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从军的龙云

辛亥革命网 2015-06-29 09:16 来源:云南政协报 作者:谢本书 查看:

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10月30日,响应武昌起义的昆明起义爆发,云南很快光复,龙云于辛亥年(1911年)底加入滇军,这成为他以后飞黄腾达的起点。

  龙云祖籍四川凉山金阳,出生在云南昭通炎山。金阳与炎山恰巧在金沙江两岸,少年龙云流落于金沙江两岸,虽然读过几年书,但更热衷武术,因而练就了一身武功。

  1911年初,龙云与邹若衡、卢汉等流落到了四川叙府(今宜宾)一带。不久,四川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发动反对清王朝出卖路权的武装起义。云南永善人魏焕章在四川嘉定(今乐山)一带,组织了一支约有1000人的队伍,自称统领,准备向成都进发。龙云等人听说同乡(永善属昭通地区的一个县)魏焕章人多势众,乃往投奔,为魏焕章所接纳。

  同年10月10日,辛亥武昌起义爆发。10月30日,响应武昌起义的昆明起义爆发,云南很快光复,成立了以蔡锷为首的云南军都督府。而这时,四川、贵州等地还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根据四川、贵州地区有关方面的邀请,蔡锷决定派出滇军,援助四川,乃组织滇军援川军一个师,以云南军都督府军务部总长韩建铎为师长(又称滇军援川军总司令),下辖两个梯团(梯团相当于旅),以谢汝翼为第一梯团长,经昭通向叙府进军;以李鸿祥为第二梯团长,经贵州毕节向四川泸州前进。

  12月中旬,谢汝翼所率滇军第一梯团进驻叙府。龙云等获悉,非常高兴,遂投奔谢汝翼部,受到欢迎。

  龙云于辛亥年(1911年)底加入滇军,这成为他以后飞黄腾达的起点。

  1912年5月,援川滇军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回到云南昆明。部队进行整编过程中,谢汝翼遂推荐龙云、卢汉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辛亥后改名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四期学习,龙云学骑兵科,卢汉学步兵科。在讲武堂学习的两年,是龙云一生的重要阶段,这是龙云所进过的唯一正规军事学校。如果没有讲武堂这段经历,龙云不可能是一个有较高文化教养、军事素养的人,也不大可能取得后来的成就和地位。

  1914年,龙云在讲武堂毕业前夕,打败了狂妄自大的在昆明摆擂比武的法国拳师,使自己声名大振。讲武堂毕业后,龙云被分到昭通独立营任排长。1915年,反袁护国战争爆发前夕,龙云被调往昆明,担任唐继尧副官处中尉副官。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中,唐继尧出任云南护国军政府都督兼护国第三军军长,为护国战争立下了功勋。而龙云作为唐继尧的侍卫副官,表现出相当的忠诚,保卫唐继尧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程度,取得了唐继尧的喜欢和信任。接着,唐继尧任命龙云为近卫军二大队中队长、大队副、佽飞军(警卫军)大队长等职。龙云也为反袁护国战争尽了自己的努力。

  1921年初,驻滇川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不满唐继尧的对外扩张,率驻川滇军返回昆明,驱逐唐继尧。2月8日,唐继尧不得已率少数人逃离昆明,流落香港。事变前夕,唐继尧将佽飞军大队改组为滇军第11团,任命龙云为团长,进驻滇南,以便作为将来唐继尧回滇的立脚点。同年秋,龙云将所部移驻广西柳州,唐继尧任命龙云为柳州警备司令。

  1922年初,唐继尧将其所部4000人集中于柳州,改编为四个军,以龙云为李友勋第一军前敌司令,率部反攻云南。在回滇途中,第一军军长李友勋被打死,龙云被任命为第一军代军长。本来,顾品珍所部兵力超过唐继尧兵力,而且以逸待劳,然而顾品珍盲目轻敌,加上唐继尧又收买了大士匪吴学显,吴部突袭顾品珍在前线的总司令部,顾部措手不及,总司令及参谋长皆遭意外死亡,唐继尧遂于1922年3月轻取昆明,实现“二次回滇”,重掌云南大权。论功行赏,龙云被委任为滇军第五军军长兼滇中镇守使,驻昆明。这样,龙云事实上掌握了滇军的实力。

  二次回滇后,唐继尧明显地走下坡路了。1926年下半年,从广州出发的北伐军(国民革命军)一路取得胜利,而唐继尧却在云南高唱“反共”、“讨赤”的调子,与北洋军阀相勾结。1927年初,在中共云南地下组织的活动下,龙云与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四镇守使发动了倒唐的“二六政变”,唐继尧被迫下台,并于5月23日去世。

  在经过一阵动乱后,龙云掌握了云南政权,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38军军长。1928年1月,南京政府正式任命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后又任命为第十三路军总指挥、讨逆军第十路总指挥等。龙云统治云南之初,倒向蒋介石一边,实行“清共”等措施。但是,龙云毕竟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加上龙云具有爱国民主思想,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龙云的政治态度开始了明显的转变。

  在抗日战争中,龙云不仅稳住云南大后方,又先后派出滇军三个军支援全国抗战,支持滇西抗战,并使昆明成为大后方的民主堡垒。1944年底,龙云秘密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龙云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却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

  1945年10月初,蒋介石指使杜聿明在昆明发动政变,免去龙云本兼各职,调为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院长,龙云被迫离开昆明去重庆,即遭软禁。1948年12月,龙云逃出南京,飞广州转赴香港,结束了3年多的软禁生活。同年底,龙在香港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949年8月,龙云等44人在香港发表了《我们对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表示与蒋介石集团彻底决裂,归向人民。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龙云被列为特邀人士之一(未及出席)。

  1950年1月,龙云从香港到达北京。新中国建国以后,龙云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二届委员、第三届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

  龙云于1962年6月24日病逝北京,享年78岁。周恩来总理在吊唁龙云时,肯定了龙云一生三大功绩:抗日、反蒋、联共。1984年11月19日,龙云诞辰100周年时,在民革中央召开的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讲话说,龙云的“一生是一个光荣的爱国者的一生”。

(作者系云南民大教授,省文史馆馆员)

 标签:   谢本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