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与永春人(2)

辛亥革命网 2015-06-02 09:37 来源:永春县归国华侨联合会 作者:孙建斌 查看:

海内外永春先辈,拥护、支持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者众多。今根据《永春县志》和一些谱牒文献,补充一二。

  潘节文(1891-1916),字奕敬,号离恨,达埔新琼人。福建武备学堂毕业,南京武备学堂肆业。辛亥革命时,任新军营长,响应孙中山号召,参加光复福建的革命活动,获四等勋章。后任闽南安抚使教练官。后升入保定军官学校深造。1916年,回闽参加讨袁斗争,在与北洋军阀在同安的巷战中殉难。潘节文工诗词,遗诗颇多。殉难后,友人集资为其刊行《剑影庐遗稿》一书,蔡元培题签并作序。

  同安县建庄、潘二烈士纪念钟楼。去年永春县志办及永春(桃源)潘氏宗亲会特重印潘节文烈士遗著《剑影庐遗稿》,以致悼念。 余逢时(1892-1915),又名及时,号子雍,又号雨巷,桃城洋上人。拥护孙中山先生主张,与本县青年潘节文、林士贺进福州武备学堂,毕业后升南京武备学堂。辛亥革命后,在南京参加北伐军,参加讨袁斗争。后复学于保定军官学校。后又东渡日本留学。1914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委余逢时为革命党福建支部副支部长兼军事联络员(一说为独立军司令),与留日闽籍青年王荣光、萧其章回闽策划讨袁。不幸被军阀李厚基逮捕,英勇就义。

  郭其祥(1894-1936),乳名发,字仁长,仙夹龙湖人。1913年南渡马来亚。1917年在蔴坡参加孙中山创立的中华革命党。1919年回国,与堂兄郭仁斋、堂侄郭礼宗整顿春生堂药酒行。

  魏文华(1895-1957),族谱载:乳名淑玉,福州长乐人,福州幼师毕业。16岁时参加北伐战争,当敢死队员。后适永春人孙超然(泉州市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孙祝岳之令尊)。1932年曾任永春妇女编织学校校长。

  李铁民(1898-1956),本名鍢,字原周,达埔岩峰人。1915年旅居新加坡,并参加中华革命党。1921年,中国国民党在新加坡成立支部,铁民转为中国国民党党员,并推为支部文书。后又曾与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1956年当选为全国侨联副主席。

  林祖培(1903-1961),原名缙坤,字有衿,号谪君,蓬壶美中人。1921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翌年转入南开大学。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信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1929年由新加坡回家乡永春出任县长,力图用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改造社会,把全县划分为六个自治区,积极推行地方民主自治。他说过:“余生当国名革命之际,服膺孙中山先生之三民主义,奉为救国圭臬。”

  刘向仁(1904-1985),又名冬葵,湖洋桃源人。1918年入读永春崇实小学,1919年考入集美师范学校,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举国哀悼,参与守灵尽哀。1944年创办家乡力行中学(今永春四中)。1948年旅居印度尼西亚。1959年应邀回国观光。1968年定居香港。

  其他:永春崇贤中学建校于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之际。其前身崇实中学于1934年迎来三十五周年校庆。时任立法院院长的孙中山先生令郎孙科送来题贺:

  福建永春私立崇实学校三十五周年纪念:乐育英才。

  此题贺见于1934年版《永春私立崇实初级中学三十五周年纪念特刊》及《福建省永春崇贤中学校史资料》第246页。 又,1971年孙科作序、校阅的台湾《孙氏族谱》第587页,以整版面刊载:

  惠安玉塘孙氏旅台系统(昭穆)

  玉塘孙氏昭穆(自十九世起下放)

  侯伯子男永世显,易书诗礼传家长;

  文谟武烈成嘉会,尊祖敬宗启泰元。

  这昭穆正是清康熙永春武进士孙士澜将军撰编的正确写法。

  参考文献:

  (1)梁天成、李世山《永春县志》,语文出版社,1990年。

  (2)孙文圻《玉塘孙氏族谱》(毛笔手抄复印本),清同治三年版。

  (3)李晋江《民主革命家王荣光》,见《炎黄纵横》2011(11)。

  (4)孙建斌《天南地北崇贤人》,永春崇贤中学、永春崇贤中学校友会,2004年。

  (5)孙建斌《福建省永春崇贤中学校史资料》,永春崇贤中学校友会,2004年。

  (6)蔡朝阳《永春私立崇实初级中学三十五周年纪念特刊》,1934年。

  (7)孙建斌《永春玉塘孙氏族谱》(三修版),永春孙氏家庙重修委员会,2011年。

  (8)林添福《孙氏族谱》,孙科题书名,作序、校正,中华民国六十年(1971)。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