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志士陈干

辛亥革命网 2015-08-26 09:35 来源:青岛市情网 作者:青岛市情网 查看:

陈干,字明侯,原名贵川。1904年入湖北陆军学堂。翌年赴日本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不久受孙中山派遣,回到东北开展反清斗争。

  陈干(1881~1927),字明侯,原名贵川。山东昌邑人。

  陈干1897年渡海赴关东学习纺丝谋生,后返乡务农,同时读了许多经典著作。1902年,前往北京参军,在马玉昆率领的武卫左军里当兵。1904年入湖北陆军学堂。翌年赴日本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不久受孙中山派遣,回到东北开展反清斗争。1907年8月,回故乡昌邑,向乡亲们宣传革命,发展吕子人等加入同盟会。

  为培养更多的革命人才,1908年初陈干同商震、景定成等人赴德人侵占下的青岛,创办新式学堂震旦公学。革命党人丁惟汾、刘冠三、陶成章等都关心震旦公学,为办学献策出力。震旦公学重视革命思想教育和对学生军事技能的培养,并注意把革命思想传播到校外群众中。学校不断购置武器,发展革命组织,为武装起义做准备。震旦公学实际上成了同盟会在山东的一个重要机关。同年秋,陈干、刘冠三与同盟会员、济南高等师范学堂教员于洪起等发起成立山东保矿会,反对德人侵夺山东矿权,力争民族权益,同时抵制德货。陈干及震旦公学师生们的革命活动,引起青岛德国殖民当局的恐慌。他们派密探监视学校师生的举动,并以学校师生参加山东保矿斗争有碍治安为由封禁了学校。

  此后,陈干为革命事业奔波于日本和中国东北地区。在长春组织山东同乡会,为革命积蓄力量。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革命党人纷纷响应。陈干认为山东革命应集中力量由津浦铁路北伐策取济南,便至南京,获得支持。1912年被陆军总长黄兴任命为山东民军统领,一路攻打清军,收复徐州。随后担任陆军第三十九旅旅长,出师北伐。1913年任陆军部咨议,晋升为陆军中将。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奉命赴胶东调查民间损失。1916年任山东省政务厅厅长。1921年任广东非常大总统咨议。1922年他被各界推举为中日谈判代表,又被北洋政府任命为鲁案接收第一部委员,为收回青岛进行艰苦的谈判斗争。陈干在谈判中“最注意者二事”:“一青岛土地权、一内地开放。无论何件均可商量。惟此二者,绝不敢苟同”,被康有为誉为“鲁案砥柱”。后任鲁案协定善后委员会委员、胶澳商埠督办公署顾问。1923年奉命办理接收威海事宜。1924年回归故里,隐居著述。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议。1927年任北伐第十军第二支队司令,同年因蒋桂之争,在南京被桂系军阀杀害。著有《倥偬集》、《欧战拾遗》、《鲁案》、《威案》等。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