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志士谢凤池
辛亥革命网 2015-06-15 09:10 来源:郴州网 作者:刘专可 查看:
1911年岁在辛亥,是一个血雨腥风、翻天覆地的年份。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及革命党人与统治中国长达267的大清王朝进行战略对决。各地起义不断,均告失败。10月10日晚,武汉新军工程第八营在熊秉坤的率领下举行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驻鄂新军各部群起响应。翌日,起义军占领武昌,清总督瑞澂、提督张彪弃城而逃,辛亥革命爆发。之前,两湖革命党人已有“互为呼应”的约定。但武昌举义,湖南巡抚余诚格当天得到消息,为防止湖南新军响应,收缴了新军的子弹,并将部队调离长沙。湖南革命党人三天后才得知武昌首义的消息,遂于10月22日起义跟进,光复长沙,通电全省,成立湖南军政府,焦达峰、陈作新出任正副都督,并派人赴各地联络,派往湘南的是郑人康、刘金。
武汉、长沙相继起义的消息传到郴州,给同盟会郴州、嘉禾、宜章、永兴、临武分会的会员以极大鼓舞,他们秘密串联,积极准备响应。郴州分会的陈九韶、首进之、谢凤池、李维国等人多次开会,商讨对策。首进之、李维国主张仿照武汉、长沙模式,动员地方武装和会党力量,武力解决问题。而陈九韶、谢凤池则主张另辟蹊径,利用武汉、长沙起义成功的巨大影响,争取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后大家统一思想,作出两点决定:一、由陈九韶、李维国负责,立即急电长沙,请新成立的湖南军政府、参议院电函省内各地,督促清廷各府州县衙门归顺;二、由谢凤池、首进之负责,通过各种关系、渠道,游说郴州衙署的满清官员,特别是知州陈仰山,让他及其属下认清形势,改弦易帜。决策既定,他们即各自分头行动。
几天下来,陈九韶、李维国一路,通过郑人康、刘金取得了积极进展,长沙都督府同意立即给各地下函。而谢凤池、首进之一路,则进展不大,递话的人从衙门里反馈信息,知州陈仰山虽然整天心绪不宁,但始终不肯明确表态。到了10月底、11月初,各地起义成功和失败的消息不断传来。更令人惊骇的是,出任才几天的湖南正副都督焦达峰、陈作新,突然双双被害,由谭延闿出任省军政府都督。郑人康、刘金撤回长沙。朝廷诏书和省都督府命令接踵而至,形势日趋复杂,人们窃窃私语,商家惴惴不安,窃贼四处游弋,血案时有所闻。政治气氛令人窒息,空气中仿佛充满了火药味。
这天,谢凤池身穿一领新竹布长衫,手执一卷《长沙日报》,来到城外西街陈家大屋,向同盟会负责人陈九韶辞行,表示“时不待缓,他决定独闯州府衙门”。陈九韶听罢,大吃一惊,劝道:“此事非同小可,性命攸关,容想万全之策。”谢凤池笑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前番几次试探,皆假借它人之手,隔靴搔痒,不到痛处。我已知陈仰山的软肋,此次前去,必迫他就范!陈兄放心,只管安排易帜祝捷的准备吧!”说罢,拱手告辞,径直走向州府衙门。
谢凤池是州学庠生,递进名刺获许后,他昂首进入戒备森严的州署大堂。只见两旁衙役荷枪实弹,虎视眈眈。知州陈仰山一脸肃穆端坐案后,不无威严地问道:“谢生孤身前来,有何事禀报?”
谢凤池器宇轩昂,毫无惧色,朗声答道:“我受同盟会委派,前来劝导知州大人易帜反正!”
陈仰山闻言大惊失色,慌忙离座,执手将谢凤池拉入内室客厅,一迭声地说:“怠慢,怠慢,有何指教,敝人洗耳恭听。”谢凤池展开《长沙日报》,将目前形势和同盟会的主张宣讲了一通。陈仰山沉吟半晌,颇有城府地说:“敝人并非不识时务,实在大有为难。一则受朝廷恩典,不忍一朝舍弃;二则省城动荡不定,无可适从;三则贵党虽在湘鄂举事,仅占省城,两省且未全取,成败尚难预料。当年洪秀全据有龙盘虎踞之地,我大清半壁江山尽陷其手,他不也失败了吗?”谢凤池微微一笑,说:“大人谬矣!洪秀全横扫江南,终是流寇,失败在所难免。我革命党人,奉行主义,坚忍不拔,为民请命,引领潮流。现已掌控长江中枢,大纛高举,南北呼应。恐怕大人已知,陕西、山西、云南、江西皆已反正,星火已经燎原。早些天邻州嘉禾也被我革命军攻占,知县钟麟冥顽不化,吞金自杀。鞑虏倒台,只在早晚。请大人为郴州父老和城垣着想,也为自己着想,免得战事肇开,生灵涂炭!”一席话说得陈仰山哑口无言。正难堪间,外厅传报,宜章民众公然造反,县衙已被反民占领,知县吴道晋不知所踪。陈仰山一时惊得魂飞魄散。谢凤池加紧劝导,但陈仰山就是不肯松口。正僵持间,邮电支局送来省都督府的传檄,责令各府州县即行反正。陈仰山看罢,良久无语,最后泪眼婆娑,长叹一声道:“皇上保重,赦奴才不敬之罪。”然后摘下顶戴,命师爷进来,拟草反正文稿。文稿拟好后,陈仰山交给谢凤池,委托他全权办理相关事宜。
11月5日一大早,位于西街的城隍庙里就热闹起来了,一场盛大的群众集会在这里举行。9:18时,悬挂于戏台前旗杆上,象征大清王朝的黄龙旗徐徐降落,一面中书红色“大汉”二字的鲜亮锦旗冉冉升起,鞭炮轰鸣,欢声雷动。谢凤池在人群中,笑得格外灿烂。
继郴州之后,资兴、永兴、汝城、桂东等县相继易帜反正。这标志着陈腐不堪的封建统治在郴州彻底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郴州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可惜辛亥革命成功后,革命党人与立宪派明争暗斗、纷争不断,袁世凯乘机擅权。谢凤池忧国忧民,目睹时局混乱,战友喋血,大脑深受刺激,身染重病,不久郁郁离世。但他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敢于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救万民于水火,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郴州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