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难先事迹点滴
辛亥革命网 2015-07-03 10:5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空山 查看:
张难先是反清革命志士,早在1904年,他就由家乡来到武昌,与吴禄贞、宋教仁等人一起创立了清末湖北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1906年,他又参加了在武昌的另一个革命团体“日知会”,不久被捕入狱。在狱中,张难先大义凛然,抱着牺牲自我的决心,慷慨不屈,临难不惧。索纸笔,直书千余言,大意即“吾不革命,谁革命?吾不革命,不仅负吾笔墨,且负天下人也”。他又大声说:“斩便斩,索供何为?”他这种宁死不屈的态度使得清政府的审判官也为之感动,竟说:“久仰先生名,革命党首屈一指,……素惗先生事,今果不爽。”此事史称“丙午党狱”,后因多方转圜,张难先得以保外就医,继续在武昌、汉川等地从事反清的秘密活动。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又立即赶赴武昌,亲自参加了阳夏保卫战。
张难先出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期间,一次国府主席蒋介石电命以某二人分任处、市长,经张难先婉转表示“此二人不宜任用”后,蒋介石依然坚持。张难先于是当面问蒋介石说:“主席知此二人否?经职查访结果,知彼二人劣迹甚多,口碑不佳,实不宜任此重要职务。”又一一列举事实,陈明缘由。蒋介石听后,改变态度说:“汝不言,吾实不知。今既如此,可再物色他人。”另一次蒋介石电命委派某二人为县长,张难先接见此二人后,复电蒋介石说:某人练达,可以择地委派;另一人浮躁,不宜任为县长。蒋介石听后,也便不再说话了。张难先禀性就是如此,即使是面对最高领袖,他也绝不会去阿谀奉迎。
张难先的私人生活极为简朴。他担任浙江省主席之初,曾经大刀阔斧地裁减省府冗散人员,引起某些人的飞短流长,捏造莫须有的罪状,甚至说他贪赃纳妾。蒋介石听说后,难免心生疑惑,一天轻车简从来到杭州,直接去到他家里。当蒋介石见到张难先住室的简陋,与其妻之荆钗裙布,朴素无华,顿时感动莫名,“赞佩公(指张难先)之廉洁奉公,刻苦自甘,叹为得未曾有”。而当张难先卸任浙江省主席之职时,“遣外甥田天柱赴车站购票一张,……混杂于三等乘客中只身离杭”。你见过这样的省主席吗?
张难先之守身方正廉洁,贯穿于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始终如此。辛亥革命胜利后,黎元洪聘他为秘书,他坚决拒绝。他自述说:“家里一贫如洗,我就以种菜为活,偷闲读书,遇水灾则设私塾养家,这样混过了八年。”抗日战争中,他的生活极为清苦,湖北省主席陈诚派人送去1000银元,他以无功不受馈赠而加以拒绝。他又曾自费编印《湖北革命知之录》一书,事先确定四原则:一、不请阔人作序;二、不向亲友募印刷费;三、不自我吹嘘;四、不因同志小过而掩其大功。当时有一位名叫李椿萱者,拟赠送5000元作为该书的印刷费,张难先“婉辞谢之,李君因而作罢”。
处在那个动荡不已的时代,张难先虽然涉足官场,而崇尚节义,坚守道德,甘于枯寂。这种精神人格,十分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