壮士何以行事?我愿为君计。”李执中遂将吴先梅引入密室,谈了自己设计的行刺方案,吴先梅欣然允诺,信心十足。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