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商家庭走出的革命烈士尹神武(2)
辛亥革命网 2015-06-02 09:19 来源:沈阳网 作者:黄卫东 查看:
尹神武接到任务后,马上召集有关人员秘密开会。会上,王晓峰第一个自告奋勇,要求前去执行这一任务。接着,王铭三也坚定地表示愿前往协助。于是,尹神武于当天晚上便事先发给王晓峰和王铭三各一支手枪和一枚手榴弹,还有数发手枪子弹。为防万一,行动之前又在革命党人谢宝轩家,由尹神武秘密主持两次会议。最后决定,于次日早晨先在宝康里谢宝轩家集合,然后前往白大桥附近等候行动。随后,尹神武返回协平里住处等候信息。
是日,上午10时许,郑汝成整衣出署,带一侍从宪兵队司务长舒锦绣及司机一人,乘坐一辆吉普车前往日本领事馆。当郑汝成乘坐的吉普车行至白大桥附近的查礼饭店门口时,早已等候在此的王铭三先是投掷一枚手榴弹。虽未击中郑汝成,但汽车玻璃已被手榴弹炸得粉碎,致使司机受伤,吉普车停驶,郑汝成被炸昏,在这紧要时刻,王晓峰见势飞身跳上汽车,举枪射击,司机与侍从舒锦绣当场毙命。遂即,王晓峰又转身从另一侧将枪口对准郑汝成的头部,连发十余弹,使郑汝成当场一命呜呼。周围的中外巡捕反应过来后,一拥而上,将王晓峰和王铭三逮捕。
这天晚上,袁世凯接到加急电报,得知此事,甚为震惊。随即,袁世凯一边命令照会外国捕房引渡二王。
匿居租界 参策肇和舰起义
郑汝成被刺事件发生后,尹神武在陈其美提醒和劝说下,暂时匿居法租界一处比较安全的地方。此处为蒋介石下榻的一幢阁楼。蒋介石住在楼上,尹神武匿居楼下。
时隔数日,陈其美又策划了肇和兵舰起义及炮轰制造局的行动。指挥部设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5号。
12月3日,袁世凯命肇和舰于6日开赴广东。因肇和舰与革命党早有联系。陈其美得此讯息便马上去找舰长黄鸣求,练习生陈可钧,经协商决定于12月5日,即在肇和舰开赴广东前一天实施起义。对此,革命党总部派杨虎率一部分同志抢先占领肇和舰,猛轰制造局;派尹神武率一部分同志占领宏瑞、通济两舰,为肇和舰打后援。经与事先安排好的城内联络,立即得到响应。同时,会推陈其美为淞沪司会长官。是日,下午四时,由杨虎率海军陆战队30余人,乘小汽艇佯袭肇和舰;陈克钧等人在舰上响应,进而顺利占领了肇和舰。
这时,由尹神武率领的同志所乘汽艇接应。不料,因事先没有照会,被租借巡捕房干涉,汽艇无法驶出,故没能按计划占领宏瑞、通济两舰,致使肇和舰孤立无援。陆上的同志不知其详,照原计划向电报局、巡警总局、工程总局等机关进攻。陈其美虽亲自督战,但终因袁军炮火猛烈,革命军伤亡很大,起义不幸失败。
叛徒告密 神武血洒江南
王晓峰、王铭三被巡捕房引渡后,在狱中虽遭酷刑拷问,但只是言辞回答:“郑汝成给袁世凯为虎作伥,残害百姓,是四万万同胞让我们刺死他的。”言罢,二人瞑目待毙,一言不发。当时,令审讯者无可奈何,气急败坏,最后将二王押解出监狱,枪杀于上海高昌庙。这时,由于内奸告密,袁世凯得知二王刺杀郑汝成案的主使者系尹神武,便通令各地军警四处搜捕,并悬赏万元缉拿尹神武归案。1915年11月28日,尹神武在上海法租界白尔路442号匿居处不幸被捕,不久被引渡到军署。
尹神武入狱后,中华革命党上海总部曾千方百计施以营救。孙中山还亲自组织营救,但没能成功。1916年,袁世凯曾发布赦令,释放政治犯。但在通电淞沪军署令中,唯刺郑汝成之尹神武不赦。1918年5月11日上午,敌人终于对尹神武施以极刑。敌人行刑时,当时上海龙华大操场戒备森严。10时30分,尹神武昂首走向刑场,英勇就义,时年仅28岁。据1918年5月12日上海《申报》报道:“尹神武惟临刑时,含笑自若,毫无惧色,简直是一健儿”。5月16日、17日《盛京时报》报道了尹神武就义的消息。
尹神武刑前留下一首就义诗:“云淡风清近午年,神武血骨留江南。时人不识余心乐,留下英名万古传。”
尹神武牺牲后,灵柩安葬在上海日啰港回民公墓,并立有石碑,以兹留念。
尹神武牺牲后,遗孀尹马氏,抚养年仅七岁的独生子文超,度过非常艰辛的岁月。一直到文超读完高中,能自立谋生,才于1935年从营口迁至沈阳,世居和平区。尹马氏于1966年7月1日去世,终年81岁。