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的山东之行

辛亥革命网 2015-10-28 15:06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生平业迹,有必要对他与齐鲁的渊源予以回顾,以继承孙先生遗愿,为建设富强的祖国而奋斗不息。

  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生平业迹,有必要对他与齐鲁的渊源予以回顾,以继承孙先生遗愿,为建设富强的祖国而奋斗不息。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青岛市民在举行欢庆活动的同时,都企盼一瞻领袖风采。但是,要请孙中山先生来青,必须经过统治青岛的德国当局批准。青岛各界人士便以齐燕公所、三江会馆、广东会馆、青岛商会等名义,联名发出了致德督函。略云:“工商各界留居青岛租界,见于今天下公推孙君为大总统,上海、香港各租界内的同胞,均已纷纷开会欢迎。现工商等居留此间,南人以家乡生命财产受保护之益,北人以通商南省无危险之虞,现择于十四号在三江会馆,升旗放鞭,开会欢迎,恭申爱敬。素慕贵提督大人为立宪大臣,洞明公理,必表同情。请贵提督赞成之,并请派捕保护会场。”对此合理要求,德督却反对,复函说:“惟本大臣未便照准开此大会,并升旗放鞭。因本政厅素抱严守中立主义。趁此机会,切为指示:贵会馆不得改作办理关系国际之事务机关。若不听令,本政厅必行干预。”对这一无理复函,青岛各界人民义愤填膺,立即又发一长函,同其进行诘责,要略为:“一、贵提督不准升旗放鞭,开欢迎会,岂不视工商等为无国之民乎!伤心述此,血与泪进。二、以本会馆开会庆祝本国总统有防中立,实有不解。贵提督必行干预一语,未识根据何条法律而行,尚祈示谕遵守,为更钦佩。三、本会馆以爱中国,认总统为第一义。谅贵提督素爱人道和平,深明世界人群之进化公理,必邀俯准工商等作法律范围内开会之自由。一俟择定会期,再行申明、请捕监临会场,保护一切。”德国提督鉴于当时革命形势,慑于青岛人民的爱国气势,拖延不答。后来,由于形势有变,南北议和,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13日孙中山向参议院辞临时大总统职,荐袁世凯继任。3月l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总统。孙中山来青一事推迟。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员饯别会上发表了辞职后的第一次演说,详尽阐述了他对形势的看法和今后的打算,指出:“盖实业主义为中国所必需,文明进步,必赖乎此,非人力所能阻遏。”为此,孙中山提出一个在经济上振兴中国的宏伟设想,他要在中国北、中、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像纽约港那样的大海港,修建20万公里的铁路,以五大铁路系统将中国的沿海、内地和边疆连接起来,修建遍布全国的公路网……带着这样的宏愿,孙中山全力以赴,四处奔波。这时他来到山东,到烟台、济南、青岛等地视察,宣传自己的抱负,号召重视制造业,推动商业兴旺。袁世凯为欺骗革命党人,掩饰其窃国罪行,于8月初派人到上海迎接孙中山、黄兴北上。孙、黄原定17日动身,因事改为18日下午启程。18日上午,传来了袁世凯在北京枪杀了同盟会党人、湖北军政府军务副部长张振武和湖北将校团团长方维的消息。这是民国史上第一件违法杀害革命党人的事件。此事发生后,上海革命党认为:“此等现象,一若并非真共和,殊形危险。”河南、安徽、广东等省也来电劝阻孙中山和黄兴不要轻入虎穴。孙中山劝黄兴暂止其行,自己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仍决意北上,幻想袁世凯当个好的民国总统,解决好政治、建军等重大事务;一心一意搞实业,解决民生问题。在孙先生坚持下,由上海同孚路黄兴寓所动身,乘“安平”号轮。18日下午4时20分,乘“安平”号轮启程北上,同行者有夫人卢慕贞、秘书宋霭龄,还有居正等十多人。仍有人劝阻此行,孙中山表示:“无论如何不失信于袁总统,且他人皆谓袁不可靠,我则认为可靠,必欲一试晋目光。”

  8月20日晚,途经烟台时,孙先生命轮船靠岸休息,21日上午抵港口码头,各界欢迎,行鞠躬礼,高呼“孙先生万岁”、“民国万岁”!孙中山一行下榻烟台山下的克立顿饭店,闻此消息,烟台官、商、军界代表齐聚克立顿饭店,召开欢迎大会。孙中山在发言中说:“中国商业失败,不止烟台一埠,凡属通商口岸,利权外溢,到处皆然。为今之计,欲商业兴旺,必从制造业下手,如本埠之张裕公司,其工业不亚于法国工厂,将来必可获利;又是如玻璃公司亦然,张君以一人之力而能成此伟业,宜互相提携,力求进步,不但烟台为北洋之一大繁盛商埠,即富强之基础,亦于是乎在。”话语间流露着忧国忧民的情思。会后,孙中山与烟台官商各界在克立顿饭店合影。该饭店(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烟台朝阳街北端)也因临时大总统下榻而名气大增。21日,孙中山兴致勃勃地前往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参观,对公司的生产情况大加赞赏,品尝张裕葡萄酒后,题赠“品重醴泉”,以示鼓励。后由烟台经天津到北京。

  9月26日,孙先生一行离京抵德州车站,下车同欢迎人员谈话30分钟,至黄河北岸下车,视察黄河大桥工程。之后,乘山东都督周自齐所派专车赴济南。26日下午,孙中山抵济稍做停留。济南军、政、党、学、报各界一万多人在车站迎接。但孙中山已随下车的乘客自行出站,雇黄包车进城了。随后,孙中山应邀在省议会大厅(原址位于大明湖南岸,现已拆除)对议员、教育界人士及学生代表讲演。场内早已座无虚席,听众热烈鼓掌欢呼孙中山的到来。讲演中鸦雀无声,大家都屏息凝神,细听孙中山先生的要旨宏论,演讲不时被阵阵热烈的掌声打断。中间休息时,孙中山径自走下讲台,与前排学生握手谈话。而二楼后排的听众,急欲一睹先生风采,却碍于前排挡住视线,竟踏在连椅靠背的横板上,尽力前伸张望。突然一声爆响,全场立时大惊,以为有炸弹爆炸,并疑是刺客所为,楼上楼下一时引起混乱,惟孙中山先生平静如故,他镇定地挥手让大家坐下,场内很快恢复了平静。事后了解,原来是踏断了连椅背板发出的巨响。孙中山先生继续完成了他的讲演。大家一致赞扬孙中山先生胆识过人,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下午5时,于珍珠泉“珠泉精舍”举行茶话会,席间,与周自齐商谈举修烟潍、兖亳二铁路的计划。

  9月27日上午8时,孙先生至营门外检阅陆军演操并即席演说,指出军人与国家之关系,军人对于人民负责保卫之义务。下午2时20分,举行学界欢迎会。孙先生登台演说:“人民为民国主人,既为主人,应有为主人之资格,为主人之度量。政府为人民公仆,既为公仆,必须主人信任,然后可以有为,否则进退失据。要之,政府既为人民所建设,即不可不信任政府。”对外是取“开放门户”政策。“建筑铁路,为建设之要端”。下午4时,出席省议会、教省会、国民党、自由党、共和党等五十二团体举行的欢迎会。讲话中指出:“今日破坏告终,建设伊始,各政党、各团体务宜联络一气,以国家为前提,而不能以本党为前提。……所谓建设者,有精神之建设,有物质之建设。兄弟所主张之铁路政策,乃物质建设。惟关乎统一政治,及矿产商工各业,均届重要。但20万里之铁路,需款60万万,以中国独力为之,非百年不可。列强进步之速,一日千里,岂能待我百年,兄弟欲以10年之时期告竣,已屑缓无可缓。”当晚9时,在寓所举行记者招待会,到会有《齐鲁民报》、《齐民报》、《群化日报》、《民话日报》、《济南日报》、《简报》的记者。孙先生说明推行铁路三大政策:“借资开办”,“中外合资”,“外人承办”,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并致函北方报界,指示宣传兴建铁路有利于国家,藉以得到人民的输款和支持。

  青岛的政、学、商等各界人士闻知孙中山在济南视察的情形,纷纷邀请孙先生到青岛。德国就任不久的胶澳总督麦尔瓦德克称,德国政府在大清和民国两个南北并立的政权之间保持中立,以中国驻“德国大使仍为满清官吏”为由,阻止社会各界欢迎孙中山先生抵青。曾长期在青岛进行革命活动的老同盟会员、时任山东支部理事徐镜心,青岛震旦公学的创始人刘冠三等,赴济南向孙先生转达了青岛各界的盛情邀请。当孙中山先生闻知德督的拒绝态度,便毅然表示说:“我本来不准备去青岛,既然德国侵略者不喜欢我去,我就非去不可。”

  “孙中山由济南乘火车来青岛,借此考察中国铁路发展情况”的消息传来,青岛万众欢腾,扎戏台、做彩旗、糊灯笼、贴标语,热烈欢迎革命先行者。而德国驻青总督麦尔瓦德克对日益高涨的民主革命形势惶恐不安。他害怕孙中山的到来会在青岛引发翻江倒海的革命浪潮,一面阻止民众的欢迎准备活动,一面公开声称孙中山是不受欢迎的人。此举激怒了青岛商界、学界、文化界、宗教界及齐燕会馆、三江会馆、广东会馆、青岛总商会等组织,上万人连续几日包围总督府进行抗议。见识过欧洲革命风暴的麦尔瓦德克畏惧中国民众的抗议活动和孙中山的巨大声威,只好妥协,并准备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孙中山先生获悉在德国当局统治下的青岛人民为此进行不懈斗争的情形,万分感动,决定取道青岛返沪,并颇有感慨:“这次北方之行,虽然访问的城市不少,到青岛去,还是唯一的一个受异邦统制的地方,分外需要好好进行考察。”

  1912年9月28日晨7时,孙中山先生乘胶济路专车,离济南赴青岛。随行有宋蔼龄、徐镜心、刘冠三等人。列车东去途中,刘冠三正与孙先生并肩而坐闲话时,突遇两名德国人来访。刘氏欲起立应酬时,中山先生掣其衣襟,暗示不必慕敬起立。德人退出后,孙先生慨然说:“你起对他慕敬,他越认为你软弱可欺,越对你看不起!”这蕴含民族自尊之情。车至高密站,全城学生、民众代表前来欢迎,孙先生连忙下车致意,并一一握手。高密县高等小学堂堂长、同盟会员侯芝庭跟随进入车厢时,孙先生连呼请坐,并在自己的一张照片上亲笔题书“高密县同盟会留念”相赠。当侯氏请孙先生留言训示时,中山先生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秋高气爽,阳光普照,彩旗猎猎。晚6时,孙中山偕夫人卢慕贞及众多陪同人员到达青岛火车站。当孙中山先生走出站台时,在火车站即受到全市人民的热烈欢迎。男女老幼,万头攒动,挥动手旗,欢呼沸腾。火车站广场上人山人海,锣鼓响起来了,秧歌扭起来了,狮子舞起来了,欢乐的人们排着长队,准备一睹大总统的风采。德国总督的仪仗队列队在客运站的出口,鲜红的地毯从出站口一直铺到广场中央。当孙中山神采奕奕地走出火车站大厅时,掌声如潮,歌声如海,德国总督麦尔瓦德克站在欢迎队伍的最前列,他抢前一步说:“大总统阁下,我代表青岛的军民欢迎您,请接受我最诚挚的问候!”在握手拥抱之后,孙中山谢绝了德国总督麦尔瓦德克的专车和准备的宴会,在广场短暂停留后,就率领40人的访问团一路逶迤到达第一海水浴场的“沙滩宾馆”。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