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志士张文光

辛亥革命网 2015-06-29 09:39 来源:中华英烈网 作者:段正璧 张兆兴 查看:

张文光,字绍三,1882年6月出生于云南腾冲县城郊董库村的一个富商家庭。文光因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对清政府之腐朽深恶痛绝,1906年经中国同盟会会员杨振鸿介绍加入同盟会。

  张文光,字绍三,1882年6月出生于云南腾冲县城郊董库村的一个富商家庭。自幼性情倔强秉直,不畏强暴,好交朋友,重信义,胸有大志,不吝钱财,在乡间颇有威信。1900年冬,黄毓英、杜韩甫、马骧因病住其家中,黄病情稍好转就离开,杜、马则在了一年多,黄临别时念文光为国事毁家应酬费用日益增多,经济拮据,赠银30两,文光知道后,即带银追至橄榄寨,将银还黄作革命用。文光青年时随父到缅甸经商,因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对清政府之腐朽深恶痛绝,1906年经中国同盟会会员杨振鸿介绍加入同盟会,后转入国民党员。杨生前制订了攻占腾越,然后一军取永昌,一军攻往大理及省城,一军出顺宁、云州及迤南各地,最后北出黔湘戡定中原,西取川陕以直捣幽燕的战略方针。杨12月发动“永昌起义”失败,同时因患病,在急怒交加中病逝。从此,张文光与刀安仁、刘辅国一起挑起了滇西起义的重担。成为滇西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要宣传者与组织者。1908年春刀安仁回国,经刘辅国介绍与张相识,两人志趣相投,结为同志。1908年冬,刀、张、刘商定,在腾越创建同盟会外围组织——自治同志会(又称自治青年会),刀任组长、张为副组长、刘为联络员。黄毓英、杜韩甫等到旧城干崖(现盈江)土司所在地会刘辅国,后持刘书信到腾冲张文光家磋商革命,要求滇西革命要张多负责,张不负重托,积极发展农民、会党群众数千人。

  1910年6月,刀安仁到南洋晋见孙中山、孙勉励,刀全力筹办滇西起义,刀抵仰光后向分会和吕志伊传达了总理面谕,筹划年底举行滇西起义。1911年4月第二次广州起义失败。同年7月,由刀主持,仰光分会的代表和张文光、刘辅国等在干崖新城衙门召开会议,决定9月初起义,刘负责发动蛮允、昔马、户腊撤等地巡防营官兵,刀负责组织干崖起义军和发动各土司,张在腾负责策动下级官兵反正。8月,仰光分会同意起义计划,具体确定1911年10月27日三军齐集腾越,互相策应,共成大业,同时将《革命方略》印信交给刀。

  10月24日,张文光带刘竹云、段云楼前往干崖找刀安仁。干崖距腾二百余里,时逢秋雨连绵,洪水暴涨,山体坍塌,道路难行,稍有疏忽性命难保,张三人不顾个人安危,冒雨兼程,艰难跋涉,于10月25日下午8时到干崖见到刀安仁,并向刀报告了举义安排,同时向刀取《革命方略》及南洋总机关部颁来的关防,刀临事犹豫,不想交出,张作色说:“事已至此,尚欲苟全乎”?才交出。张等携带《方略》印信,于27日下午2点半返回腾冲直奔城南外五皇殿,向早已集结等待的陈天煜、钱泰丰等13人开会,决定晚9时进城举事。当晚9时许,陈天去集合驻腾陆军七十六标三营,管带张桐开枪抗拒,陈攻下营部后并将张桐击毙,紧接去攻城南道署,巡道宋联奎逃;李光斗、钱泰丰亦毙四营曹福祥管带后攻城南军装局,张文光率宋学诗、革勋言及自治团体会众志士直攻镇署,总兵张嘉钰拒战不支自杀,厅丞温良彝逃跑,至12时各署局被攻克,腾越光复,城头高悬义军九星旗。

  义军攻城时,张文光命邬梁栋、何泽运率兵保护领事、衙署、税司、教堂、英人医院,命周维美送信各洋员处,派人沿街大声宣告:“张文光纠合义军是为了除满奴,复汉土,不与百姓为仇,属文明之举”。并加强巡逻,义军纪律严明,沿街查匪,百姓安然。张文光在举事前令亲信在家及周围堆了些柴草,说:“若事败,则举火自焚,共赴国难。”表明了革命的决心。10月28日上午9时,张文光召集军、商、绅、学各界在自治局开会,并发表演说,后大家一致推张为滇西都督。刘辅国回腾时,张曾以都督一职相让,刘未接受。刀安仁抵腾时,张已就任都督多日,又成立了第二军都督府,刀任第二军都督,任刘辅国为民政司长,陈天煜为前方总指挥。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