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辛亥革命领导人——彭邦栋
辛亥革命网 2015-06-15 09:53 来源:郴州网 作者:郴州网 查看:
彭邦栋字梓厚,号与吾,湖南宜章县人。1904年就读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在那里,他结识了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等辛亥革命先驱,翌年参加同盟会。
彭邦栋字梓厚,号与吾,湖南宜章县人。1904年就读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在那里,他结识了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等辛亥革命先驱,翌年参加同盟会。不久,他到广东连州谭源洞开辟秘密据点,培训革命武装。这支秘密武装力量逐渐壮大,发展到300多人,叫“湘粤边区民军”,彭氏兄弟分任正副支队长。
1910年,受湖南省巡警总监委派,彭邦栋担任宜章县警察局警务长。他利用警务长身份,开展秘密革命活动,介绍浏醴800余名革命党人投补到巡防和抚置卫队,预作日后起义内应。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成功,10月22日,长沙光复。湖南都督府都督焦达峰立即派郑人康、刘金赴湘南与彭邦栋联系,策划湘南起义。11月1日,彭邦栋决定集中兵力,先攻占宜章县衙。11月3日,宜章城满街张贴湘南革命实行团主任彭邦栋的告示,市民各安其业。清政府在宜章的统治从此结束。
1912年,湖南都督谭延闿调彭邦栋为高等顾问。1913年,彭邦栋当选为国会参议院议员,同年10月,袁世凯便解散了国会。他潜居北京,联络志士反袁,1914年3月,被军警查抄,逃至上海。1916年,彭邦栋与刘揆一在天津创办《公民报》,揭露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和改变国体实行帝制的阴谋,袁世凯串通日本租界查封《公民报》。彭邦栋只好回湘组织湘南革命军,响应蔡锷的云南护国军运动。
1917年,彭邦栋南下广东,任非常国会议员。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世,彭邦栋忧伤成疾,竟卧病数年。他自知来日无多,对看望他的友人说:“湘人向为革命中坚,流血牺牲,在所不惜,我为后死者,已属幸运。中山先生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一息尚存,吾当奋斗不辍……”
1930年7月,时任国民党编撰委员会编撰的彭邦栋病逝于南京,终年59岁。
1910年,受湖南省巡警总监委派,彭邦栋担任宜章县警察局警务长。他利用警务长身份,开展秘密革命活动,介绍浏醴800余名革命党人投补到巡防和抚置卫队,预作日后起义内应。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成功,10月22日,长沙光复。湖南都督府都督焦达峰立即派郑人康、刘金赴湘南与彭邦栋联系,策划湘南起义。11月1日,彭邦栋决定集中兵力,先攻占宜章县衙。11月3日,宜章城满街张贴湘南革命实行团主任彭邦栋的告示,市民各安其业。清政府在宜章的统治从此结束。
1912年,湖南都督谭延闿调彭邦栋为高等顾问。1913年,彭邦栋当选为国会参议院议员,同年10月,袁世凯便解散了国会。他潜居北京,联络志士反袁,1914年3月,被军警查抄,逃至上海。1916年,彭邦栋与刘揆一在天津创办《公民报》,揭露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和改变国体实行帝制的阴谋,袁世凯串通日本租界查封《公民报》。彭邦栋只好回湘组织湘南革命军,响应蔡锷的云南护国军运动。
1917年,彭邦栋南下广东,任非常国会议员。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世,彭邦栋忧伤成疾,竟卧病数年。他自知来日无多,对看望他的友人说:“湘人向为革命中坚,流血牺牲,在所不惜,我为后死者,已属幸运。中山先生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一息尚存,吾当奋斗不辍……”
1930年7月,时任国民党编撰委员会编撰的彭邦栋病逝于南京,终年5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